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黄埔》2016,(6)
正今年6月初的一个清晨,大雨瓢泼,在武汉市洪山区洪达巷火花村的一间普通居民楼内,我们见到了已过期颐之年的胡狄老人。胡老精神矍铄,面色慈祥,一席中山装,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百年的岁月似乎并未在老人的脸上留下沧桑的痕迹。得知我们是为《黄埔》杂志专门采访百岁黄埔老人而来的,胡老微笑着一边招呼我们坐,一边叮嘱阿姨倒茶,然后缓缓讲述起他那坎坷、精彩、战斗的一生。在一个半小  相似文献   

2.
1月初,金湖县政协召开六届一次会议。魏津梁先生的老伴有病,自己的右足麻痹,行动不便,需要有人照顾,可魏津梁先生克服了这些困难,不顾年高体弱,坚持参加会议,善始善终听取报告,并积极发言,书写提案。他的《重视中小学生视力保护》的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会议结束后,我们走访了这位80岁的黄埔老人,被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工作精神所感动。60年来,他以孙中山先生"亲爱精诚"黄埔校训勉励自己,并身体力行。退休迄今16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辛勤奔波,被人们誉为"退而不休的黄埔老人"。情系教育事业魏津梁1936年春考入南京陆军工兵学校。1938年10月在汉中  相似文献   

3.
高林 《黄埔》2008,(1):62-63
在贵阳风景如画的花溪河畔,生活着一位德高望重的百岁黄埔老人。不少媒体和个人带着好奇走近他,这不仅缘于他百年风雨人生里装满了许多传奇故事,更在于人们想探究他百年健康人生的长寿秘诀。他就是可称得上传奇人物的张葆琛老人。  相似文献   

4.
苑生  刘燕 《黄埔》2010,(1):31-31
彭猗兰,1908年生于安徽芜湖,今年已是102岁高龄。她曾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教导员,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是今天还依然健在的亲历者之一,本刊曾在2009年第一期上发表过她回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文章。在2010年元旦前夕,本刊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去看望了这位百岁黄埔老人。老人见记者来访,非常高兴,脸上泛出和蔼可亲的红光,  相似文献   

5.
情洒黄埔     
斗转星移,弹指之间,我在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已有16个春秋了。1990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基层被调到宁夏黄埔同学会。此后,黄埔精神、黄埔情结以及黄埔同学的示范作用不断地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我把对黄埔同学会工作的挚爱,化在自尊、自强、自重、自信中,化在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激情中。多年来,在与黄埔老人的接触交往中,我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发现他们有许多可贵、可敬、可学之处。他们坦诚相见,很少掩饰自己的观点,使人听其言而知其人;他们有很高的志趣追求,既有孜孜不倦坚持学习的求索精神,又有一颗情系祖国统一大业的拳拳赤子丹…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黄埔后代联工委自成立后,把关心黄埔老人的生活,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为黄埔老人服务,为黄埔老人排忧解难。2007年,青羊区黄埔后代联工委深入到区内59位黄埔老人家中,逐一走访和登记老人的家庭经济、子女工作、生活来源、医保情况和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8,(5)
正2018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我们匆匆坐上快客到海宁去探访一位百岁抗战老兵张一鸣。刚下车,就见到张老的儿子张建迎了上来,上了他的车,直奔老人居住的康华医院。张建告诉我,父亲身体不错,多年来被评为"健康老人"。而今,老人生活安定幸福,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晚年过得舒心。张一鸣夫妇住在附近养老医院的  相似文献   

8.
正"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各级领导!"对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王曦宁带领的省市县慰问组说完三个感谢,90高龄的黄埔老人孙大乾已是热泪盈眶。这几句话他说了不知多少遍,可是每次说的都不是应酬语,而是肺腑之言。作为黄埔人的优秀代表,他把对党的感恩之情说在嘴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用毕生精力诠释了黄埔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  相似文献   

9.
2022年1月1日,是荔浦市龙怀乡庆云村油榨屯黄埔老兵毛洪群百岁生日。由于年事已高,他已经无法准确流畅地诉说他的经历,笔者只能试着记录其中的某些片段,以展示他"善良而顽强的"一生。从戎报国1922年1月1日,毛洪群出生在广西荔浦县(现在是县级市)偏僻的龙怀乡庆云村油榨屯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年少的毛洪群喜欢读书,由于父亲是一个有点文化和远见的农民,便让他读到了初小毕业。  相似文献   

10.
包绍棠  张培楠 《黄埔》2012,(6):56-56
重庆市九龙坡区的黄埔老人淡起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杨钢时,一个个都赞不绝口,都说他是做黄埔工作的热心人,关爱黄埔老人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7,(4)
正我敬仰的黄埔前辈同时也是黄埔作家、诗人孙宝礼老先生离开我已经6年多了,无论在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还是原宣武区作家圈子里,他都是一位特别受尊敬的老人。孙老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仅因为他的文笔很好,还因为他不顾高龄,积极参加原宣武作家协会的各项活动。孙宝礼先生1942年11月毕业于黄埔军校七分校第17期13总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6,(3)
正长春岳氏万全堂中医院院长岳天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坚持常年免费为黄埔老人送医送药,在黄埔老人中口碑极好,社会各界也赞誉有加。怀着对黄埔前辈的崇敬、对岳天生院长的感佩心情,笔者与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郭士健相约,一同去走访岳天生院长和被他关爱、救治过的黄埔老人。路上,郭士健秘书长首先向我讲起了——岳天生院长的故事岳天生,1953年5月15日出生。在这个中医世家,蜚声海内外的岳  相似文献   

13.
任为林 《黄埔》2008,(1):21-21
1997年11月25日,台湾黄埔六期同学潘祖培,在九十大寿时许下心愿:百岁生日时,一定要回到生他养他的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泮洋村办寿宴。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20,(1)
正2017年春,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采访慰问并拍摄了居住在南京的部分黄埔抗战老兵。我有幸认识了杨伯奇老人。杨伯奇生于1921年,湖北武汉人,黄埔17期生。见面时,老人操着浓烈武汉味的普通话,激动地握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赵锡南秘书长的手说:"我知道七七事变纪念日这一天之前,你们一定会来看我的……79年前弃笔从戎考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8,(5)
正2016年5月起,因为工作需要,我在担任江西省委统战部港澳台海外联络处处长的同时,兼任了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一职。听说我从事服务黄埔老人的工作后,江西省旅港同乡会林富强会长在一次交谈中向我提起,同乡会里有一位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名叫万麓斌,是黄埔军校17期学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上高会战、衡阳保卫战,还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解放战争期间辗转赴台,后来又受委派到香港工作直至退休。听了这番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6,(4)
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师干休所住着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汪濂。他是一位年轻时投笔从戎、奔赴国难的抗战老兵;他是一个在新疆参加"9 25"起义的黄埔军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祖国西北边陲,屯垦戍边,奉献一生的老军垦。1916年1月27日,汪濂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龙头湾村,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早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28年9月,从兴国县立高级小学考入江西赣州幼幼中学。  相似文献   

17.
情洒黄埔     
谭玉莲 《黄埔》2006,(4):17-19
斗转星移,弹指之间,我在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已有16个春秋了。 1990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基层被调到宁夏黄埔同学会。此后,黄埔精神、黄埔情结以及黄埔同学的示范作用不断地感染着我、鼓舞着我,激励我把对黄埔同学会工作的挚爱,化在自尊、自强、自重、自信中,化在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激情中。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在中山公园由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的报告会上,我认识了黄埔老人李甦,那年他已经90岁。他说他认识我父亲(我父亲是黄埔军校18期2总队炮兵1队毕业),他们常常一起参加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的会议,还常常住在一个房间。就这样,我和李甦的接触越来越多,也渐渐了解到他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历经磨难,但始终热爱国家,坚持为黄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黄埔》2012,(5):5-8
光阴荏苒,昔日的黄埔同学,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怎样让黄埔同学健康幸福有尊严地安享晚年生活?非常现实地摆在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以下简称:市同学会)面前。2008年底,市同学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经过走访调研和深入学习思考,提出了"黄埔工作进社区"的没想。经过三年  相似文献   

20.
每当提及“黄埔”二字,人们往往会立刻想到广东的“黄埔岛”,想到黄埔岛上的“黄埔军校”……。如今,“黄埔”这两个字响遍海内外,不论在口头上,还是在报章上,人们都会不时听到,常常看到。是啊,“黄埔”这两个字,的确铸就了太多的情感,牵涉着太多的情缘。而我,作为黄埔后代,一遇事,总是“陷”在“黄埔”之中不能自拔。我的父亲李仙洲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学生。他是黄埔学生中年龄最长者之一(1894年生人),所以黄埔同学大凡称他为老学长。据父亲回忆,周恩来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接见他时,也称他为“大哥”,并讲:“李大哥是山东人,我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