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被诉侵权商品上的信息指向来认定生产者属于推定,因推定是以推理为基础的间接事实的认定,故推定的成立需要权利人证明基础事实的存在且被诉侵权人未提出相反证据。也即要依据被诉侵权商品上的信息来认定生产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诉侵权商品上的信息共同且无矛盾地指向同一个主体;二是被控侵权人没有相反证据。  相似文献   

2.
案件追踪     
雀巢状告英特儿多美滋奶粉商标侵权;未经允许在线播放电影 一网站被诉要求赔偿23万元;一公司企业名称使用“华能”被诉侵权;西安中院获2007年-2008年度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案例奖;因品牌外观相似 国内一手提袋生产商被判停止使用专利产品;  相似文献   

3.
萧何 《法庭内外》2008,(12):1-1
482名硕士、博士论文侵权案一审落槌;微软黑屏行动被指为网络犯罪;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联想手机被指侵权;汉拿山董事长因交通肇事被诉  相似文献   

4.
案件追踪     
中搜因提供电影《无极》下载被判侵权;英特尔诉东进计算机软件著作侵权纠纷案和解;越剧电影《红楼梦》遭遇盗版权利人维权成功;阿里巴巴因帮助侵权而败诉;掌中无限诉腾讯不正当竞争案一审败诉。  相似文献   

5.
尹立 《政法论丛》2005,(2):44-47
WTO反倾销协议首次在其调查程序规则中正式吸收并确立了“可获最佳信息原则”。在反倾销调查程序中,进口国调查当局一旦采用”可获最佳信息原则”进行裁定,对反倾销被诉企业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可获最佳信息原则”设立的目的、适用条件、以及适用后对被诉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深入说明和分析,使我国出口企业认识到,企业只有积极应诉配合调查,才能排除“可获最佳信息原则”的适用,才有可能争取客观、公正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案件追踪     
提供彩铃下载 通信运营商被诉侵犯著作权;擅自使用“云南白药”进行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擅自使用他人摄影作品被诉侵权;“保时捷”品牌维权案开庭  相似文献   

7.
郭德纲涉嫌诽谤;“藏秘排油茶”案工商局被诉不作为;石钟山被诉抄袭;“舔痰”案师生热泪和解;唱片巨头告倒雅虎;首例反流氓软件案胜诉。  相似文献   

8.
案件追踪     
法院认定:P2P软件提供者协助侵权成立;阿里巴巴因使用“易搜”名称被诉不正当竞争;中国联通“世界风”标识遭侵权 索赔20万;费列罗立体商标在我国获准领土延伸保护;“蜜柚”标识起纠纷 原告索赔10余万。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08,(10):1-1
倒卖奥运门票第一案在北京开庭;网络红人状告多普达;“中美史克”打赢域名官司;新丝路模特公司诉名模杜鹃违约;高考名字写错地方成绩被销;蹊跷账单;状告高价婚姻中介;同一地点撞人后又被撞;“雪藏”艺人诉经纪公司违约;  相似文献   

10.
手机号码使用权案;肿瘤医院被抢案;金鸿基老总涉嫌诈骗;“牙膏”宣传不欺诈;李赛凤被诉名誉侵权  相似文献   

11.
邹燕珠 《法制与社会》2013,(28):175-176
涉法涉诉信访是当前各级政法机关面临的非常现实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建立涉法涉诉信息共享平台可确保信访工作的畅通高效,促进司法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进程。本文试从分析涉法涉诉信访共享平台的机制完善、现实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入手,对涉法涉诉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作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案件追踪     
计算机操作界面著作权纠纷落槌 终审驳回原告诉求;网络游戏著作权纠纷再起 权利人索赔上亿;擅自提供歌曲下载 音乐著作权人起诉百度侵犯著作权;搜狐网站诉“RealGame”网络游戏侵权;红星美凯龙被诉销售侵权商品;  相似文献   

13.
原商务部秘书被诉受贿;北京首名复核死刑犯被执行;开瓶费案终审;京城最大制毒案;“禁毒日”宣判进社区  相似文献   

14.
搜案     
《法人》2009,(12):9-9
商户注册“鲁迅”域名被起诉,英特尔再因垄断被起诉,中移动被诉垄断案原告获补偿,消费者状告强生产品含毒败诉  相似文献   

15.
搜案     
《法人》2009,(4):13-13
国开行原副处长受贿被判无期;中祥靠团原总裁秦金龙受审;健力宝起诉祝维沙追讨平安股权;波司登被诉仿制尼斯小镇画稿;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否决;亿霖案一审判决,主犯获刑15年;  相似文献   

16.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欧盟法院通过对"谷歌诉冈萨雷斯被遗忘权案"的判决,正式确立了被遗忘权的概念。作为适用于网络信息领域保护个人信息的一项权利,被遗忘权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途径。我国作为世界上网络用户最多的国家,应当借鉴欧美法的经验,将被遗忘权本土化,使之成为我国公民人格权的组成部分。被遗忘权是信息主体对已经发布在网络上,有关自身的不恰当的、过时的、继续保留会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的信息,请求信息控制者予以删除的权利。该权利的性质属于个人信息权,在当前对该权利的侵害可通过《侵权责任法》关于隐私权和侵权责任一般条款的规定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局之年依申请信息公开诉讼案的调查结果表明,立案受理环节的行政程序缺失是涉诉信息公开案发生的重要原因,《条例》第23条是行政主体拒绝公开信息的主要挡箭牌。同时,律师是信息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公益诉讼正在通过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集中涌现;涉访信息公开比例较重;区县机关成为我国社会矛盾和信息公开案的高度聚集区与集中爆发区;原告胜诉率偏低,行政复议程序制度闲置等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08,(4):F0002-F0002
职务犯罪线索七成来自举报;封杀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浙江:女富豪非法吸储被诉;广东:“许霆案”开庭重审;山西:洪洞矿难案宣判……  相似文献   

19.
网络音乐     
《科技与法律》2007,(5):103-104
百度滚石合作共拓中国数字音乐市场;MySpace联手Channel[V]组建音乐公社;酷客网提供歌曲在线试听被诉。  相似文献   

20.
周建华 《时代法学》2008,6(5):73-77
调解保密原则的诠释,从形式上而言,调解程序保持封闭状态,即不公开进行;从实质上而言,调解程序中产生的信息将被禁止随意披露,即使是在诉讼程序中。这种诠释部分缺失于我国现有的司法调解中。司法调解保密原则的确立在于保障调解程序的安定性和诉讼的公正。但是,考虑到调解程序的安定性和诉讼程序的稳定性,司法调解的信息将被划分为“事实”信息和“行为”信息。前者被允许披露于诉讼程序中;只有后者,即调解程序中人们基于对调解的信任以自己的意愿追求某种法律效果产生的信息,将始终处于保密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