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云峰 《工友》2010,(4):55-55
在鄂北丘陵蜿蜒盘旋的羊肠小道上,盈盈满塘的清澈池水旁,荒凉破败的古旧村舍前,常常有一个身影在徘徊,在思考,在求索。一辆自行车,一个小水桶,一个塑料袋,再加上一块硕大的画板,随地找一根棍子,支撑起来就开始作画,这个以简单工具,质朴水彩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年轻人,就是安陆市接官乡中心小学教师孙海峰。  相似文献   

2.
《时代风采》2007,(1):27-27
农民工小李在某企业应聘工作,试用期6个月。小李到了企业后,曾要求企业方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但企业方称,要待试用期满正式聘用时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后,在工作的第二个月,小李在干活时被砸伤,这时,企业称,小李是临时工,又在试用期,  相似文献   

3.
胡帆 《中国工运》2010,(4):21-22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双向维护,把好三关,即思想关、民主关、政策关,切实发挥好丁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到在稳定中改制,在改制中发展,在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好职工的具体利益,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老屋     
对面道边,原有座老屋。土墙土瓦,低矮破落,像一个蜗牛壳。我没出生。老屋就扣在那儿,我出生了,老屋还扣在那儿,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管风霜雨雪,日出日落,都无声无息地扣在那儿,不知扣了多少年。我曾猜想是谁建了老屋,那人是胖还是瘦,是在春风暖人的灿烂阳光下悠然垒的石,还是在寒气袭人的深秋急切和的土,我找不到答案。我找不到答案,老屋仍无声无息地扣在那儿。  相似文献   

5.
弯枣树     
这棵弯枣树长在我的记忆里,它现在是否还在世上我已无从知晓。离开老家好多年,故乡也只是我精神上的故乡了,那里的物事都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那棵弯枣树长在我家老屋的门前,老屋是建于民国年间的老屋,属于山区特有的栏杆式建设,吊脚楼。弯枣树就长在我家稻场的坎下,树干约有水桶粗细,在约有一楼高的距离,枣树就向一旁弯去,那个弯处以上又长出无数的枝条,显得枝繁叶茂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阿君 《农村青年》2011,(4):51-53
两地分居。困境中遇上恩人孙宇航今年刚到而立之年,出生在河南信阳的大别山区。妻子田静和孙宇航同龄,两人又是老乡,均毕业于河南的名校——郑州大学。2004年7月,孙宇航大学毕业后,在郑州市中原区找到一份工作,此时,妻子已在豫南某市的财政系统工作。按照孙宇航的想法:自己先在郑州干着,等有了机会,再将妻子的关系调到郑州。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面对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要求,团校应积极发挥人才培养的基地作用,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学院的远程教育在依托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完善。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实现学生、学习中心与高校和谐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12,(6):65-F0003
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在集团公司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共青团组织的积极配合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发挥作用,展示作为,  相似文献   

9.
刘凤舞 《中国工运》2013,(11):53-54
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思想等领域。在多年的党组织工作中,本人深切体会到只有以党的先进性作引领,开展好党工共建活动,才能激发广大职工主人翁精神,让广大职工争当时代先锋,实现自我价值,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这样企业的改革发展才有不竭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运》2010,(12):55-55
夏春光在《劳动者》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要树立新的工作理念,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把解决社会矛盾的重点,从重管理、重事后裁决向重超前预防、重调解服务转变,增加超前维权和疏导教育,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法、理、情于一体;要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改变工作方式,整合工作资源,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调解机制和体系,以此提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枣树村坐落在川北层峦叠嶂的大山之间,这里距离青川县城10公里,青山绵绵,绿水潺潺。远远望去,明镜山像个身披绿色铠甲的武士,终年镇守在这方土地,而灵宝河更像个含情脉脉的村姑,温顺地依偎在这个198户人家的小山村旁……  相似文献   

12.
《时代风采》2009,(22):10-11
我老家在镇雄县农村,要跳出“农门”的办法唯有读书,我在大学学的是工民建专业,就是如何盖房子。有人说,盖房子的没有房子住,这话用在我身上也差不多,至少,我盖的房子都是别人在住。  相似文献   

13.
《时代风采》2010,(17):10-12
从1998年以来,云南省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下,多方筹集资金,针对特困职工子女考上大学后所面临的困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温暖滋润了千家成户,抚慰了千万个寒门学子,深受广大困难职工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沈欢 《时代风采》2009,(17):19-19
我出生在水电十四局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了,我一直随父亲生活。父亲常年忙碌在一个个水电建设工地。一年之中,父亲总是来去匆匆,很少与家人相聚。继母内退在家,由于长期操持繁重的家务而积劳成疾,患上了冠心病和高血压。这时,我和姐姐都还在念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等成了家里一笔沉重的负担。生活的艰辛压弯了父亲的背,也愁白了继母的头发。  相似文献   

15.
大爱无言     
李俊林 《时代风采》2008,(24):28-28
天真冷,虽然才初冬时节,但寒风刺骨。天上飘着小雨,打在脸上冷冰冰的,有几分疼痛,昨晚天气预报说耍变天,还真准。刚下夜班,我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冬天天亮得很晚,这时城市仍笼罩在黑暗中,想到温暖的被窝,眼睛越发困,真想好好睡一觉。  相似文献   

16.
《福建工运》2000,(10):1-1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工会基层组织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工会会员不是在发展,而是在降低。我们的会员从一亿多人降到不足九千万人。现在全国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工大约有二亿四千万人左右,但加入工会的只有近九千万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多地把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相似文献   

17.
吴俐萍 《工友》2009,(3):6-8
在“蒲纺”破产期间,韩用胜带头聚众上访…… 2004年2月,韩用胜夫妻所在的蒲纺丝织厂破产,9000多名职工买断工龄,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群体的困难与矛盾交织在一起。在不断上演的群体事件中,韩用胜多次上访。在蒲纺俱乐部那场领导与职工3000多人现场对话会上,他带头呼喊口号,并多次言辞激烈地走进领导办公室,还到武汉、北京上访,  相似文献   

18.
千禧年贺词     
二十世纪的中国风云激荡,中国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人阶级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前列,努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在短短20年取得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过去的百年,中国工人阶级用如椽的大笔。在世纪的每一页上写下如虹的壮志,可歌的业绩。二十世纪风雨实践表明,中国工人阶级不愧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09,(10):42-43
《工友》编辑部: 我以劳务派遣形式在某企业打工,劳动合同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派遣公司的注册地在外省,一直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现在我要求缴纳社会保险费,但派遣公司只同意帮我在外省缴纳,但我却希望能够在我的工作地缴纳,请问我的要求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0.
凤儿 《农村青年》2013,(10):41-44
10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他已在家里做家务活挣零花钱;14岁,同龄的孩子备战中考,他己在课余时间摆地摊卖孔明灯“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9岁,同龄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大学报到,他则手拿湖北大学录取通知书,坐拥8个实体店、3家网店,公司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在父母的支持下,90后的他,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品味了创业的艰辛。也享受了学业与事业齐头并进的甜蜜。他说,创业与学习并不矛盾,学习是枯燥的,但创业可以让学习变得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