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青春那么暖     
安安 《新青年》2006,(9):4-5
12岁那年读初一,我开始习惯妈妈频频地坐火车去"监视"爸爸.她一走就是一个月,有时候甚至更长,长得我几乎想不起来她是什么模样.回来的时候如果有爸爸,她会笑成一朵花;否则就与刚去的时候一样,铁青着脸,有点儿像萝卜皮,辛辣又冷硬,剥到最内里也是一样的味道.不过对于我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2.
谢谢你!爸爸     
题记:今年我的父母都70岁了,在远方的我一直在想,在他们生日的时候,送什么礼物给他们才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呢?看了这篇文章,我也有同感,最好的礼物不是来自商店,而是来自我们的心灵。我把这篇文章送给我的父母,祝父母生日快乐!——译者  相似文献   

3.
"大大仙"居然忘了我的预约.她问道:"你是什么时候预约的?"我诚惶诚恐地回答道:"就在昨天,我是同您亲自电话预约的."她皱了皱眉头,"我想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和我约会     
意外的礼物 圣诞节舞会结束时已经将近午夜十二点了. 周英今天玩得很高兴,而且还拿到了一样礼物.虽然她并不知道这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盒里装的是什么,不过凭她敏锐的嗅觉断定,这一定是份不错的礼物.说不定这份礼物的主人还是个大帅哥呢. "快打开看看啊,周英."寝室的其余三个女孩一脸期待地说道.  相似文献   

5.
心有灵犀     
我14岁时,同我女儿现在的年龄一样,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我们没有多少钱,圣诞之夜连饭都可能吃不上,更不用说拿钱买礼物了.我知道妈妈为此而感到非常伤心,所以我下决心不让圣诞节成为我们的负担.虽然说自己动手做礼物的主意不错,可是我觉得自己没什么艺术细胞,缺乏想像力,而且我也没有钱去买做礼物要用的材料.我决定给妈妈一份礼物,是我自己认为我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我惟一的一件首饰--一个十字架金项链.  相似文献   

6.
    
布什·凯特新发行的CD里面有一首新歌,名字就叫<鸟瞰>.那是春天的一个下午,休坐下来听这盘CD.在城里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提醒他调小音量."想着点邻居!"我会这样说.但是,在诺曼底这个地方,我得承认是我忍受不了这样的CD.音乐还马马虎虎,让我心烦的是那些歌词,尤其是当我坐在桌子前,想要找-个分散注意力的理由时,这些歌词就更让我无法接受.如果一句歌词是以"陌生人"结尾,那么我就试着猜想第二句合辙押韵的词是什么,可能是"危险",嗯,不对,这是一首圣诞歌,那一定就是"马厩"了,果然,第二句歌词就是以"马厩"结尾.  相似文献   

7.
回娘家     
不必带什么礼物,回家的本身就是丰厚的礼物了,不用忙着赶路,走亲戚的人忙着赶路多半是为了早去早回,而闺女走娘家大抵是要住上几日的。  相似文献   

8.
点兵 《新青年》2007,(8):50-51
在和平年代,好男人就是要做个让人感动的人。为人处世,最温暖的评价当然是"你让我好感动!"记得,男人社交,派送的最时尚礼物是"感动"。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感动。在大家没有机会围坐在一起烤火的年代。"感动"就取代了"激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情绪。这是繁华盛世,没有什么堵枪眼炸碉堡的惨烈壮举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现在喜欢注视一朵花的开放,喜欢  相似文献   

9.
云山农场,在黑龙江的虎林县境内,它还有一个历史名称:农垦部牡丹江农垦局850农场。对于"850"这个数字,在我很小的时候,便深深地印记于脑海。在我刚刚记事的那个年代,"850"是父亲来信和给父亲写信的地址,至于那数字的内涵,当时的我是不可能知道的,但在我心里朦胧地感觉,那是一个遥远寒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地震的时候,我在甘肃探亲. 那是一个慵懒的下午,孩子上学去了.依照西北人午睡的习惯.我和两位老人都在午睡.突然,"向前向前向前"的手机铃声惊雷一样在耳边炸响."你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你家怎么样老人怎么样?"来人的问话急促地省却了标点.我还没有完全从睡意中清醒过来,对这个冒失鬼的打扰有些不耐烦.我说:"什么什么呀?地震了?还是着火了?""地--震--啦--"电话那头的长声有些喊.  相似文献   

11.
常写写家信     
正"家书"是字儿话,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家信。我问过几个家在外地的朋友,现在还给不给老家的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写信。回答一律干脆果决:"不写"。为什么不写呢,这就不用问了。现在电话这么方便,谁还写信干什么?除了电话还有短信、电子邮件,还有许多叫不上名来的网络先进手段。所有这些,又快捷又方便。你想到谁了,有什么事要说了,拿起电话,基本上不出十秒钟就能和对方说上话。这么一比较,写信就太落后了。可是,毕竟是从纸质传媒时代过来的人,也许还是传统的东西比较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2.
我会说法语     
在巴黎呆了6个月后,我就从法语学校退学了.自作主张决定在学法语这件事儿上,要另辟捷径.我学了这么长时间法语,就只会说一句话:"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这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一遍我也是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而且我用得着这句话的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譬如说那位对我说话的人想知道我觉得这面包烤得火候如何?或者是要告诉我这家商店20分钟后就要关门了.  相似文献   

13.
珍珠情缘     
还有半月,就是妈妈60大寿,我准备在网上给她买件礼物。想起戴安娜王妃曾说过:"如果我只拥有一件首饰,那一定是珍珠。"我决定送妈妈一条珍珠项链,她一定会喜欢。经过精心筛选,我选择了"黛米珠宝",它是天猫珍珠类销售量排名第一的品牌,它的珍珠饰品款式优雅新颖,每一颗珍珠都是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4.
我经常在家自己做菜,除了性价比高外,我们全家吃东西都求一个"鲜"字,什么菜品鲜美,吃了一顿就还想再吃.我问老公,究竟有什么吸引他.他说,那种美味的感觉就是在我已饱时,嘴巴仍不能停下来.  相似文献   

15.
丢丢丢了吗?     
一初识丢丢 认识丢丢的时候是从她妈妈美美开始的,那年我刚上高三. 我们家搬了新家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就是楼下的阿姨每天给她家的小宝宝洗澡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美美过来,该洗澡了""乖,美美,好好洗澡",然后就听见"稀里哗啦"的水声了.  相似文献   

16.
相爱5年     
小挪 《新青年》2004,(11):16
我 是一个平实的女人" 爱的时候会全心 全意# 和他相爱第一年的时候"他脾气不好"每次不顺心的时候"都会放纵地吵闹# 我爱他"所以我迁就他#在他每次发脾气的时候"我都能小心地顺从"尽可能地依着他"直到他安静顺意#那一年里"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平静地看着他$陪着他# 在 !" 年的  相似文献   

17.
我7岁的时候得上了霍奇金淋巴瘤,医生说我只能活6个月.可是我却战胜了疾病.管这叫什么都可以,运气、希望、信念或者勇气,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幸存者.我们这些幸存者知道答案:"为什么不是我们呢?我们可以对付癌症!"我们没有因为癌症而死亡,我们和癌症斗争并生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8.
萱子 《新青年》2006,(8):19-20
鲁畅是我从小一起玩儿大的死党,从小时候玩儿过家家,到如今一起出来打工,他就像502胶水一样,紧紧地粘着我不放.每次跟别人介绍我,他会很得意地拍着我的肩说:"小末这姑娘,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气极,用只剩下白色的眼珠瞪他.但他往往无视我翻的白眼,继续说:"我们就是传说中的那种青梅竹马……"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冲动地想拿针线把他的嘴给缝上,让他永远不能再开口说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9.
吉安 《新青年》2006,(10):26-27
弄堂里遇到爱哭的你 为了省钱,我没给朋友说,就自己搬到了一个破旧又杂乱的弄堂阁楼里去住. 走进弄堂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不知是谁的吊带,在一阵风里,从头顶的竹竿上飘落下来,正落在我的脖子上,湿漉漉的,像上海近几日的天气,让人憋着一股子气,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抬头正要吼叫,却看到左侧的阁楼上,一个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子,拿着个竹竿,正看着我脖子里彩棉的小吊带,兀自发愣.我有些气,拿着小吊带"噔噔噔"地上了楼.站到自己阁楼窗口的时候,我才恨恨地朝对面的女孩子喊:"嗨,对面阁楼里的,衣服你还要不要,不要我就扔掉了!"  相似文献   

20.
从记事时起,我就知道,我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孤儿院的生活,让我开始理解什么叫做"怜悯".就是在这样的目光和慈悲里,我走过了童年,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