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社会排斥:支持弱势群体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社会公平的价值观念,政府和社会应对弱势群体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而关注与支持的基点在于消除对弱势群体的种种社会排斥。应当在建构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社会责任观的基础上,通过补偿性社会政策和发展性社会政策两个层面的政策支持,使弱势群体摆脱处于边缘化状态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弱势群体是由在社会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他们处于一种无助和无奈状态,无法参与其他人群的正常社会竞争,日益被边缘化,是处于底层的社会群体。从群体的基本特征上来看,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关心和支持弱势群体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政策,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3月…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政府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凸显。弱势群体的政府支持既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过去社会政策薄弱的矫治。弱势群体的政府支持应从确立公正的政策理念着手,着力实践于就业、社会保障、分配等政策的制订和调整过程中,并落脚于弱势群体自身主体性的提升。这样才能从总体上遏制、转变主要群体弱势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社会排斥”概念内涵及其本土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由于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丧失其公民权利,无法参与正常活动或参与不足,导致被边化及情感疏离的机制和过程。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边化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能够深刻解释社会弱势群体边化的机制和过程的社会排斥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所接受并运用。但在“社会排斥”本土化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社会排斥”概念界定不清,分析框架不明确,理论的本土化不足等问题。因此,对“社会排斥”概念和理论需要进行改造,使其本土化,提高对本土问题的解释力,从而更好地制定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政策,实现弱势群体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5.
责任政府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极易诱发各种危机,滞阻社会转型的进行,加大改革的成本。因此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关系重大。解决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社会和弱势群体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但其中政府是主导的力量。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扶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造成现阶段中国弱势群体产生及其弱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存在着的社会排斥。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认为,社会包容是衡量社会质量高低的制度因素。建设中国包容性社会,亟需包容性政策的构建,即以公民权作为社会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强化社会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政策诉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逊 《求索》2012,(11):185-187
社会管理创新,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完善服务政策。本文以社会管理创新为视角,对贯彻轻缓化刑事政策过程中,犯罪弱势群体的界定、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对犯罪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对犯罪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做出立法上的规定进行探讨,并就对这一特殊犯罪群体如何正确适用轻缓刑政策、完善社会矫正机制、做好犯罪预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用浩 《前沿》2010,(4):9-11
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路径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强社会政策能力建设,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发挥教育在提升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方面的关键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2,(6):96-96
钱正武、孔祥振在《理论导刊》2011年第10期撰文认为,社会政策的目标、理念和功能表明,社会政策对于改变弱势群体面临的困境、提升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直至融入主流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源在于社会排斥,观念上的反映是社会公正的缺失。应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支撑,以消除农民工遭遇的社会排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构建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社会政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论域下的弱势群体利益保护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诚 《长江论坛》2011,(4):46-50
和谐社会的构建从价值意义上来说,就是要追求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良好人际关系,追求一种公平正义、和谐双赢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社会政策实施的主体应该着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以公正理念为核心价值追求,及时选择、制定和实施关乎弱势群体基本利益的各方面社会政策,缩减社会发展的代价,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