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是》2014,(19)
<正>坚持群众路线、重视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解决"四风"顽疾、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实践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永远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坚持这条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就一往无前、永葆活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越是深入开展,越是需要深化思想认识、提升理论指引,加深对群众路线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使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永恒遵循和力量源泉,从思想深处确立群众观念、铸牢宗旨意识。更加自觉自信、坚决彻底地贯彻党  相似文献   

2.
党的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具有全方位作用,对其内涵的把握和理解也必须有多维视角。具体表现在:群众路线是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群众路线是民生经济的灵魂;群众路线是平等思想的充分体现;群众路线赋予"实事求是"以"人民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斌 《唯实》2014,(5):32-35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能否坚持群众路线,这不仅仅是个理念问题、工作问题,更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讲得最多的是人民,讲得最深的是党群关系。这为我们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一、践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党员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和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党内政治生  相似文献   

5.
孔国保 《探索》2007,5(4):66-69
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理念和领导方式,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未能很好处理两者关系及群众路线在实行中发生扭曲的问题.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实际地位作用、基本价值取向和方法在原则上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同时在基本内涵、政治层面、产生背景、思想基础、人民群众的实际地位和政治参与方式、治理方式及保障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运作方向及其实现进程,认清群众路线在实践中出现问题的根源以及今后正确坚持群众路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求实》2013,(10)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凝心聚力书写伟大中国梦及"江西篇"的必然要求,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遵循。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打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政治基础,善于汇集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创造力,提升服务和造福群众本领,凝聚群众实干兴赣力量。  相似文献   

7.
党群关系、工作作风、群众路线均为时下理论热点,鉴于三者的内在交织性与耦合性,从理论逻辑上理清三者关系刻不容缓。就党群关系与工作作风的关系而言,党的工作作风的核心是党群关系,同时党群关系又是工作作风建设的"大环境"。就工作作风与群众路线的关系而言,群众路线是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机制,同时工作作风又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前提。就党群关系与群众路线的关系而言,群众路线是党群关系建构的工具依托,同时党群关系又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由于学术立场的差异,海内外研究者在"群众"概念内涵的认知、"群众路线"的功能定位,以及群众路线的实践演进等问题上呈现出不同的学术图景。从学理层面反思,必须认识到"群众路线"的民主价值奠基在"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论断之中。因此,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术立场出发,结合政治学基本原理,在"政党—国家—社会"的逻辑框架下阐述"群众路线"的价值内涵和时代意义,并对"群众路线"进行理念创新和话语创新,在政治参与、协同治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维度上拓展"群众路线"的实践面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路径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9.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但是,现实中有部分党员干部背离群众路线;更有人说群众路线是一阵风,来了就行动一阵子。德裔意大利籍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甚至提出,领导和群众分离、走向"寡头统治"是"铁律"。我们党如何永续坚持群众路线、捍卫生命线、破解"寡头统治铁律"?历史经验已经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10.
汪仕凯 《探索》2020,(2):107-118,F000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创造的"传家宝",在保障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上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关键的政治资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但由于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已经形成了"新群众",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群众路线形成的传统贯彻方式方法和其地位与作用的传统认识可能不完全适应"新群众"的要求。"老传统"与"新群众"之间的距离说明,群众路线的传统地位、作用与贯彻方式同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被赋予的重要地位和应当发挥的关键作用可能不相称,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需要,所以弥合"老传统"与"新群众"之间的距离,可以成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主题。根据"新群众"的新需求,需要实现群众路线的创新,即将作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根本组织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上升为一种重要政治制度,这是弥合"老传统"与"新群众"之间距离的必由之路。同时,群众路线在党治国理政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关键作用说明它是中国政治体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围绕着群众路线进行的政治过程,能够从中发现中国政治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全党开展。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进一步高扬群众路线的伟大旗帜,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  相似文献   

1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党群关系是一个根本政治问题。江泽民指出:"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群众观点是我们的基本政治观点。""我们讲政治离不开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讲政治从根本上说就是讲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否则,政治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5,(7)
<正>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包括高校干部在内的各级党组织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三严三实"作为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新标准,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我们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把握"四个关系",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要把握好"三严三实"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系。开展专题教育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然而,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中的党群主体间性关系呈现出"地位分立、利益分离、互动分开"的党群分化和"蛙水关系、油水关系、水火关系"的党群异化,作为党解构这一险峻党群张力的群众路线教育如何顺利开展、怎样有效运行?就理论进路而言,在理路上应遵循党群实践主体"互动、互教、互构"的主体间性;在路向上应坚持党群"视域互融、主体互教、命运互构"的双向互动;在路径上应激活群众路线内存的政治密码——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动"逆向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实现党群联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实践唯物主义构成党的群众路线的本体论基础.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和群众史观.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之间具有同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而群众路线是民主的新的历史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赖以实现的一种可能的方式.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资源.群众路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古代民本思想加以扬弃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人民本位”观念,既同民本思想一脉相承,又在更高的基础上超越了它.民粹主义承认民众的智慧和德性的优越性,但群众路线所体现的唯物史观,对于一切问题的分析,从来都是持历史主义态度的,因此,它同民粹主义及其特有的道德感伤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10)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直作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而不断继承和创新。但从党的历史进程来看,群众路线的践行往往受到不良工作作风和不正确工作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究其根源,在于群众路线的运行机制一直缺乏一种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和民主保障机制。从群众路线和民主政治的关系来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群众路线实质上体现着民主本义,可以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民主路线,群众路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路线。通过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确定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无疑会为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提供长效性运作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党最大的传统政治优势,这个政治优势是通过党发动群众开展群众运动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群众路线在执政条件下的根本实现路径,是以制度取代运动,以伦理强化作风,制度和伦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建立"以人为本、以德建党、依法治国"的政治治理格局,实现既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又能促进人民民主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党的群众路线要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要同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政治领域,我们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创新,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群众路线和协商民主的关系,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代议制民主的悖论与西方民主理论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正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更具活力、更有作为,才能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让党和人民满意放心。一、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群众路线是中国政治形态中特有的、广泛运用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举。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党的正确认识主要不是来源于党员干部自身的"认识实践",而是来源于对"群众实践"的"认识"。党必须履行深入群众的实践,从理论上对群众实践集中化、系统化,以这种理论作为群  相似文献   

20.
"晋江经验"是晋江广大人民群众在探索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道路上创造出来的实践产物,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期间身体力行群众路线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精神财富。"晋江经验"与群众路线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系,"晋江经验"始终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推动"晋江经验"创新发展和完善。"晋江经验"本质上可以说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