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贵州应该怎么走?在贵州文博会上,来自北京、台湾、深圳等地的文创设计师、企业家、创客共聚一堂,通过"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会"、"文化金融产品推广会"、"绝对贵州文创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两岸文创交流论坛"等平台发出声音,为贵州文创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
<正>利好的政策、深厚的基础、朝阳的产业、高效的平台,贵州正走进文创产业发展的春天。在此时间节点召开的贵州文博会,将对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聚集文化要素打造独特品牌11.8亿元的签约金额,100万余元的现场销售额,逾2万人次的参观量,首届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贵州文博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7月24日至26日,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以"文化促发展、创意赢未来"为主题的贵州文博会,集中展现了贵州文化的丰富多彩、文创产业的蓬勃态势、创意产品的巨  相似文献   

3.
文化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打造文化城市应注重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近年来,这种融合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升级有待强化融合、生态文化与城市发展有待适时性融合等不足。为此,要统一思想,树立文化城市新观念,打造文化发展新环境,以世界眼光推动文化发展的内外融合,进而推动文化城市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服务能力,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挖掘了文化的历史积淀,凝聚了文化的创新精神。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宜居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内涵、人文形象的促进机理,有助于引导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为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征程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展现了蓬勃的发展活力。杭州和深圳,一个是历史名城,文化源远流长;一个是经济特区,文化底蕴不厚。但是,两地发展"文创"产业理念相通,殊途同归。拼经济更拼文化,讲速度更讲厚度,争当全国"文创"产业"领头羊",各领风骚,不断改写着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格局。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征程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  相似文献   

6.
成都武侯区天府历史文脉底蕴深厚,产业经济活力创新,文博旅游及体育资源丰富多元,是武侯区着力打造文商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武侯区积极把握文商旅体融合的新趋势,以文化为魂、以商贸为依托、以旅游为载体、以体育为推手,打造具有武侯特色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基地。针对标识性融合载体较少、文化融入产业不够、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武侯区应进一步加强融合机制的研究,探索文商旅体的联动模式,协调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共生,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创产业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各界文化需要和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的新兴业态,成为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经济动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学习到探索创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使命,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产学研的融合,更加专注于探索优质文化产品的生成和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厉无畏 《前线》2013,(3):27-28,36
从战略意义上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从城市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资源开发、文化演绎;旗舰项目,综合运作,是三条重要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李松平(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秉承家国情怀拓展文创产业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创集团")围绕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秉承家国情怀,倾注事业之心,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去一年来,首创集团投资运营和在建跟进的文创项目超过20个,涵盖多个文化细分领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对于山西振兴崛起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应深入挖掘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大力打造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化创意品牌的情感内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亲""清"的创意产业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1.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同志的《贯彻〈纲要〉精神,加快宁夏红色旅游发展》一文,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打造宁夏红色经典文化精品、促进宁夏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展示宁夏文化底蕴的高度,列举了一些发生在宁夏大地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和红色故事,明确指出了在我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读懂宁夏"来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旅游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都建立在"读懂宁夏"的基础之上。希望读者,特别是文化旅游行业的读者学习后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创意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以创意为动力引擎的创意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新兴业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巨大.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内容创新不足、区域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新兴业态不突出、创意人才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需要大力实施创意山东计划,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和结构,积极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品牌打造,着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旅游、资本的融合发展,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强化创意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13.
正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城建……这些实现线上与线下多重渠道相融、只用轻动手指,就能获得"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全方位、个性化体验与服务的重大项目,正是当前贵州泰豪文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邱军带领核心团队倾力打造的泰豪E时代"智慧城市"项目,这是泰豪集团联合腾讯打造的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体、"智慧园区",贵安新区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晋江市文化产业周由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主办。本次文化产业周以"融合发展·众创共赢"为主题,围绕打造"文化盛会、创意舞台、市民节日、城市名片"的目标,从9月21日至27日历时7天,开展了文化创意、动漫网络、广告传媒、民俗文化等四大系列共计31项活动,着力突出四大元素:  相似文献   

15.
刘迁 《唯实》2014,(10)
正文创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简称,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和营销。文创产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创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其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增长之势。放眼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文创产业方兴未艾。台湾在文创产业方面也倾注了较大精力,有许多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低碳经济时代,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绿色朝阳产业"。党中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模式,文化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一、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1.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旅产业发展能够达到的高度。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文科融合"与"产城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城融合"是硬件之间的融合,用以打造城市的"硬实力","文科融合"是软件之间的融合,用以打造城市的"软实力"。"产城融合"是"文科融合"的载体,"文科融合"是"产城融合"的灵魂。新型城镇化以人为目标,现代人的生活以城市为载体,城市要以产业为实力,就业也以产业为载体,产业需要文化和科技的支撑。所以产业是所有要素融合的纽带。文化和科技则是产业和城市的灵魂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     
《唯实》2014,(10)
正姑苏区成立以来,按照"四区四高地"总定位,着力建设"现代商务商贸、现代科技教育、现代物流和软件、文创商旅融合"四大产业园,谋划发展"商贸、商务、旅游、科教和文化创意、现代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六大产业。目前,平江新城核心商务商贸区基本形成;金阊新城现代物流和软件产业取得突破,安博物流、苏州城市公共配送枢纽、姑苏软件园等项目陆续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应摒弃"摊大"、"求全"、"无序"、"空心"等城镇化老路。时尚之城不仅仅是城市形象问题,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理念的高度浓缩。打造时尚之城对于城市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竹县良好的区位条件、较好的发展基础、起步的时尚产业、积淀的文化底蕴、县域内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打造时尚之城的最坚实的条件和基础。围绕"川东渝北区域次级中心城市"定位,大竹县从城市规划、场镇建设、支撑承载、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发力,积极探索具有大竹特色的时尚之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池瑞瑞 《先锋》2023,(2):67-68
<正>成都以文创产业为抓手,高水平建设“全球视野、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的世界文创名城,既是对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将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要求落到实处。发展文创产业的必要性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文化内容衍生出的产业类型,以创造力为核心,以主体文化为根基,由个人或团队借助现代技术将文化要素予以加工并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