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冉清文 《求实》2002,(1):32-35
从内在逻辑讲 ,通过市场经济是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 ,但从实践结果上看 ,市场经济却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两极分化。要消除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正面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经济人”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对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进行探讨,指出了贫富差距存在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论证了贫富差距必然引起竞争,竞争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进而促进了国民财富迅速增长,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萍 《求贤》2011,(4):14-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上对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实行个体私营与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并且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进而把邓小平同志设计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总根源.因此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开问题,需要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上。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缩小收入差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整体实力增强,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构建和谐社会,消除贫富差距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只有解决好贫富差距拉大问题,才能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保护低收入者权益 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到了非正视不可的地步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贫富差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责任,是利用宏观政策进行有效调控,只有保护好低收入者的权益,缩小贫富差距,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使全体民众都看到发展的希望,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1,(4):55-55
周天勇在2月14日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上撰文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上对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实行个体私营与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并且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进而把邓小平同志设计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总根源,因此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需要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上。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转型为背景的贫富差距成因解析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冉志 《探索》2004,(2):84-87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产生以及扩大 ,是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的。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经济领域中的社会转型因素 ,决定了贫富差距形成的必然性。要缩小贫富差距 ,也必须以促进经济转型为支持  相似文献   

8.
重视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傅汝仁近几年来,我省广大农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有了较大提高。预计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100元以上,比上年增加400多元。但令人担忧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9.
缩小贫富差距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更多地兼顾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公平必须创新载体和机制,保证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一个崭新的基本观点。那么,为什么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有哪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现象的出现,对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实践不断推进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地区、行业、群体之间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的问题,它影响了和谐社会的运行。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为分析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良好视角。文章从社会公正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分析得出:贫富差距过大可能导致基础性基本权利的贫困,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破坏收入分配公平原则,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违背机会平等价值取向,引发社会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制度的公正性,削弱社会调剂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敏  石文典 《实践》2009,(7):19-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一定的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允许的。但如果过于悬殊,并且任其扩大,就会在政治、经济、道德层面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几十年来,呼市地区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13.
资本无论是与资本主义结合还是与社会主义结合都产生了积极的成果,其原因是资本与市场经济两者的优势互补;但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贫富差距的拉大,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的破坏等,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分析资本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利与弊,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贫富分化背后有着腐败与垄断的因素有目共睹,但腐败制造的绝不仅仅是贫富差距,它更为经济社会不断滋生严重后果。市场经济社会免不了会出现贫富差距,但是在机会不平等环境中胜出的一般是那些与权力联姻者。这种人的胜出尽管会给其个人带来巨额财富,却不能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反而与弱势群体利益的增长负相关。另外,由于腐败所攫取的利益往往是隐形的,所以难以将其纳入贫富调节范围,不能发挥调控贫富差距的作用。而且由于握有财富者往往同时握有权力,所以他们总是拒绝将其财富纳入贫富差距的调控范围。必须看到,如果决定人们贫富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学视角看我国的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此,我们一要强化宏观政策的导向性,二要切实贯彻执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政策,三要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四要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市场经济需要财产调节政策面对市场经济中贫富差距巨大的不公平状态,通常的说法就是要运用收入再分配手段予以缓解,进一步的观点还要调节初次收入分配关系,但财产调节政策却没有被提出来。诚然,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对于收入分配极其不均的市场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削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贫富悬殊的鸿沟却作用不足。在当今的"福利国家"中,收入调节的力度已经不算小。1995年美国社会保障、收入保障和医疗保险等支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求实》2004,(5):45-48
在以社会转型为背景解析我国贫富差距的成因时,非经济的社会性因素分析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政治转型、文化转型、教育转型、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转型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因素.因此,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缩小贫富差距,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转型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建明 《探索》2005,3(1):10-13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我们认识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我国现阶段存在贫富差距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和不合法致富的加剧。对贫富差距存在着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价值判断。我们应从多重视角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全面认识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9.
贫富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度的贫富差距是积极的,但过大的贫富差距将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我们既要客观地承认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又要理性地遏制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20.
对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和显性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世界各个地区的普遍现象,中国的贫富差距具体分析起来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究竟达到什么程度?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提供的数据可资参考。1994 年,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当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