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给中国的劳务用工市场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需要结合自身特点、需求特点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接纳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接纳机制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经济接纳,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薪酬待遇;社会接纳,使新生代农民工享受更多的市民待遇;成长接纳,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成长发展;文化接纳,丰富新生代农民的情感文化生活;政治接纳,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青年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农民工是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潜力股",培训新农民工属民生实事,也是新的希望工程与文化工程,政府、企业等当重视并给力、认真实施此培训,政府买单、企业落实乃关键。渐次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培训新农民工是过程、是基础、是要务;良好的培训可帮助新农民工就业、创业与缓解用工荒,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文明;良好的培训,利民、利企业、利国家。新农民工培训应上升为国策,要有实际、实在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队伍内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青年职工群体是我国职工队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呈现自身的特点,其整体素质状况对于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把全面提高我国青年职工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到战略地位来认识。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切实履行其教育职能和充分发挥"大学校"的作用,不断提高青年职工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工友》2009,(7):48-49
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启动进城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从2009年开始,利用2年时间,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整体培训计划安排下,分期分批对20万进城青年农民工实施培训。  相似文献   

5.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刊有《新时期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现象初探》一文。文中指出,“文化反哺”即“逆向社会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模式。当代青年农民工已初步具备“文化反哺”的能力,并有责任通过“文化反哺”提高农村成人社会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艾铭 《中国工运》2006,(12):58-58
徐州市总工会王建民撰稿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的规模不断扩大,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和探讨,采取有效措施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他认为,应从五个方面来把握。1.站在全局高度,把握政治方向.充分认识农民工入会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加强协调,提高党政领导干部认识;二是加强宣传,提高企业主的认识;三是加强引导,提高农民工的认识;四是加强教育,提高工会干部的认识。2.抓好结合渗透,拓展发展空间,牢牢把握农民工入会工作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对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公民意识的内涵应包括主体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及责任意识。青年农民工公民意识增强,但是却存在着主体意识不强、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发展不平衡、责任意识淡漠等现象。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塑造青年农民工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公民能力,保障他们个人发展的同时,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社会都要对农民工给予关怀,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最好途径是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  相似文献   

9.
需求凸显权利:青年农民工的权利意识觉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批的农民工。青年是农民工的主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渴望国家和政府能平等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他们的权利觉醒,应该进行正确引导,使青年农民工理性、合法地维权。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青年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青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而面对高压所带来的挫折和困难,大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应对心理,产生了很多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如何引导他们克服挫折感,培养他们的自我抗挫能力,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发挥应有作用是全社会以及青年工作者都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夏阳 《工友》2006,(12):4-4
当我们大声呼吁农民工待遇偏低时,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农民工的专业技术素质总体上也偏低;当我们的政府由企业招工难、特别是招技工难而琢磨如何“服务”时.也不能忽视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一份体面一点的工作。我们在研究一些行业.企业发生的“民工荒”,“技工荒”对经济建设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农民工的“服务性能”高低,不仅影响着他们在城市求职,同时时整个社会服务体系也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进城农民工基本话语权的获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解决农民工社会参与的话语权问题,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其一,加速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表达的合理程序与渠道问题;舆论应该为农民工的权益表达创造良好氛围问题.这是农民工获得基本话语权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关注农民工就业和保障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抓好农民工的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受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大多游离于城市边缘,如何融入城市社会问题等正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青岛市为例,调查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进程中的现实诉求,得出这样的结论: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发展期望值相应提升,渴望在事业发展层面融入城市社会;关注务工环境与工作条件,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与劳动权益的实现,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渴求精神、情感生活,闲暇时间活动形式多样化,渴望在家庭生活和精神层面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5.
基于 2013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政府培训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结果 表明农民工群体的过度劳动问题严重;政府培训有助于降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概率;政府培训通过提升工 资和增加就业机会降低男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而主要通过提升工资来降低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 政府培训明显降低了农民工群体过度劳动的程度,且对过度劳动越严重的农民工作用越明显。因而,政府部门 一方面应增加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培训数量,并提升对女性农民工群体培训的专业性,以降低农民工群体过度劳 动的概率;另一方面针对过度劳动较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可以采取更加优惠的培训政策,以增加其接受培训的 机会,降低其过度劳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新的时代课题.公众参与特别是青年的参与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然而,我国青年公民意识呈现理性与偏激共存、热情与冷漠共生的现象不利于青年自觉、理性的参与.基于此,青年公民意识培育应以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为基本内涵.围绕这三个基本内涵,我们藉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互联网等载体,以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的方式开展青年公民意识培育.提升青年公民意识是事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之一.我们可尝试以家庭参与为青年公民意识培育的起点,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年公民意识“输出者”和“中转站”的作用,打造网络问政、志愿服务等虚实结合的引导青年自觉提升公民意识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7.
面临 2 1世纪社会形势的变化 ,共青团院校必须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积极主动改革 ,寻求发展壮大。共青团院校的发展要有新思维、新选择、新突破。新思维就是强化政治功能、突出青年特色、创造独特品牌、提高无形资产、建构社会网络。新选择就是发展决策前瞻化、管理体制灵活化、办学方式多元化、教育内容丰富化、社会资源广泛化。新突破是 :1 .教育———培养青年领袖、引领社会潮流 ;2 .科研———预测青年趋势、服务社会变革 ;3 .策划———创新青年工作、提升社会文明 ;4 .咨询———开发青年潜能、活跃社会经济 ;5 .传播———塑造青年楷模、倡导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培训复杂而艰巨,是农民工向市民转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培训的质量不仅关涉农民工个体的生存命运和生活状态,同时对国家和谐稳定大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建设者.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管理必需的责任.建立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发挥工会作用,吸收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稳定社会关系,促进企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运》2009,(8):55-56
河南省漯河市总工会课题调研组在《河南工运》2009年第5期发表调查报告,分析了该市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及建议。笔者认为,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心态,使得一些农民工根本就不想参加培训;亦工亦农的兼业性特点,使得一些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受身份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