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世纪桥》2016,(1)
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着整个活动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纵深发展。我国的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志愿者组织机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在职人员比例相对较低,经常是为某一活动临时招募志愿者,而在志愿服务发达的国家,几乎在各个专业领域都有长期稳定的志愿者。本文将主要阐述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归纳出高校志愿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社区建设在目前还是一个较新的实践课题,既要靠政府和居民,也要靠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这客观上为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增强,社会对在校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而且还要参与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参加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失为一条双赢的选择。为了能够开辟高校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天地,必须利用高校的优势,本着“需求 可能”的原则,充分挖掘高校资源的智力优势,提升服务层次,使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在社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让…  相似文献   

3.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机制、成效及发展对策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十年多来大力拓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工作实践,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机制、德育成效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志愿精神所映射出的奉献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勇于担当的核心价值,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也是高校德育的关键所在。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践中,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青蓝志愿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通过对其志愿服务的开展、志愿精神的弘扬和志愿文化的构建的研究思考,提出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广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渠道。近年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师生青年志愿者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努力打造"大医精诚青春志行"中医药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项目实施以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6.
白燕 《共产党人》2012,(7):36-37
正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广大青年职工积极开展"三.五"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立足企业、融入中心、奉献社会。  相似文献   

7.
胡新峰 《世纪桥》2009,(5):104-105
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大学是年轻人成才的摇篮。也是青年学子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精神”的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现代社会大学生公民精神的集中体现。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积蓄力量,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鲜花灿烂的五月,激情燃烧的五月,青春万岁的五月!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婀娜多姿,盛装梳扮的贵州迎来了象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最高奖励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颁奖大会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3名金奖志愿者齐聚贵州高原,接受青春的祝福和嘉奖.这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盛举,也是对贵州青年志愿者工作最高的肯定,标志着贵州省青年志愿者行动走在全国前列并掀起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5)
志愿活动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道德建设、高校职能发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了解志愿活动的成果和遇到的阻碍,探求培养青年志愿者和开展青年志愿者更为有效的途径,本文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发展现状、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展开调研。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青年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奠定了主基调、阐述了总思路、明确了总目标。它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高校开展青年工作必须以习近平青年观为基本遵循,可以从切实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从严治团优化队伍建设、协同发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等四个维度入手,探究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校青年工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计生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组织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提出的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在新时代我们党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它是国家青年工作和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高校青年工作者要明确新时代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提出的必要性、把握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基本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工作思想为指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Z1):188-189
<正>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劲的力量,做好青年志愿者的引导和团结工作是共青团的重点工作。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不仅在服务社会上充分展现出了青年一代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同时在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团员青年进行素质提升、道  相似文献   

14.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省各地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一抹抹志愿红,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青春力量。按照团省委总体部署,甘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甘肃省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及时发布招募动员令,面向全社会招募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者。快速组建了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服务总队和省秩序维护、社区防控、专业医护、心理疏导、物资协调等5支专业防疫志愿服务支队,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相应组建了专业防疫志愿者服务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出新期望、新要求。进入新时代,要把握新的发展契机,深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注重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结合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志愿服务思想引领、人才培养、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成长成才、网络育人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图片报道     
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贵州3月3日,在省城贵阳市的延安中路,上千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以“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贵州”为主题的中国志愿服务日暨3·5学雷锋活动。志愿者们当天提供各种服务2000余人次,接待群众上万人,据了解,3月3日这天,按照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上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在黔中大地参与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关于青年教育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及青年工作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具体行动纲领。从目前研究的整体成果来说,学术界关于习近平青年观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概况研究等。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并对目前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其解决的路径,为深入理解习近平青年观及今后开展青年教育和青年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源地之一的河北省,近20年来,在团中央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全省青年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省各级团组织的积极发动和大力推进下,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普及,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传播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青年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唐山园艺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青年观是新时代青年群体成人成长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实践和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习近平青年观站在青年群体的历史性和主体性角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为广大中国青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践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它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时代化作了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使广大团员青年把学习吴天祥的活动落到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共青团武昌区委成立了“武昌区吴天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长期受吴天祥照顾的8户居民提供生活料理、房屋维修、物资资助、学习辅导等项目的志愿服务。并计划在全区已有的300余支“一助一”服务队的基础上,再组织20余支青年志愿服务队,与吴天祥照顾的20余户困难户建立“一助一”长期包户服务协议,定期由青年志愿者们为他们提供急需的服务。武昌区青年志愿者伯从吴天祥手中了为人民服务这根接力棒。 武昌区团委围绕“为孤寡老人奉献一片孝心,为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