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敬伟 《当代贵州》2010,(16):66-66
<正>"邮箱"的"箱"怎么写?"拍黄瓜"的"拍"竟然也忘了?……这许许多多童年学过并曾无数次书写的汉字,是否越来越经常地,在你执笔对纸时突然呈现一个尴尬的停顿——提笔忘字?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7月26日《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2.
    
一个汉字,概括一年光景。一年光景,唤出来年一个盼望。备受关注的2010年度汉字公布,"涨"字以绝对优势当选。据说,早在活动中期,"涨"字就率先夺目而出,接受着千万网友的点击率,使得这次评选竟早早地显得没有什么悬念。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已经过去,如果用一个汉字来描述自己的这一年,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如果用一个汉字来形容一个国家的2018,哪个字会夺得"C位"呢?由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评选,选出的中国年度代表字为"奋"。专家解释说",奋"是振奋人心、奋发图  相似文献   

4.
时下,画"正"字计票,特别是在选县、乡、村三级领导或代表时,较为普遍。投票结束,计票员通常利用黑板或是墙壁,手持粉笔在得票人名下,画出一排排醒目的"正"字,让人们看得一清二楚,谁的"正"字多,谁就当选。 笔者认为,用"正"字计票,不仅是笔画简单,字体方正直观,容易书写和排列,而且还表明了投票人的心理,希望当选者思想要纯正,品行要端正,处理事情要公  相似文献   

5.
砚边碎语     
正"文化"二字从广义上讲涵盖面很广泛。能够成为有文化的人实在让人觉得任重而道远、艰辛难为。但作为从事书法学习创作的人来说,成为一名有文化的人尤为重要。这里的"有文化"指的是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因为书法之所以数千年传承至今并且发扬光大,呈现出最具有中国元素、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艺术门类,它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具强大生命力的属性便是它不仅仅是一门所谓写字的技术或者说是书写汉字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许东方 《世纪桥》2007,(1):79-79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的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时它的书写还是一种艺术,可供人们欣赏,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这在世界文字史上是非常独特的,已被世人所公认。汉字是“写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不同。正因为它的写意性,才使世代生活在这个大家园中的中国人,不论到何地方,即使方言不同,字的念法有别,但一经写出来,所要表达  相似文献   

7.
说“慎”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说文解字》说,"慎,谨也"。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论语》里随处可见"慎","慎终追远""慎言""慎行""慎思"……中华文化本就有一个"慎"字蕴含其中,慎是一种贯彻始终的优秀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慎"是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拒腐防变的一道防线。要守好这道防线,就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慎初、慎独、慎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人对格子是熟悉不过了。从小学开始习字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把字写在田字格内。这种源远流长的练习不仅是练字方法,其实还隐含着一种思维训练和规矩培养。汉字方方正正,书写也要规规矩矩。潜移默化中教导我们为人处世要端端正正,不能出格。《史记·礼书》有言:"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这里说  相似文献   

9.
“正”论     
“正”字,是我们政治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之一。做到“正”,是干部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广大群众对各级各类干部的基本要求之一。很久以来,群众在选举干部的时候,一般都用“正”字来计算得票多少,这是为什么?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正”字一共五笔,用其计票便于书写和计算。实际上,五笔的汉字还有不少,如田、目、立、业、示、禾等,而为什么计票偏偏选用“正”字,而且被广泛采用?我想,其中必定另有缘故,那就是,以此“正”字来寄托选举者对被选举者的殷切期望。你看,那满黑板大写的“正”字,不就是选举者一片无言的心声吗?它分明是在说:——为官应清正。清正廉洁,是对领导者最为重要的素质要求,也是领导者正确行使权力、获得群众拥护的基本前提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清正廉洁,是领导者、执政者的“资格证书”。正如古人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吏不畏吾严,而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第一期《廉政瞭望》评选反腐领域的年度汉字,不引人注意的"减"字当选。一开始颇有些不解,细想之下终于恍然大悟:过去一年,反腐成效显著,"四风"整治有力,不正是中央所做的一道道"减法"所致吗?从李克强"约法三章"到各级各地节俭办晚会,从狠刹会议费支出到严禁公款购买年货节礼,鲜花没有了,背景板消失了,官话套话减少了,厉行节约、对腐败"零容忍"等正成为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1.
一、点画。点画是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王羲之指出:"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姜夔指出:"点者字之眉目,全籍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写一横,要像千里阵云那空灵而深远,多横,并列,长短,精细,俯仰,虚实,敛放要有所变化。作竖有向有背,有悬针和垂露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笔者在参与省城某区招聘临聘教师报名工作时看到,从简历上看,不少大学生学历很高,但一看他们的书写,总不免让笔者及招录人员心里发凉——这就是大学生、拿着教师资格证的未来人民教师写的汉字吗?单从他们的报名表上的寥寥数字,就可以看出他们从未受过良好的书写训练。看着那些硕士学历、本科学历求职者的报名表,"汉字危机"潜入笔者心头,中华民族的书法传统,到眼下这拨孩子身上,似乎就有"断了香火"的危险,这不免让人感到怅然。  相似文献   

13.
长寿的雅称     
<正>喜寿:指七十七岁。因为汉字草书中,"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以指七十七岁。米寿:指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三个字,故借指八十八岁。白寿:指九十九岁。因为"百"字去掉上部的"一"为"白"字,而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九十九岁。茶寿:指一百零八岁。因为"茶"字的草字头看似二十,下面可看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岁,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最近 笔者下乡,发现沿途的 宣传标语存在着一些问 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1、标语书写不规范, 字体潦草,而且还出现 错别字和病句,影响了政策宣传的严肃性和宣传效果。2、标语随意书写,沿路两旁建筑物的墙上到处都是,有的是在标语上写标语。有些写在土墙上的标语,缺乏管理,一些字的偏旁和一些字被擦掉,标语面目全无,产生了歧义。比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好"字的偏旁"子"被擦掉,标语变成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女"。3、标语内容杂乱.沿途的一面墙上,社教、计生、水利的宣传标语写得满满的,不仅起不到宣传效果,而且还影响环境的整洁…  相似文献   

15.
孙之 《前线》2010,(6):64-64
<正>那日因工作需要,翻看《"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通篇没找到"低碳"二字。很显然,该计划出台之日,"低碳"还未成重头戏。不像过后不久,"低碳"迅速蹿红,成了时髦词汇。打开电视,能高频率听到它;翻开报纸,满眼晃悠它;网游一  相似文献   

16.
见美思齐     
<正>跟一位书法家学书法。他为我示范写了一个"女"字,运笔自如、行云流水,信手而书的"女"字令人赏心悦目。为了给我讲解方块字的字形特点,他用毛笔尖将"女"字外围的五个点连成了一个规规整整的五边形,以此讲圆融,讲方正,讲软软的毛笔如何与软软的宣纸"较劲"。他说:"在我眼里,汉字是有生命的。就说这个‘女’字,写它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自己最在意的女人——母亲、妻子、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某地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结束时,到会的一些代表对新当选的班子成员殷切的希望道:"你们这些新当选的同志都是得‘正’字票最多的,希望你们走上领导岗位后,不要忘了这个‘正’字,对得起这个‘正’字。"在统计选举结果时用"正"字来计算,是汉字功能的一个延伸。一个"正"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习惯写"正"字计数。有人说,一个"正"字正好为五划,而且横平竖直书写方便,所以用它计票。但是,像"未""末""生"等字都是五划,也很好写,为什么偏偏用"正"字呢?其实这种方式由来已久,早在清代就流行了。清末民初的时候,戏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观众络绎不绝。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  相似文献   

19.
杨世业 《学习月刊》2010,(12):43-43
隶书始于秦代,通行于汉代,它是由小篆的省易快写而形成的一种应急字体,开始时因为多为徒隶即普通文书的小官吏所用,所以称为隶书,隶书的产生才打破了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变象形为方块汉字,大大精减笔画,把汉字小篆中残存的一点象形遗意逐渐泯灭,这是汉字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20.
正"领导"一词作为一个现代词汇,人们很难找到它的渊源和原始出处。从组词和文字结构上看,"领导"是由"领"与"导"两字构成,"领"字,有"带领"、"统领"、"领先"、"引领"、"领跑"之意,要求为官者号召或者要求群众做的事情,自己首先去做到并做好,率先垂范。所谓"导",就是"引导"、"疏导"、"开导"、"教导"和"指导",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做一个先行的探路者,还要像领航员一样,做一个带路人,一个引路的向导,为群众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做好教育说服工作,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从哲学层面上看,"领"和"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