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草原文化相关文献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宇 《前沿》2009,(10):106-108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文化内容的承载体。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都要通过文献传承和记录,都必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受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影响。中国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游牧业为经济基础的地域性文化,受北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承载在文献上,其文献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伴随着这个民族共同产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同时,这种传统文化又滋润和涵养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一 有6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世界6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发生、发展和存在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它是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底色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可供现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继承借鉴的东西很多。澳大利亚汉学家利特尔与里德合著的《儒学的复兴》就称颂中国传统文化具...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正发生着历史巨变,处于由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与这场社会大转型相伴随,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活方式、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摆脱不了变迁的命运。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同时也伴随着政治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任何一种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都是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等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文学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任何一次重大社会文化的转型,都是伴随着传播工具的革新而向前发展的.在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就经历了言文疏离的士大夫文化、言文合一的现代知识分子文化,即精英文化,直至今天的大众文化三种形态.每种文化都体现了当时文明发展的趋势,具有现实的人文意义,也是时代进步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不只是一连串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改革方案,在更深的层面上,它还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一种文化诉求和价值取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传统文明和世界当代文明的结合点上,对当代中国的一种价值整合和文化重塑."小康文明"最基本的价值特征是倡导富裕,倡导务实,倡导和谐,倡导民本;最基本的文化意义则是它的民族凝聚力,文明整合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充实和展示.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蕴涵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纽带",文化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方式提供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意义。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尺,表达着文明社会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理念,标志着国家赋予和保护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宪政文明,也体现着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行政文明。这是一种全民的文化自省、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题旨。  相似文献   

9.
<正>一、公安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1]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发展和保持个性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进程中,积淀了十分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是“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家族主义﹃五四﹄批判的历史反思刘林平陈艳云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之中,家庭和宗法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制度。与这种制度相适应,家族主义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这是因为,传统的中国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11.
当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都离不开现代价值和全球化的语境,同时也要十分突出本土性与主体性。中国文化应该改变被动、应激性的回应模式,主动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挑战,这不仅是重新找到当下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图景中建立主体性的必然选择。中国文化体系又是十分复杂、内部互补的,任何一种本土文化都可以为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中道家与道教传统以独特的生命观、历史观、超越性达成社会政治及个体精神的平衡,更应该完成公共领域指向的话语建构。在这个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才可能是世界的,也才可能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我们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我们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和为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是搞产.早我们存现代化律设时期必然借鉴和批判地继承的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应该营造~种以“和为贵”为主旨的文化氛围。“和为贵”:新的诠释“和为贵”一语出自《论语·学而》:“有…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传统文化?广义地说,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一切精神现象。它蕴含和体现在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思想意识包括科学技术、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等广阔的领域。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中国国情?一是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硬件,二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伦理等“软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这个必然性,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人口资源环境现实选择外,还有着深厚的文化需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所蕴涵的生态文明。这次全球经济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还要差很多。所以,我认为这次危机是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5.
论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乔清举在吸收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见解。一是根本否认传统文化有可吸收、借鉴之处,一是过分地夸大传统文化,认为未来中国文化只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这两种见解都是不正确的。任何一种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不仅在外语界是议论的热点,更成为社会关注的文化视角。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能力,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理念在多元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同时还可视作微观层面上的一种世界观、哲学观、文化观和社交观。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必然多元化 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三千多年来,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希腊文化传统,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以犹太教先知为代表的希伯莱文化传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以及非洲文化传统等始终深深地影响…  相似文献   

17.
辛其马 《创造》2013,(5):62-63
众所周知,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变了,文化随之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映照着时代社会的特征。世上没有不变的文化,只是变化的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就文化的比较而言,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摆脱其它文化的影响而孤立存在,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有在吸收、整合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以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为例,我们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各民族文化的日益融合,新一代民族年  相似文献   

18.
杨梅 《今日民族》2004,(4):35-36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不论中外,也不论任何一种民族的任何一种风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生产发展的民族风俗习惯,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一些不利于生产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的陈规陋习,总是会随着社会进步和本民族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步得到改革甚至是被淘汰的。白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其民间习俗独具特色且十分丰富多彩。仅是岁时民族节庆,大理的白族在一年里就月月都有节,有的甚至一月里有多次,而其中又以闻名中外的三月街最具有民族民俗活动的特点: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非凡融合力和会通精神的文化,这种文化注重和谐,把人与自然界有机联系起来,对待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相似文献   

20.
陆梅 《求索》2007,(11):77-79
今日的印度和中国不仅仅代表古老文明的复兴和国际力量的崛起,还因为中国和印度的未来与发展显示着两种社会体制的不同安排、两种治理方式和两种政府管理模式的优劣,因为两国的现行体制典型地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选择:印度推行的是西方式的民主政治体制。中国则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印度与中国何以会做出这种不同的选择?印度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彼此选择不同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印度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特征以及以拥有调和对立智慧的印度教传统文化使得印度的国情与西方式政治体制具有相亲之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也使得社会主义体制在中国具有其特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