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解决贫困地区温饱的任务将基本完成,扶贫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如何巩固扶贫成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上来。扶贫方式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顺平县和涞源县近年来推行产业化扶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编者寄语     
《瞭望》1990,(3)
90年代伊始,老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区传来振奋人心的信息:1985年,这里还有18个重点贫困县的49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自从1986年国家科委以大别山贫困地区为量点开展科技扶贫以来,这个老区的面貌便发生了迅速变化。如今,全区90%的贫困户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脱贫致富的目标前进。大别山人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  相似文献   

3.
国风 《瞭望》1997,(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赞许。进入90年代,中央在国民经济建设投资方面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1994年公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当前我国农村扶贫战线的形势很好,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扩大了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一些经济实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49)
1997年,共有124个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参加了定点扶贫活动,共扶持了334个国定贫困县;派出蹲点干部2122人,到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10896人;向贫困地区直接投入资金51052万元,直接投入物资折合人民币5165万元;为贫困地区引进扶贫资金118288万元,上项目1520个,引进技术人才428人,引进技术293项;在贫困地区修建校舍451所,资助学生43862人;举办培训班965期,培训人员98807人次中央定点扶贫统计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当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理论基础,指导我们把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21世纪。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在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何用“第一生产力”向扶贫工作注入新内涵,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贫困是落后的同义语。贫困地区相对富裕地区,由于物质财富短缺会造成各种落…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即使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巩固扶贫成果,根本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是向全国人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主党派应当积极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民主促进会扶贫工作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八十年代民进各级组织就开展了智力  相似文献   

7.
殷耀 《瞭望》2004,(4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解决了2.2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从30%下降到3%,堪称世界奇迹,国际社会也高度赞扬。但当前扶贫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要高度重视新阶段的扶贫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000美元,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开始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通过25年的扶贫开发,一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贫困地区,都逐步摆脱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剩余的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致贫情况变得十分复杂,扶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难。要完成到2010年2900万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形势紧迫。  相似文献   

8.
李利 《瞭望》1998,(24)
决战三年消灭绝对贫困李利进入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扶贫工作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纷纷向社会宣告全省告别贫困。随着原有的60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广东省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浙江省随着文成、泰顺、青田...  相似文献   

9.
人均年收入500元以下即为不得温饱的贫困地区.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计,1994年底,我国贫困人口还有7000万,占农村总人口7.8%.他们主要居住在中西部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在这些已被确定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怎样以兴教改变当地经济的落后状况,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始于八十年代初,经过全省人民近二十年的辛勤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集中体现在全省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1.
李勤 《瞭望》1994,(14)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实施一项宏伟的扶贫工程——“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七年时间,力争基本解决目前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日前就我国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历史背景、奋斗目标以及实施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向本刊记者发表了谈话。  相似文献   

12.
“到贫困地区去”,这是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选择首次调研之地时的“特殊要求”。自5月6日起,何鲁丽率队在四川、贵州这两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大省,对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计划生育工作、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及两个省的民革工作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深入调研。 不能让贫困进入21世纪 我国目前尚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本世纪剩下的不足三年的时间里,要使这些人脱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9,(10)
教育扶贫对湖南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湖南省教育扶贫的现状主要是: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完善筹资机制、增加资金、注重职业教育。加强湖南教育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对策主要是: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使贫困地区的学生从"上得起学"向"上得好学"转变、大力推广贫困农民职业培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建设。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一、信贷扶贫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环节现在对扶贫工作有很多提法,如“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治愚”等等,但从解决温饱的实际看,还是得资金先行。没有资金的投人,解决温饱问题就肯定会成为一句空话。另外,虽然需要社会广泛的参与扶贫,并且确实已动员起社会力量扶贫。如“文化扶贫”、“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但扶贫攻坚毕竟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参与扶贫只能是补充。而代表政府拿扶贫资金的只有财政和银行两家。从当前国情和发展趋势看,国家将越来越系统地运用银行信贷扶贫。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将原来由人民银行、农业银…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后农村扶贫要解决什么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府从1986年以来开展 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 扶贫行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筹集、动员和分配了巨额资金从事扶贫活动,特别是1993年向世人做出了到本世纪末基本消灭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宣言,这著名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加速推进了全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扶贫成就令世界舆论叹奇。今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必要对7年来乃至推及1986年的15年来农村扶贫战略和政策进行思考和分析,它将有助于开启21世纪的扶贫征程。高举开发性扶贫大旗是中国扶贫战略的选择 中国农村扶贫…  相似文献   

17.
重视农村的文化扶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反贫困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扶贫方式实现了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 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最初是“输血”救济,即单纯地向贫困地区送钱送物,虽然起到了暂时救济作用,但没有使原本“体质孱弱”的贫困地区出现活力与生机,相反却养成了当地群众的严重依赖思想和干部无所作为的工作作风,贫而安贫, 一蹶不振。送的粮吃光了,钱用光了,衣穿破了,扶贫生产贷款挪作非生产用途,有贷无还,再贷不灵。“输血”救济不但没有帮助贫困户走出贫困,反而使他们陷入了贫困的“怪圈”之中, 难以自拔。有人说,解放前是“命运意识”将他们牢牢地锁在贫困之中,他们自认贫穷是命中注定的;解放后由于政府的救济和扶贫优惠,逐渐养成了他们的“依赖意识”,从依赖集体到依赖国家,把希望一味地寄托在各种扶贫和救济上,不思进取,从而成为他们贫困延绵的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8.
一、成就及经验榆林地区位于陕西最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靠内蒙。北部有东西长约420公里、南北宽12-120公里的毛乌素大沙漠,沙丘密集,平坦起伏,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滩地,水草丰茂。属温带半干旱气候。中南部位于白于山区,是以黄土梁卵涧滩地、丘陵沟壑区为主、基础条件差的贫困地区,而且又是氟病区。由于地理因素,经济发展与北部风沙区拉开了明显差距。大多数村民没有解决温饱。近年来,虽经多种渠道扶贫,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始终扶不起来,返贫现象很严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屈辰 《瞭望》2020,(15):20-22
一条条县级“5+2”、村级“3+1”的特色产业线,一片片开花结果的扶贫产业园,编织起产业扶贫大网。当前,全国贫困地区累计建成10万个以上各类扶贫产业基地,已有超过90%的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攻坚之年,不断壮大的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助力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梦。2019年,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和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快速发展,带贫益贫机制初步建立,超过70%的脱贫户得到了产业扶贫支持。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8)
生态扶贫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扶贫开发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从而帮助当前中国1 600多万贫困地区人口顺利脱贫,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在目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补足生态贫困这一短板,推动生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施生态扶贫方式,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