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2,(2):23-23
1月4日,国家审计署公布2012年第1号审计令,将地方政府的"问题"债务半年整改结果向外公布。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174.91亿元,"问题"债务总额约5308.58亿。目前整改到位资金约2591.93亿元,整改到位率为48.9%。问题债务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存在通过平台公司等变相举债的情况,二是地方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违规抵押或质押,三是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四是信贷资金违规投向资本市场、房地产和"两高一剩"项目。此外,地方融资平台还存在虚假出资、注册资本未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0,(14)
<正>6月23日,中国审计部门公布,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竟然高达2.79万亿元。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披露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在2009年之前,地方政府债务从来没有被放在桌面上谈起,根据中国法律,地方政府部门没有权力举债,因此地方政府的债务被称为隐性债务,也没有部门或研究机构确切掌握隐性债务的数额。  相似文献   

3.
林家彬 《南风窗》2013,(10):10-10
10年来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大多变成"中央空调",一些重要的体制和机制性因素造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不相容,是根本性的原因。首先是财税体制。从作用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角度看,现行财税体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二是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三是  相似文献   

4.
邢少文 《南风窗》2012,(14):11-11
去年,地方自行发债的试点曾被许多人看作地方发债自主权的突破点,这种视角未免过于盲目乐观。6月26日,全国人大对《预算法》修正草案进行二审,二审稿拟恢复现行《预算法》关于地方政府不得自行发放政府债券的规定,重申"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据悉,初审草案中曾提出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许多人对于地方发债权在法律层面上的再次被"尘封"感到失望,认为"宜疏不宜堵",发债可以促进债务"阳光化"。不过,从当前的时机,中国发展事务中的权力结构来考察,禁止地方自主发债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5.
程默 《南风窗》2008,(19):69-71
许多地区的地方财政"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退化为"房地产商的附庸"。这一局面的形成要从分税制说起,因为分税制是土地财政的根源。而最新的财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朝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方向演进,反而在"强干弱枝"的路途上越走越远,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的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0,(21)
<正>近日有报道称,在中央金融"十二五"规划中,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包括启动市政债券,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0)》,也建议在研究论证市政债券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试行发行市政债券。更有专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容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如果单纯地从解决地方财政资金问题的技术层面来说,这些建议无疑都是可行的,能很好地解决地方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从政治和社会层面来看,这些建议的实行无疑会带来极大的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市政债券也就是去年热议的地方债。其实从地方债发行伊始,争议就一直存在,地方债应该发行,这毫无疑义,但是在地方债发行之前,应  相似文献   

7.
@微天下     
《南风窗》2011,(15):21-21
@财经杂志:渣打银行分析师王志浩估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正式、非正式债务总和达到28.2万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2010年中国GDP的71%。至少有4万亿~6万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债务将最终无法偿还。"总有一天,中央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地方债务这一巨大窟窿。"  相似文献   

8.
甄静慧 《南风窗》2013,(6):66-68
随着"营改增"试点的如火如荼,进入2013年,一场关于"分税制改革会否迅速提上日程"的讨论和猜想在财税专家和各大媒体之间蔓延开来,而国税与地税合并的传闻在新的"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也开始流传。随着"营改增"试点的如火如荼,进入2013年,一场关于"分税制改革会否迅速提上日程"的讨论和猜想在财税专家和各大媒体之间蔓延开来,而国税与地税合并的传闻在新的"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也开始流传。1994年,分税制改革施行,中国财税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在此后的20年中,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都与这一改变  相似文献   

9.
胡翾 《南风窗》2014,(4):30-32
<正>在目前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部分地方政府连偿还利息都困难,我们有理由担忧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根据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我国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共10.88万亿元,其中市级和县级债务占比高达80%,很大一部分为二、三线甚至县级市发行的城投债或企业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政府拿到债务资金并不像欧美国家用来消费,而是将  相似文献   

10.
陈和午 《南风窗》2013,(9):39-41
楼市改革最重要的是"去投资化",使房地产回归居住消费属性,楼市改革必须跟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联动。对于新一届政府而言,楼市毫无疑问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上一届政府楼市调控的最后一棒"国五条",现实中正遭遇地方政府的"软抵抗"。尽管3月底的大限已过,但地方版"国五条"细则却并不给力。北京等10多个城市出台了不同力度的执行细则,但多被指缺乏实质性内容,而更多城市却是犹抱琵琶  相似文献   

11.
国是     
《南风窗》2013,(14):17-18
图说地方政府债务再聚焦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高达10.72万亿元,其中46.38%来自融资平台公司。2013年初,仅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便已高达9.2万亿。36个地方政府本级的债务情况(18个省本级+所属18个省会城市本级)债务规模(2012年底)用新债还旧债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12.
媒体     
《南风窗》2012,(4):18-18
01主动权和积极性英《经济学人》2月4日重庆和上海首征房产税。这一政策在中国是新鲜事物。赞成者认为,房产税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两个最大的难题,一是席卷整个房产市场的高温,二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地方债务反映了中国独有的财政收入与政府责任的分割。宪法承诺让  相似文献   

13.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3):84-84
愈积愈深的地方债务如同一个隐雷,为未来中国经济埋下危险。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草木皆兵。5月31日,路透社报道称,有多位消息人士指出,中国监管当局准备清理2~3万亿人民币(3080~4630亿美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报道引述与中国领导层有良好关系的消息人士说法说,这是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14.
许圣如 《南风窗》2010,(11):66-68
地方"投资热"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在地方官员政绩的推动下,一次次大干快上式的地方经济竞赛在所难免,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基本上都是全能政府,其辖域内资源要素动员能力会随着政治周期而循环。不改变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产能过剩的顽疾几乎不可能根治。  相似文献   

15.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6):72-75
政府背景的投融资公司往往是人事上由组织部委命,由国资委考核,资本金由财政出,项目则由发改委审批,管理混乱,涉及不同部门的利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要债的上门找财政还钱,但财政对那些举债的项目却一无所知。而这些债务又往往因为政府的换届成为无头账。  相似文献   

16.
@微天下     
《南风窗》2011,(15)
@财经杂志:渣打银行分析师王志浩估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正式、非正式债务总和达到28.2万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2010年中国GDP的71%。至少有4万亿~6万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债务将最终无法偿还。总有一天,中央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地方债务这一巨大窟窿。  相似文献   

17.
覃爱玲 《南风窗》2013,(25):28-30
此轮改革对央地关系的再定位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新特征,即中央试图在保证对总体规划、总量控制、财权等核心权力掌握的前提下,将具体的执行权力更多从部委下放至地方政府,同时开始着手化解地方债务和土地财政给政府转型带来的巨大困扰。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民间借贷纠纷越来越多的诉诸法院,也给司法裁判带来了许多挑战,其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是越来越突出的难点问题。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的本质特征,也是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基础。《婚姻法》第四十一条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采"共同生活标准",更符合婚姻本质;而《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则采"身份标准",更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二者在成立标准和效果方面的不一致尤其是简单适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在司法实务中易造成两难。在司法实践中,有许多法院严格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的规定来认定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在具体适用时仍然存在一些困境或者不公平的地方。一是夫妻中非举债方未分享到举债带来的利益,却被要求承担共同清偿责任。二是虚假诉讼增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对司法实践中造成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并在立法过程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王克  马振超 《工会博览》2009,(5):146-146
本文首先列出了地方政府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说明地方政府改革势在必行,进而分析影响地方政府改革的若干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李军鹏 《南风窗》2008,(17):23-24
就中国特殊的国情而言,大部制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的联动机制是否能够确立,取决于长期以来存在着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责同构"、"上下一般粗"的局面是否能在实质上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