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写作,因为我乐意写。我认为,写作的真正原因,并不在已成为作家的声誉中,而存在于其青春时代的梦幻中。  相似文献   

2.
唐小兵 《南风窗》2014,(25):84-87
<正>当代知识人的心灵时刻被卷入到时代的浪潮,同时被卷入一种话语权力形成的幻觉之中。一个更为集中、单纯而持久的思考、理解、判断、讨论和写作时间变得遥不可及。这就导致当代中国知识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对峙:既支离破碎,又高度自恋。刚刚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在受访时,如此解释为何他的作品都聚焦在"家庭"、"回忆"、"二战"和"自我"等主题:"因为生活的  相似文献   

3.
章剑锋 《南风窗》2014,(8):82-83
"这个社会实在太大了。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本事改变这个世界,但我们有本事说我们可以说的话,做我们可以做的事。"眼见60出头了,杨锦麟还是一副好嗓门,他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衰老的问题。"30年摸爬滚打,杨说新闻媒体是一个遗憾的职业,然而另一方面,这竟是他得以坚持下来的理由,"因为有遗憾,才觉得有致命的吸引力","没有一点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16)
正此番去青岛,见到的是作家刘杰。这是个丰产的写作者,他有一种自觉,认为作家存在的一个基本价值在于"修复文化",但他并不是从新儒家的角度提出的。在他看来,"修复文化"包括了帮助大众建立基本的理性能力,至少不总在网络空间里一张嘴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傻话。就此而言,我认为恐怕不能称之为"修复",因为理性地判断与思考,从而理智地说话与行动这种能力,看不出曾在哪个时代或朝代被大众拥有过。大众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的理智程度似乎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我觉得刘杰这样的态度是对的,总还是要寄希望于教育,除了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就要依赖人的阅读习惯的养  相似文献   

5.
秦朔归来     
《南风窗》2016,(3)
正人到中年,他回来了,因为现实而洗净叠好的理想主义旧马褂,再次翻出来穿在身上,依旧熠熠生辉。3个月之后再见秦朔,感觉他已经瘦了一圈。从《第一财经日报》挂冠而去,创办"秦朔朋友圈"这个小微企业,变成了一个"基层媒体人",采访、写作、编辑,日程紧密得几乎水泼不进,他的忙碌甚至让团队成员心疼。但是,卸下了一身外加的荣衔,却也丢掉了一切让人  相似文献   

6.
一次,年轻的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向前辈作家请教写作时要诀,老作家对莫泊桑说:“到巴黎的街头去,随便找一不出租车司机,他乍看之下和任何一个出租车司机都一样,但你要仔细观察,直到你把他描写得和世界上其他的司机都不相同。在你的描写中,他是唯一的那个巴黎司机。”这个要求似乎过于苛刻了。是的,一个粗心的美国人,可能也觉得中国人长得都一样;一个初次看印度电影的申国人,可能也觉得印度人长得都一样。这都是缺少观察习惯的人的漂亮借口。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明明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来信     
周彪 《南风窗》2014,(14):10-10
<正>1"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对于以写作为生的作家而言,写作也具有同样的功效:让亢奋浮躁的人们认清社会和人生的残酷冷漠,让见惯世态炎凉的心灵还相信善良美好。多年前认真读过张欣的《深喉》,那时候只被书中跌宕曲折的小说情节和荡气回肠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前往延庆看望孟广臣同志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心愿。电话里,见面时,总是一次一次提及。我和老孟认识已经有30多年了。大约是在1973年,我们同在崇文区的东兴隆街写作,那时的老孟,已经是很有影响的农民作家了。他为人淳朴宽厚,为文严谨认真,给我和当时一大批青年作者很大的影响。此后尽管疏于音问,然心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一种精神     
人的精神世界是无比丰富的,这种丰富是构成人类世界的基础之一,是人们热爱生活的理由之一.每当我们问一个人:你为什么爱生活?他回答的背后肯定包括这样的理由——因为生活里不止存在我一个人,所以,我可以有爱和被爱;因为生活里有万物万象,所以我可以说出这个是美的,那个是丑的……包括人多样的精神世界在内的世界的互异性和多样性就是这个世界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天地一哲夫     
《南风窗》2016,(7)
正哲夫18岁就写出了60万字的长篇小说,90年代好几年都是文学界的"哲夫年"。做了20年的纪实生态文学后,他准备回到小说上,因为直接干预现实未必管用。3月16日下午,一见到哲夫,话题就是"水土保持"。从清朝的屯垦,到民国时福建长汀县的"癞子山"、延安时期毛主席所做的调查研究,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沿革,他娓娓道来,话语里还夹着很多技术性名词。似乎意识到什么,他停了下来:"讲这些,很枯燥吧?"我说,现在哲夫不那么像作家,更像一个生态学的学者了。他便笑:"可以这么说。"  相似文献   

11.
任彦芳是笔者所尊敬的一位敢说实话的老作家.他父亲是革命烈士,继父孟昭芝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任河南省兰考县委副书记,与后来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比邻而居,两家人过从甚密.正因为这个原因,任彦芳老人对焦裕禄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情.前几年,他还出版了一本畅销书《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2013的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49年的日子,旅居海外的任彦芳发来一个邮件,文中谈到了与焦裕禄相关的二三事.  相似文献   

12.
陈彧 《南风窗》2014,(22):74-75
<正>"我试着讲述自己写作的开端,但发现每次都不一样,于是我放弃了回溯源头的努力。我想,写作是生命的潜流,它浮出地表或枯竭,都是难以预料的。"自上世纪80年代起,诗人北岛就一直在外漂泊,这种"漂泊"有一种宿命在其中。他说,"我相信宿命,而不太相信必然性;宿命像诗歌本身,是一种天与人的互动和契合,必然性会让人想到所谓客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三年,美国波士顿南城出版社的编辑与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发生了如下的一段对话——编辑:“你认为你自己本质上是作家?社会批评家?还是未来学家?”托夫勒:“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因为说我是‘作家’、‘社会批评家’或‘未来学家’的这种概念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谈的。也可以说我是一个幸福的丈夫,自豪的父亲,一个身长六尺的男子汉,一个飞行员,儿子,兄弟,电影观众,纳税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美国人。我的哪个方面适用于你的提问呢?这个问题又是在哪个具体时间里提出的呢?”编辑:“你是如此变幻莫测的吗?”  相似文献   

14.
真相的需求     
《南风窗》2016,(23)
正"摇滚不属于病夫。"10月13日见到黑豹乐队前主唱秦勇,谈起为何摇滚被"边缘化",他这样回答。听了这话,心里有点震撼。不是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很多人喜欢摇滚,这没有道理。值得思考的是,摇滚所代表的那一类硬朗的、有精神内涵的文艺作品,今天的确并不受欢迎了。诗歌就不用说了,这个时代里,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要多。我参加过作家刘杰的签售会,来了100多人,已经是一种"盛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4,(16):94-94
<正>过去相当长时期,台湾虽有一些进步,但官僚主义的传统犹存,官吏在对待人民时,仍有极大的滥权空间。我长期以来,在台湾从事文学、文化和思想评论之写作,算是评论人,但从来没有闹过新闻。但最近因缘凑巧,我却成了不小的新闻人物。原因是,2012年台湾的马英九狠斗王金平,媒体称之为"九月政争"和"灭王大计"。事情发生后,我找了一个大官朋友,他告诉我马英九的"灭王"是在2012年进境美国时,与"驻美代表"金溥聪密会而敲定。所以我在2012年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5,(24)
<正>傅正博士为我的文集《北大南门朝西开》写了一篇短评,初稿里说到,我虽然有精英化的教育背景,却不跟精英混,倒是喜欢和工人、农民们待在一起,践行"做一个人民的知识分子"的理念。我对此提出意见,请他修改,因为我平常与工农的直接接触并不比跟精英接触的多,那么说不符合实际。前些天,我到南京走了一趟,做了几场讲座。南京师大一个旨在服务农民工的学生社团联系到我,邀我抽空跟社团的同学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交流,希望就"知识分子如何跟工农相结合"的议题听听我的意见。两件事赶在一起,激发了我对这个话题简单谈谈看法的意愿。在跟南京关注工农的大学生们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是应该有一点爱好的。写作与烹饪,是我的两个最爱。"说到爱好,蒋坤元表示,那是从18岁起,这两个爱好"就像一棵树种植在我的心田里"。蒋坤元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雨花》《青春》等,至今已出版散文集(诗集)《日子与笋》《我的渭塘》等18部,长篇小说《美人腿》《蛇岛》等7部。  相似文献   

18.
梁凤仪博士是个奇迹创造者。她至今已写作、出版了99部作品,全球销量近1000万册。日前在广东电台城市之声举办的为希望工程售书捐款活动中,梁凤仪却对本刊记者说:“我不敢承认自己是作家,因为我的正业是经商。我更认为我只是一个爱好文字的商人而已。”作为商人的梁凤仪,担当着勤+缘出版社社长、黄金屋图书公司董事总经理、永固纸业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那么,就让我们听听梁凤仪的商战体会吧。  相似文献   

19.
章韦华 《南风窗》2014,(9):50-51
<正>2008年4月的那次事件是我们这一批年轻人对西方迷信的一次祛魅,这一点还是有意义的;而对政治、社会方面的很多问题当时还都没开始面对,也没开始认真思考。我算是一个"4月青年"。之所以说"算是",是因为这个词跟"80后"联系得更紧密些,我出生于1970年代中,出去留学晚,当年一起奋斗的那些朋友都比我小不少,我在他们面前是老大哥,在组织活动方面是带头的。另外,"4月青年"这个命名是后来才有的,算是社会对我们所做的事情的一种"追认"吧,我过了好久才知道有这么一说,但也乐意接受;最近跟磊子说起"4月青年"这个说法,他竟然从来没听说过。磊子就是"80后"了,我们是一起  相似文献   

20.
张天潘 《南风窗》2010,(23):92-93
<正>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扪心自问,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我的写作配得上吗?前不久,陕西省作协主办的老牌文学杂志《延河》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两篇博文:《延河》2010年第九期自由来稿截图(系一组"凤姐"的诗歌),和《延河》编辑为凤姐写的2000余字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