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接受《福布斯》专访时称,自己决定将一半家产捐给北大.而选择北大的原因是“我已不信任官办的慈善机构”。企业家做慈善,常常充满争议,这次黄怒波决定捐赠北大也不例外。有人质疑说:“将过多的捐款捐给资源过剩的北大,这种做法是否得当?”北大教授黄益平则表示,目前中国最迫切需要的,可能不是建一两所世界一流大学.而是改善基础教育,提高农民工技能,发展适合当前经济水平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龙儒文 《政府法制》2012,(23):19-19
当下“裸捐”已成为人们交谈和网络媒体的热门话题和词语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1932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现在“裸捐”的事件,某人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给社会慈善教育事业。这位“裸捐”者就是担任过民国总理的熊希龄。  相似文献   

3.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慈善组织善款使用问题再次备受各界瞩目。艺术家方力钧在微博中透露:2008年汶川地震后,100多名艺术家义拍8470万元,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定向捐给青城山市;但青城山至今没收到善款,捐款人也没有得到任何说明。中国红十字会回应称,这些善款已用于"博爱家园"项目,虽未按指定项目使用,但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民政部有关专家认为,善款最终用在汶川地震相关救援项目上,红十字会的做法不存在违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五条、第十八条、第二十八条规定:"捐赠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身为房地产商的黄怒波以"房价这么高肯定不正常"、"房地产业利润率最高可达200%"的放言而语惊四座.9月16日,从达沃斯归来的黄怒波,坐在笔者面前,坦诚而热烈.这个高大的西北汉子,时而商人,时而诗人,脸上总是流露出真实的笑容.  相似文献   

5.
一是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同。馈赠是为了增进友谊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正常的礼尚往来,或为了资助、捐给有困难的人,是一种慈善行为。而行贿是以谋取和实现非正当利益或非法利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6.
富而仁者     
一个人成了超级富豪,他怎样看待自己的财富?有着 80亿财产的美国富豪费尼决定:散尽家财.这位可敬的老人今年76岁了.在20年前,他创立了"大西洋慈善"基金会,现已捐出40亿美元,他要求基金会在2016年前捐光剩下的40亿美元."大西洋慈善"现正以每年4亿美元以上的速度散财.费尼表示:财不散尽,死不瞑目.……  相似文献   

7.
让爱继续     
5岁的男孩遇车祸,当医生断言他无救时,悲痛的父母决定将他的器官捐给别人。几名患者获得新生,男孩从此与英雄烈士一样安息在功德园里。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8,(6):51-51
<正> 为了提高申请律师执业人员(以下简称"实习人员")的法律检索能力,全国律协决定与北大法律信息网合作,自2008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携手、勤奋、进步"为主题的"全国律协一北大法宝‘助力成长’计划"。为实习人员免费发放北  相似文献   

9.
强一雨 《江淮法治》2013,(18):40-41
患了孤独症的孩子被称为"小雨人"。3岁的杭州女孩淼淼得了孤独症,被学校一次次劝退。2003年,淼淼的妈妈马琛卖了老家的房子,请了8位特教老师,给女儿办了一个人的"幼儿园"。3年后,女儿还是无法像正常孩子上小学,马琛又要把最后的家产——杭州一套房子卖掉,给女儿办小学,丈夫余长江不同意,这是给女儿留下的惟一家产。是留一套房子重要,还是让女儿学会生活自理,有一项生活技能重要?马琛"狠心"选择了后者。她的决定正确吗?  相似文献   

10.
正目次一、慈善捐赠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基本界定二、慈善捐赠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三、慈善捐赠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原因四、慈善捐赠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平衡五、保障慈善捐赠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立法前瞻一、慈善捐赠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基本界定(一)慈善捐赠人的隐私权隐私权作为一项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是由美国著名法学家沃伦(Warren)和布兰代(Brandeis)于1890年在《论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一文中首次提出的。"隐私权是个人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他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交流的权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