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年的本质是青年学这一学科的“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关系着青年学存在的“合法性”,直接影响着青年工作的实效.目前,理论界对青年本质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中把本质与属性相互混淆,把青年本质和人的本质相互混淆,研究视野片面化.应该反思不足,总结经验,深化青年本质的研究,进而推进青年学的学科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年自我发展的矛盾性是青年特殊本质的外在表现,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需要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矛盾、行为与社会规制之间的矛盾、自我评价的矛盾等。可以通过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科学青年教育的开展和有效心理救助的提供等途径,缓解青年自我发展的矛盾性,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研能力是青年教员的基本能力。文章提出科研能力的内涵本质是驾驭问题和探索创新,系统阐明科研能力是知识储备、问题意识、思维品质、科研方法、文字表达五种因素的有机搭配,是五位一体的有效组合过程,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问题形态、知识形态、技术形态、转化形态。结合军队院校青年教员科研实际,分析了制约青年教员科研能力有效提高的影响因素,提出要从树立高远志向、提升哲学素养、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术专长、潜心科研实践五个方面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4.
《前沿》最近发表了陈芬博士的文章《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陈芬在文中提出:“具体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区别了人与人”。在这里,陈芬是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个体本质。我认为,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似乎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别人和动物;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只能区别此群人和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别人与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产生,发展与曲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本质观,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本质观和新世纪社会主义本质观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青年观的起点,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目的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由自觉的人在完全自由的条件下创造新秩序的开始"。用比较人类学上的幼态进化论来说,人类的进化实际上就是在幼年性、青年性和再年轻化(复归)上的发展。这和马克思的"人的复归"的观点非常接近。这种再年轻化的发展循环会逐渐接近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复归就是人的自我创新,就是再青年化。从哲学意义上说,青年现象不是一种历史过程,而是人类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犯罪本质理论在刑法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世界各国都有许多关于犯罪的本质的学说和理论研究,而涉及到研究某一个具体个罪的本质,到目前为止,只有背信犯罪存在如此之多、如此之久的学说之争。  相似文献   

8.
人以三种形式存在: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类的人,即“人”、“从”和“众”。因此诠释人的本质就应该从这三个角度全面理解而非从某个角度单一的去理解,本文旨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研究方面有所尝试,愿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9.
略论邓小平关于行政管理本质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本质的理论,为新时期行政管理的运作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行政管理本质问题,是行政管理理论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坚持行政管理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致性、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与执政党政治路线的一致性、与科技进步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其论述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性、人的社会性、人的需要表现出来,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青年发展的思想武器,是青年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青年教育,拓展青年道德教育的内涵,培养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青年树立适应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动青年工作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青少年追星现象值得重视,媒体必须重视其教化的责任,并且要尽可能转变思想,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娱乐,用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其塑造新时代的精神偶像。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科学的青年人才观,建立广纳群贤、充满活力、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青年人才观.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我们社会最鲜亮的主题词,是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共青团工作中实现创新,首先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联系实际,遵循青年工作基本规律,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发挥青年和基层组织的首创精神.同时,各级团组织要积极推进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自身建设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对青年而言时尚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是时尚的化身。追新求异历来是青年的天性,而时尚的特征恰好同他们的这种天性相吻合,所以时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年推崇和喜爱的东西了。在分析青年与时尚两者的关系、界定青年时尚的概念、探讨青年时尚特征的基础上,对当今青年的主要群体——大学生在休闲时尚、学习时尚、语言时尚、消费时尚等方面的众生相进行扫描,从而折射出当今我国青年时尚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解读"第五代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代人"是目前我国青年研究界较为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本文对"第五代人"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并结合当今"第五代"青年的成长环境和身心特点,系统地研究了他们的价值观、创新精神、生活方式等问题,展现了"第五代人"的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北京共青团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服务型组织的建立则是市场经济的发育对中介组织的需求所促动的必然结果,作为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团结和发展青年的社会团体,共青团理应在建设学习型和服务型组织方面下工夫.服务型组织的建设是共青团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的本质所在,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勾勒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学发展的脉络,提出青年学以学科化的角度经历了三个阶段,青年学向着学科化、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向推进,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学术界的承认。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深刻地影响了青年,也将对青年学产生深远影响,是青年学发展的一大时代机遇。青年学专注于对青年内在规律的描述、解释、预测和分析,这是青年学生命力的源泉。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青年学研究已逐渐成熟,正迈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学学科体系道路之上。  相似文献   

19.
大陆法系刑法学之“责任”与我国大陆地区刑法学中的“刑事责任”存在本质区别,故对“责任本质”的考察不应立足于我国大陆地区之“刑事责任”。责任的“本质”应该与责任的“基础(或对象)”、“内容(或判断要素)”相区分。目前,在“责任本质”学说方面,存在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与法的责任论的对立。  相似文献   

20.
三代领导人关于青年工作创新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青年工作创新的思想,虽然因为革命和建设的时代不同而各有侧重,但都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宝库、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他们特别强调的是青年工作要推动进步事业、弘扬社会文明、服务群众利益、敢于探索创造、有利青年成长、照顾青年特点。当前,青年工作的创新要注意工作方向、工作目的、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改变。如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继承三代领导人的思想精髓,对青年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科学指导,必将促进共青团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