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现代著名小说家.1937年,在抗战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赵树理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相似文献   

2.
享有“铁笔”、“圣手”之美誉的一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小说流派之一“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他1930年开始写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40年的文学生涯中.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许多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3.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从“五四”运动起,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后从事戏剧事业。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活动。建国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剧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  相似文献   

4.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最后一天移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选举产生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隔一年,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各地党组织代表12人再聚申城,代表全国195名党员,秘密召开了党的“二大”。  相似文献   

5.
作家赵树理的幽默是出了名的。他的幽默,既是其智慧的结晶,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提炼。赵树理主编《说说唱唱》杂志时,每晚都要在灯下审阅稿件,到了夏夜,小飞虫不时向灯扑去,撞死的小虫都落在稿纸上。赵树理一边轻轻把死虫吹去,一边幽默地说:“啊,有尸(诗)为证。”赵树理一向不赞成用粗暴的态度任意删改传统剧目,搞得不伦不类。有一次,他去看新编历史剧《柳毅传书》,这出传统戏里被强加进了许多“新”内容:主人公柳毅居然能揭示出地主和农民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还带领农民去清算地主等。戏演完后,有人问赵树理的看法。赵树理…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口号,是中共二大,在二大宣言的结尾处,赫然写着这个口号。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2名代表出席大会,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和9个决议案,选出了由5名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酝酿成立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国际的代表各起了什么作用,这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联史学界认为:“在共产国际的代表于1920年春到达中国之前,无论是李大钊、陈独秀,还是中国别的社会主义的拥护者,都还没有实际考虑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在苏联共产党人的直接参加下出现的。”([苏]K·E·舍维廖夫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原载苏联《远东问题》1980年第4期。) 台湾省的王健民等人也在其《中国共产党史稿》(一) 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魏忠 《党史文汇》2001,(6):23-23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 ,有一批少数民族党员 ,他们为了党的创立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作出了重要贡献。邓恩铭 :党的“一大”代表中惟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 ( 1 90 1~ 1 931 ) ,贵州荔波人 ,水族。他 1 91 8年考入济南省立一中 ,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 92 0年与王尽美组织励新学会 ,创办《励新》半月刊。 1 92 1年初 ,又与王尽美共同发起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并为领导人之一。 7月他代表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是到会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 ,也是惟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形成时期。到党的七大,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独立的意识形态。从党的五大《党章》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部的指导原则”加以规定,党的六大《党章》明确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到七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第一次概括为:“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独自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以党的“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为要求的独特的工作作风,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制度和规范、政党行为和作风的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是近代中国的先知先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我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百年前的8月3O日,张闻天同志生于上海.他光辉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典型.本文叙述张闻天由新文化运动战士向中国共产党员转变的革命历程,谨作为他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呕心沥血的一个缩影.“向旧社会宣战”五四爱国运动的大潮退落后,身为“河海”最活跃的学生代表之一的张闻天,开始经历了一段“向光明地方摸索”的时期.在这之前,张闻天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系统地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大量地接触了欧美政治思想与文化思想,受到了民主与自由的熏陶.特别是《新青年》杂志和外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对他的思想觉醒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年后,张闻天还颇有感触地回顾说:“五四前《新青年》的出版给我影响很大,我的思想从那时起起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对中国旧社会的一切发生了怀疑与反抗,而景仰欧美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与生活.”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是我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通俗小说第一人”。国内出版社已出版的他的巨型多卷本《张恨水全集》,仅中长篇小说就达百余部数十卷3000余万字,还有诗词、散文、随笔、创作文论等卷。他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都曾在当时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2.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先进性就是:第一,每一个党员必须始终是社  相似文献   

13.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共产常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和代表们向大会报告了各地的工作。他在会上“很少发言,但他十分注意听取别人发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会代表除少数原住上海的人以外,毛泽东及其他代表以北大师生暑假旅行团名义住在法租界蒲柏路博文女校.据李达回忆:“毛  相似文献   

14.
《处世百题》是中国当代杂文大家余心言新近成书的杂文选集。书中收杂文百余篇,其中大部分是他为本刊“天下事、身边事”栏目撰写的独家稿件。为此,作者在《处世百题》一书序言中写道:“文章曾经陆续在辽宁《共产党员》杂志上发表过。感谢辽宁《共产党员》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民族化、大众化文学圣手”的赵树理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原名赵树礼,字齐民,1906年出生于山西省中条山北麓的闭塞山乡沁水县尉迟村一户中农家庭。他的祖父是“三教圣道会”成员,父亲热衷于阴阳八卦,母亲及外祖父—家都信奉“清茶教”。童年的赵树理饱受宗教的熏陶,接受了封建宗法教育。他18岁时曾到邻县阳城开明寺读经,并向僧倡学习寺院音乐。1925年夏,赵树理考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重读《李有才板运》、《老杨同志》等作品时,我就想起了赵树理伯伯。他那慈父般的笑容,明亮的眼睛,高大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浮现。我仿佛又回到北京城里他那座小院,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一)1949年在北京育才学校读书时,我认识了赵树理的女儿──赵广建。一天,我问广建:“你爸爸也是白白的,胖胖的,矮矮个儿,那么好逗乐吧!”广建听了笑着说;“你可真会推想。星期天,我带你去看看我爸爸。”.学校就在先农坛里。赵树理问志当时正在先农坛北边一家工厂体验生活。一个星期天,我跟广建到工厂去了。哟!原来他是个黑黑的、瘦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罢工,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921年7、8月间的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姜沛南、陈卫民所撰《首战告捷——党领导的第一次罢工》一文较早提出这一观点后,逐渐为党史学界所接受。近年出版的《上海工人运动史》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罢工,是上海英美烟厂1921年七八月间的大罢工。”此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一书也持相同观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党史界公开出版的党史资料的书籍中,对1928年满洲省委出席“六大”代表说法不一:一说满洲省委出席“六大”的代表是唐宏经、张任光、朱秀春、于治勋、王福全等五名代表(1982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资枓》1982年第三辑,朱世荣编:《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事日记》)。一说满洲省委出  相似文献   

19.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就已经有党内监督的概念。●1943年延安整风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成为党内监督的有效方法之一。●1957年4月,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1962年,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这也是邓小平关于党内监督提出的第一个“最重要”。●1980年,邓小平复出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更深刻地作出了第二个“最重要”的论断,即“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  相似文献   

20.
一、“文革”中的特殊经历,迫使邓小平进行反思,他的改革开放思想由此发端在“文革”中邓小平的经历是:被打倒—复出—再被打倒,这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是在“文革”初期,邓小平因代表“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而成为“党内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被打倒。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