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使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初见端倪,这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强调当代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重视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他在理论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战略上提出科教兴国;在体制上提出改革一切不利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旧体制;在队伍建设上提出科技人员是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投入上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曾特别注意考察了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不发达社会主义”等概念,但没有明确俄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中国是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处在社会主义的什么阶段上,党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此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偏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在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大力度发展知识经济,以迎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一战略性的转变,对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何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这个问题关系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上个世纪末,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有关这方面的书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唯独缺少关于如何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专著。杜厚文主编的《面向21世纪的中关村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填补…  相似文献   

4.
总体上说,目前全球尚处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期的初期阶段,作为面向21世纪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尚处在萌芽状态。1.世界范围的知识经济发展进程极不平衡。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迈入知识经济的进程。世界计算机拥有量发达国家占90%。美国等发达国家依靠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进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并呈迅猛发展之势,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在知识经济中进一步显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真理性又一次被实践所证实。邓小平理论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杜会主义”等一系列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具体而又实际的问题,而且科学地揭示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走向和前景,为我们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供了指南。笔者认为,探析邓小平理论的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可靠保证。因此,发展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使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7.
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提出不同的主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力根本论.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论断.二、经济建设中心沦,指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三、公有制主体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四、共同富裕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知识经济的角度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谈了几点体会:一是论断是对知识经济本质最深刻的理解,它包含着意义深远的预见,即人类必将走向以科技发展为动力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为我们迈向科技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了思想准备;二是论断中的“科学技术”侧重指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是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基本途径,是走向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三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经济学的十大发展一、生产力根本论。邓小平对经济学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论断。二、经济建设中心论。邓小平一再指出:“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  相似文献   

11.
何津 《党建文汇》2001,(4):20-20
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世纪之交受到的挑战主要是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抓住新科技革命浪潮和知识经济出现所提供的机遇.在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方面尽快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新科技带来的生产力的选种变化首先是爱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生产力要素构成上,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经济中,土地和人类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经济中,资本和机器决定了生产力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力资源的素质及其管理水平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力资源成为现代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既要求职工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和高超的操作技能,也要求有良好的心理和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四个阶段性特征:一是发展任务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为“经济、社会并举”;二是发展导向从经济总量增长转为国民收入增加;三是发展方式从投资主导转为消费主导;四是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转为工业现代化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14.
1854年,马克思指出:“英国工人阶级既然创造了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也就实现了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现在它应当实现解放劳动的第二个条件。它应当把这些生产财富的力量从垄断组织的无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马恩选集》第1版第2卷第77页)。这里的“第一个条件’哪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创造的社会化生产力;“第二个条件”即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条件,指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剥夺者。1922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经济思想和中国改革的战略转移 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经济理论占据中心地位。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制度论,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理论。二是体制论,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三是生产力论,即我国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途径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四是开放论,即关于使中国走向世界、把世界引向中国,全方位、有步骤地对外开放的理论。小平同志理论为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奠定了基石。以往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正(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五日)目前我国正处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进入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过去的六年中,前三年的工作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前一革命阶段中没有完成的各项社会改革,主要是土地改革。从去年夏季以来,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第二次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他所说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过渡,即向"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一场新的革命——知识经济浪潮正悄然兴起。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基础之上的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人类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的演进过程,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又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经济时代。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以简单的手工工具进行农牧业生产,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以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为发端,人类社会跨入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工业经济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叩响广世纪之门,人类将进入一个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将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远影响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一场新的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方式的革命。这种改变是质的改变,多方面的改变。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与其他类型经济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特征。第一,知识经济的生产主体是具有高素质的人。第二,知识经济的核心因素是知识和信息。第三,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及其理解上的困惑与一般人所理解的理论具有系统性不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它表现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论断c这一基本特点,在其创立的过程中也表现了出来。在南巡谈话之前,邓小平曾多次提出“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经济特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思想。南巡谈话时,他的一些非常主要的思想也表现为一系列的论断。诸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中姓“资”姓“社”的问题;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