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目标     
朱玲燕 《学习导报》2010,(13):40-41
我曾带过一个中职音乐班,其中有位女生,活泼好动,但经常逃课,成绩很差。一开始,我很感头疼。后来,经过多次的谈心和交流,我才得知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父亲无暇照顾她,她很悲观,也不爱读书,但对音乐却非常感兴趣。渐渐地,我觉得她也并没有那么讨厌,她很真诚。  相似文献   

2.
正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当然,她生气的时候酒窝隐没,脸绷得像一块苏打饼干,很是严厉。那时我大约十一岁,个子长得很高,是大队委员。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我很荣幸被选中。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  相似文献   

3.
服务快车     
我于前段时间请了一位女孩子到公司试用。她到公司后,工作表现很好,责任心也强,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公司。可是除了后勤工作,许多我努力想让她尝试、她也想尝试过的事情都没能做好。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她,但是,我们公司是一个小型企业,无法过细分工,无法让一个人专门来搞后勤杂务。前两天,我把打算辞掉她的决定跟她说了,她很难过。现在工作虽然已移交完了,但她仍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她希望能安排其他的工作给她,继续留在公司,我也希望可以再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尝试做业务,但业务部门不归我管,公司的领导也不赞成。我觉得很难办,也觉得对不住她。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见到李敏,我还是个入伍不久的新兵,那时侯,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她就是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女儿,丝毫没有意识到她是经历了几十年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风雨雨之后的一代“皇家公主”!开始,我常称她“阿姨”,后来与她熟悉了,且从她那里学到不少乐西,便称她“老师”。对此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我一次次地走进李敏的家门,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愈来愈深刻:她很温和,也很真诚。她冬天常上身穿一件灰色的毛衣,下身是老式黄军裤。与她面对面,觉得她很平凡,又很不平凡。 因为身体不好,李敏的房子摆设算不上整齐,甚至有些杂乱。客厅不大,已经有些陈旧,沙发也  相似文献   

5.
美国证券业界风云人物苏珊,曾立志一生在音乐的天地里驰骋,但却阴差阳错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尽管不喜欢,但她学得很认真,最后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  相似文献   

6.
正"每天的工作很繁忙,但我觉得很有意义。"凌伟丽用这样一句话评价她在十四师昆玉市的工作。她出生于1987年,是兵团第十二师中瑞恒远集团新疆聚鑫恒远物流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也是奔赴十四师昆玉市援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凌伟丽是兵团第三代。上世纪50年代,她的爷爷随着王震将军的大军来到了新疆,扎根新疆。她也是在爷爷奶奶  相似文献   

7.
说实话,我平时不太爱看党报党刊。但《新湘评论》没有人推荐,我却非常喜欢看。是因为她把政治当作一种文化、一种智慧,让我了解了原来政治也可以表达得很精彩,很好看,感觉《湘江评论》还活着。《新湘评论》本来是一本纯政治理论的刊物,却做得颇有文化气息;她本来是一本纯党刊,  相似文献   

8.
李讷看上去比过去随和开朗了许多。我第一次同她接触,是1993年初秋,听说她对我写的关于她父亲的书印象颇好,我便打电话求见她,可她说:“你搞错了,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什么可看的。你看了一定失望。” 我说:“不,我没搞错,我一定要去看看你。” 第二天,我在万寿路她的家中见到了她。李讷的家朴素而简洁,李讷本人的打扮也同样朴素简洁,她梳一根马尾辫,衣着完全是60年代的样式。她自嘲地说买10块钱以上的衣服她就要心疼了。我细细端详了她一会儿一一这也许有点不礼貌。我发现她的鼻子和服睛酷似她的母亲,但脸型、额头和嘴却极像她的父亲,她的肤色微黄,像她的父亲,她的身材较胖,也像她的父亲。她说话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带回第7期《当代党员》杂志并让妈妈看了。她戴着老花眼镜看得很仔细,开始我只把《心灵的共鸣》中写她和我们的那段给她看,看完后又告诉她前面还有市委书记给我们的信。老人很高兴,一谈到往事就很兴奋,话也多。她很多时候都生活在往事中。  相似文献   

10.
<正>当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生,叫丽贝卡。她有着白皙的皮肤,像洋娃娃一样的大眼睛,长发和纤长的身材。她很安静,高尔夫球打得也非常好。可是当我跟我的美国朋友说,我认为她真是漂亮极了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她?她还可以吧。可以说是漂亮,但是肯定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好看。""啊?她?我从来没注意到她啊。她又不怎么说话……"而我所在的美国学校公认漂亮的女生却令我大跌眼镜。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1.
荣是我高中的同学,毕业二十年没能联系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通了她的电话,电话里的她依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率直与乐观:"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孩子的病总算治好了,虽然现在还很瘦弱,但他能吃饭,我会把他的身体很快补起来。"从通话中得知,她的儿子出生不久就被确诊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小  相似文献   

12.
生活之友     
快乐的钥匙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相似文献   

13.
在周一升国旗仪式上,我不经意间发现了二年级一个女生奇怪的举动,她没有佩戴红领巾,却也像其他少先队员一样,举起右手,庄严地行着队礼。我很惊奇,走到她的身边,认真地看了看她,她瞟了我一下,仍然严肃地行着队礼,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1日,在女儿还有两天就要参加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她的身份证却怎么也找不着了。没有身份证,就不能进入考场,而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就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更不能参加高考。接到女儿电话时已接近下午三点,就算我立即接上她,然后马不停蹄地到公安机关补办身份证,时间也未必来得及。女儿很焦急,我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她,然后向朋友、同事打听补办身份证的各项事宜,但得到的答复无一不让我失望。  相似文献   

15.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她的眼角会流出一滴热泪。但没有。妻子说,如果真有眼泪,证明妈妈还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就是痛苦。作为子女,千万不要对老人做最后的情感索取。  相似文献   

16.
雷茂盛 《党课》2010,(8):84-85
我曾经在姥姥家寄养过五年,被姥姥赶出家门的那个早晨,母亲正在奋力地挥动扫帚打扫院子,她不说话,也不回头看我,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在哭泣。我喊了一声妈,她就遭了电击似的蹲在地上大哭起来。我知道,姥姥是不想供我读书才把我赶出门的,但妈妈不会,再穷她也不会让我辍学。  相似文献   

17.
在周一升国旗仪式上.我不经意间发现了二年级一个女生奇怪的举动.她没有佩戴红领巾,却也像其他少先队员一样,举起右手,庄严地行着队礼。我很惊奇,走到她的身边,认真地看了看她,她瞟了我一下,仍然严肃地行着队礼.好像根本没有看见我一样。  相似文献   

18.
对王桃书记应该说我很陌生,只是在邮箱里看到了她的文章,发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记,同时也了解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践数学老师,由此对她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段子     
《廉政瞭望》2015,(3):79
年是过了,吐槽继续——脸也圆了肚子也胖了腿也粗了钱也没了,这个年过得很充实。不长胖的人,你们对得起过年死去的鸡鸭牛羊吗?我让上初中的女儿收拾一下她的房间,她回答我"两个氦原子",听不懂她在说什么,默默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她说的是呵呵(氦原子的化学符号为he he)……  相似文献   

20.
我刚接任初二150班班主任兼教语文.就发现一个叫姜林的学生很木讷。朗读课文时,嘴象征性地动几下,总不发声.更别指望她举手发言。找她谈心,也问不出个子丑寅卯。看她爱理不理的,我心中窝火,总想采取什么方法改变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