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要坚定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必须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切实搞清楚在不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及重要作用和影响;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展是由一个不完全到完全、不充分到充分、相对到绝对的历史渐进过程;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切实搞清楚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我们应当正确汲取的根本教训,进而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以及希望所在;切实搞清楚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信社会制度本质,基本矛盾及必然灭亡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切实搞清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坚定持久必胜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05,(14)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小康社会在政治文明上应该达到:“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  相似文献   

5.
视野     
胡锦涛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据新华社2月19日消息,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胡锦涛对和谐社会的特征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丰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水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冈素得到广泛调动;公正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个方面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金秋中国,惠风和畅。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论政治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角色与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伟波  蔡君荣  钟文晶  曾胜昌 《求实》2006,(Z2):265-266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作了精辟描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和谐校园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的观念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思想,是目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举措。一是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二是有利于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三是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实现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四是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五是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稳定团结。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其本质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环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对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科学认识所处时代条件和国情,准确把握若干重大关系.当务之急是从当前实际出发,解决好农村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使农民权益切实得到保障,地位真正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科学认识所处时代条件和国情,准确把握若干重大关系。当务之急是从当前实际出发,解决好农村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使农民权益切实得到保障,地位真正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兵团党校学报》2006,(5):F0002-F000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4.
罗任爱  何红霞 《求实》2006,(Z1):248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从2005年1月起,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目标要求是:党员素质切实得到提高;基层组织切实得到加强;服务群众切实见到成效;各项工作切实得到推进。作为养蜂科研单位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做好本身的各项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必须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担当起政治责任。当前形势下,一些社会思潮泛起,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相互交织,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面临着诸多的冲击和挑战。高校肩负着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时,首先第一条就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建设方面的部署时又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18.
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开辟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其健全苏维埃民主制度和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分不开的。认真总结其实践经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管理以及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校作为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切实抓好理论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切实抓好干部培训,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领导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必须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意义;切实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认真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大力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