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阐述。这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始,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我国现阶段两大全局性的任务。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给予有力的配合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邸乘光 《唯实》2010,(11):37-4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全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和直接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出发,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大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文章认为这些有益的探索初步指明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  相似文献   

5.
王世谊 《唯实》2004,3(8):11-16
邓小平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设计者和倡导者,他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中国国情,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和意见的理论概括.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政治体制改革任重道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王世谊 《唯实》2004,(9):11-16
邓小平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设计者和倡导者,他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中国国情,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和意见的理论概括.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政治体制改革任重道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设计者和倡导者 ,他坚持从实际出发 ,正确把握中国国情 ,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理论体系 ,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方针、政策和意见的理论概括。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政治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必须与时俱进 ,积极稳妥地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推进,形成了以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确立了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为重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平 《新湘评论》2008,(10):23-2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30年来.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把政治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步趋势的认识的深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比较成熟和政治体制改革“存量”比较坚实的情况下,在一个更高层次上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水到渠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把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党内民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而使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而言,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作用。而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好,发展好,就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党建文汇》2002,(21):60-6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就是,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14.
《党建与人才》2002,(12):11-12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扩大基层民主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扩大基层民主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作用,认为扩大基层民主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反映;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凸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显得极为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加快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8.
叶剑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之一,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经济现代化的深刻见解,并用实际行动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尽心尽力。研究叶剑英关于经济现代化的思想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06,(4):10-11
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为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经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主办了“中国风——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以“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为主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进展回顾”、“中国的民主观念和路径”、“域外政治发展经验”、“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