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年来,为了建设平安社区,他专司社区治保,常年巡防在防止偷盗、排查安全隐患的一线;他担任社区“120爱心应急担架队”队长,累计上门义务护送就医老人230余人次;他不顾个人安危,舍身救火……他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居民安危的守护者”。 他就是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公园北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高玉汉。 2006年的一天,社区书记赵艳秋、主任张玉新来到在家照顾父母的高玉汉家探望。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连市金州新区湾里街道城志社区,有一名从部队转业到街道的营职干部,从2007年起就担任该社区党总支书记。7年来,他以群众的需求为己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社区的各项事业上,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书记",因为大家的评价几乎是同一句话:"他最贴居民们的心!"这个贴心人就是城志社区党总支书记魏成明。在他的带领下,城志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社区""辽宁省三级五好示  相似文献   

3.
他在部队从事后勤管理工作整整14年,在这14年里,干司务长的时间就有10年。2001年,从部队转业的他,毅然选择到最基层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从此,他的角色由部队后勤司务长转换成了社区的管家:大到维护整个社区的治安,小到化解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  相似文献   

4.
刘焕鑫 《党建》2014,(11):47-47
正今年49岁的段瑞桔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街道润泽园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自2012年被聘为咸嘉湖街道"廉政监督员"以来,他就成了老百姓交口称赞的"社区包公"。"社区包公"好管事,大到社区居委会的重大决策和财务收支,小到居民违反村规民约,桩桩件件他都要问一问、管一管。发现社区存在公车私用情况后,段瑞桔便将"斗争矛头"指向了社区公车改革。有好心人劝他:"公车改革各地还在试  相似文献   

5.
正在七师一二四团政通里社区,经常能看见一位闲不住的老人,他胳膊上戴着治安员袖标,义务打扫公共卫生、为居民分发报纸、修理损坏的公物……他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社区居民,他就是被社区居民热情地称为"活雷锋"的钱三喜老人。钱三喜老人今年已73岁,1972年入党,他为人正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03年老人退休后,他退休不退志,10多年来义务为社区和居民热情服务,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6.
他曾是省级机关的公务员,还在大型国有企业担任了15年的经理。然而仅仅几年的时间,他就从企业老总变成了下岗工人。2002年1月,他干起了基层社区工作。他,就是成都市青羊区西御河街道东御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德才。一张“婆婆嘴”从经理到社区居委会主任,黄德才虽然有些委屈,可“干一件事就要尽最大努力把它干好”是他一贯坚持的人生准则。上任后不久的一天,在社区大街小巷转了一圈的黄德才,发现社区内的驻区单位还真不少。为什么不用好这些驻区单位资源为社区服务呢?黄德才决定从社区共驻共建入手打开工作局面。某省级机关旁居民…  相似文献   

7.
农九师建安总公司五社区,有一位年轻人,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凭着聪明才智和超人的毅力,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汗水,学会推拿、按摩、针灸理疗术,他热情地为病人服务,被社区居民传为佳话。1973年出生的周树全,10岁时双目不慎失明。1986年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乌市盲人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有着近50年的党龄。他从事老干部工作时,被同事们称为“勤快局长”、“贴心局长”;退休后,他奉献在社区,被居民们称为“热心人”、“好心人”;他发明的“红色名片”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金字招牌,白编自唱的“红色歌曲”在机关、学校和社区激荡。  相似文献   

9.
作者介绍:本文作者谷绍强是原河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谷老1949年2月参加工作,1991年离休。离休15年来。他立足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常识,助残帮困,先后被河西区委授予“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社区文明之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农九师绿翔建安公司五社区居民周树全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但他凭着聪明才智和超人的毅力,学会推拿、按摩、针灸理疗技术,坚持不懈地为垦区内外的许许多多病人服务,他的事迹被社区居民传为佳话。现年35岁的周树全,并不是天生盲人。10岁时因玩鞭炮不慎,炸到眼睛,从此双目失明。1986年,他的家人把他送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对社区问题作过多次重要指示,先后视察了全国各地一些社区,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路子、基本方法。他1999年10月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深刻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  相似文献   

12.
<正>程阿霈是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的一名退休党员。他发现社区邻里常常为养狗、小区停车、家庭财产分配等问题发生矛盾与纠纷,影响了家庭及邻里和睦。程阿霈退休前做过20年的人民陪审员,觉得自己应该为社区和谐再做些工作。他找到居委会提出要做一名社区民事调解员。几年来,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共调解各类纠纷449起。  相似文献   

13.
在密云县果园新里北区有一位“社区名人”,他就是退休老教师杨振环。2000年退休后,他一头扎进社区,热心为居民服务,先后获得“感动密云十大人物”等光荣称号,还被推选为镇人大代表、县党代表呢。  相似文献   

14.
华雯文 《新长征》2014,(8):42-44
走进长春市经开区北海路社区提起林书记,人们会指给你一个年轻小伙子,别看他今年只有34岁,但在社区已经扎扎实实地工作了6年多时间。是什么让这位年轻人一心扎根到社区繁琐的工作中,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一直埋头苦干,又是什么样的品质让他能够从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成长为党务干部呢?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15.
胡娟 《当代党员》2014,(11):44-44
2013年10月,合川区钓鱼城街道北门社区。73岁的离退休党员张先国戴着红袖章,在社区里转悠。每天,他都会巡查车辆停放情况。碰到交通不畅,他还会帮忙疏导。一把年纪了,他为啥这么热心?“我是党员,应该为社区发挥余热。”他说。  相似文献   

16.
问:一名党员在我社区工作一年多了,但他的党员组织关系一直在市人才中心。在我们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时,一些党员准备推选他当党支部书记。请问这样做可以吗?  相似文献   

17.
罗维周是位退休老军医,他退休不落志,用自己的医疗技术热心为社区群众服务,开办的免费诊所,一年接待患者近千人。他以一颗真诚的爱心,谱写出一曲营造和谐社区的动人乐章。“为社区群众治病,是我应尽的义务”2000年,从沈阳军区209医院退休的罗维周和老伴,回到家乡长沙的恒达社区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7月底,张冬冬被中央统战部选派到晴隆县挂职扶贫,他将不满3岁还在上日托班的儿子留给需要经常出差的妻子,离开北京来到晴隆县。初到晴隆,他被安排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作,担任三宝街道新露社区第一书记。到任后,他深入社区与驻村干部、"两委"成员座谈,到  相似文献   

19.
<正>他是一名社区党委书记,可社区的老百姓更愿意叫他"活字典"、"大管家"、"智多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宜宾县柏溪镇的高梨、集体、仁和、公兴4个村的失地农转非人员、城北新区新建楼宇居民和工业园区企业不断增加。为服务好辖区5个机关事业单位、28家非公企业、3万余名居民,2012年5月,宜宾县委和柏溪镇党委统筹社区党建资源,组建了全县第一个社  相似文献   

20.
<正>郭云军是农一师十二团文明路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主任,负责社区居委会的全面工作。作为"带头羊"的他,从点滴小事做起,以一个共产党员赤诚的情怀,默默地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热心社区建设,尽心尽责工作,不计个人得失,将一片真情撒向社区,他常说;业务没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他充分发挥好党支部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