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信息是产生现实道德调控力的事实依据。传统道德体系将道德信息的传播局限于熟人范围,这严重制约了道德调控的作用领域和力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借鉴西方国家征信制度的模式,通过建构制度化的新型道德信息传导机制,实现道德信息完整、准确、快捷的无障碍传递,不仅扩展了道德调控范围,还能通过新生道德主体的参与更新道德观念,进而促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道德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带来东西方思想文化及道德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要求人们形成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内新形势新变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加紧研究建立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要求我们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道德体系,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1受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道德体系的重建问题。经济…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转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在总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体系道德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律基础上的调节社会生活秩序和完善主体人格的规范准则.不同的社会形态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这是一项宏大的思想建设工程,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构成。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就可以成为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多年改革,中国经济及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体系远未得到最终的确立,观念的转变、道德伦理制度的建设,落后于市场经济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某些从市场经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却又冲击和扰乱了人们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有的认为,时下是人心不古、金钱至上,是非混乱,善恶颠倒,道德严重沦丧,并把这种恶现象归结于市场经济观念意识,由此得出经济上可以搞市场经济,但在道德精神层面上应无情地毫无保留地批判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有的认为,应以市场经济观念、意识横扫一切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来一个彻底的“思想改造”.人们的议论颇多,产生了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能否兼容的局促和困惑.基于此,本文试从市场经济的伦理性、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建设的多层次性作一简要论述,以寻求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同构,进而促进经济与道德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孝道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根本和核心,是一种大众性和民间性的道德观念.它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积淀,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国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郭继春 《党史博采》2009,(9):25-25,31
我国新时期的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体系、知识结构体系、价值观念体系、论理道德体系,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等体系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8.
邢元敏 《探索》2001,(2):13-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也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刻地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促进社会思想不断进步,道德观念不断更新.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们在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冲击,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激荡,进步观念与落后观念相互影响,现代思潮与传统习惯的磨合,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求高水准道德的经济。我国经济转轨期道德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深化道德建设必须丰富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坚持与市场经济接轨、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原则;牢固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严格区分道德建设的两个层面,整顿与道德建设有关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钟国兴 《新视野》2002,(5):53-55
社会道德体系是一定时期社会生存其秩序而产生和发展的,生存方式的巨大变化,必然要求道德体系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不可能靠在另一种生存方式下形成的道德体系审视中国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集体加以发展和改造,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道德?这要分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人们生存方式的差别。在计划经济时期,每一个人都被固定在一个单位里,不能到外面自由活动。单位就像一个个房间,人在其中没有多少自由,如同被捆绑了手脚…  相似文献   

11.
传统道德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的集中反映。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传统道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_科学认识传统道德中的真理性因素。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程中,曾经出现过多种道德观念长期并存的局面。但最终取得统治地位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家道德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封建时期统治阶级所倡导的道德标准,最根本的原风在于它适应了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愚弄剥削劳…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作了初步探讨。首先从市场经济给传统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作用入手,然后着重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要求,即道德建设应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内容,注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营造全民讲道德的舆论环境和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孕育和建立,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道德领域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思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新的道德观念的生成与确立。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社会道德出现了除旧布新的变革。在市场交换与商品货币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个人利益的独立性、合理性与正当性得到了道德上的承认,人们的合法权益越来越受到保障;物质利益的刺激与驱动作用在不断强化,关于义与利的传统道德观念遭遇到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以德治国”的实践性尤为重要。在实施“以德治国”的实践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以什么样的“德”来治国,即德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要建立的道德体系是什么样的。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性。这就决定了我们所用以治国的“德”与传统道德有区别,与资本主义的思想道德也不同。就我的理解而言,就是要在对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西方道德观念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归纳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以来的实践经验,建立起适合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建立新的论理道德体系可以说是社会变革中一件最难的工作。越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越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以德治国放在突出的地位上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带来贫富观念、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等道德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反过来,以德治国通过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完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目标是共同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是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也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重要意义之所在。对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努力实践。   一、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道德观念总是先受到冲击和发生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道德观念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 ,社会道德观念异彩纷呈 ,既有历史的、传统的、民族的 ,又有时代的、新异的、外来的 ;既有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 ,又有消极的、腐朽的、没落的。各种道德观念对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对社会道德观念作出能动的正确选择。一、道德观念选择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道德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 ,作为特定的社会意识形式 ,从根本上说 ,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 :“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归根到底…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邓小平等前辈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从而把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怎样看待道德“滑坡论”与“爬坡论”之争?葛洪泽前线编辑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腐败的、落后的社会现象也随之出现。如何看待当前的道德善状况?对此,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陈永清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正在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使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未自发地带来一套崭新的价值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在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