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唐律既是中国传统法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这一法制的集大成者,堪称楷模与典范。唐律总结、发展了以往法制的成果,把中国传统法制推向成熟,这突出表现在法制指导思想、法典结构和内容、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唐律揭示了唐朝以前中国传统法制的历史,显示了唐朝前期传统法制发展的历史,开创了唐朝以后一些封建朝代传统法制发展的历史。唐律中的中国传统法制内容具有真实性、连贯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调解”视野下完善非诉讼调解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红斌 《中国司法》2010,(10):90-93
一、将调解引入非诉讼法律援助的背景探究 (一)中国的调解传统 在儒家“无讼”观念及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间调解的历史传统。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已经被实践了数千年。经过研究和实践,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调解工作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力作——评武树臣等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何勤华近几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日益兴旺,除发表了众多的论文外,还推出了不少有份量的专著。其中,武树臣等撰写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一书,是独具特色、颇有...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有一个别具一格的法律传统,它扎根于古代的以色列、希腊和罗马文明,由基督教滋养了将近两千年,然后又从启蒙运动汲取营养超过两个世纪。这一法律传统,在4世纪到6世纪罗马帝国皈信基督教、11世纪晚期到13世纪的教皇革命、16世纪的新教改革以及18世纪和19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因西方宗教传统的重大转变而发生了最大规模的转型,并永久性地改变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任何一个时期,西方法律传统的确切样式和均势都部分取决于西方的宗教传统。而每当西方宗教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官员、符号和方法发生变化时,西方法律传统的样式和均势也会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行法制中,法律传统因素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规则、原则、概念等物化了的观念存在于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中;另一种主要是以法律意识形式通过人们有法律意义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等诸法律部门中,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子随处可见,而司法行为及民众类法律式的行为中,传统观念的影响也甚为可观。这些传统因素构成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背景,而实现法律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也就成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郭海训  马伯 《刑警与科技》2004,(10):135-137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编解码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日趋成熟,涌现出了一批性能全面领先于传统的模拟监控技术的数字监控产品,这些新产品的诞生为传统的监控行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并带来了全新的运作模式。各种迹象表明,现代监控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7.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人进入城市,城市生活的经历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一步一步地替换着传统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观念以及价值规律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冲击日趋强烈,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男女平等意识明显增强,开始尝试新的养老方式。这些使得传统的农村养老文化发生巨大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家庭养老文化。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德治到社会主义的德法兼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本文以德治为线索,考察传统德治及其要义,并认为传统德治是一种人治,进而论述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是一种新型的德治,是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法兼治。 一、传统德治及其要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德治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周早期的周公。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主张反映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孔孟沿着这一思路,提出了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日益显现出它的局限性。改革某些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已势在必行。一、某些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之弊端1.执法严肃性不够民事审判工作中影响执法严肃性的习惯做法主要有:一、法院包办调查取证,诉讼当事人坐享其成,把那些本应由原、被告承担的举证责任和费用转嫁给国家,加大了法院审判人员的工作量;二、法官轻视庭审,偏重案卷材料,先入为主,带观点开庭,影响了法官的公正形象。法官不是在法庭上通过举证、质证、辨论来了解案件事实,辨别是非,而是将事先由法官查证的材料拿到法庭上去走形…  相似文献   

10.
儒家法律文化与中日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为何举步维艰、一波几折,而同具有儒家法律思想传统、曾为中华法系一员的日本为何能迅速地成为法治强国?从法律文化角度而言,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对传统的儒家法律思想适时地进行改造,从而正确处理好传统儒家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中日法制现代化迥然不同的结果及其原因的分析,比较了传统儒家法律思想在中日法制现代化中的作用,最后指出,在中国要实现法制现代化不能抛弃也不能全盘继受传统的儒家法律文化,而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儒家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同时,对本土儒家法律文化和世界法律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法律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最佳整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侦查文化产生于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这一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侦查文化与传统政治关系密切.随着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专制的不断加强,侦查文化也逐渐发达。中国以农耕经济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对传统侦查文化的影响很大。用智慧进行侦查和破案、用文字记录侦查的经验等常见于中国史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其与中国传统侦查文化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有侦查职能的官吏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学习与传统文化对接的礼法结合的法律。中国传统的侦查文化也渗透进传统法文化。  相似文献   

12.
行为法学是以行为科学为中介,联结传统法学与社会科学诸学科、边缘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门类的一些学科,独立于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门崭新学科。它既属于行为科学的范畴,但又区别于行为科学本身;既不属于传统法学的一个分支或边缘学科,但又同传统法学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对行为科学与传统法学进行综合研究的产物。①因此,将行为科学对行为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法学方法论进行比较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传统法学方法论之理念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用于研究的方法本身是否科学和正确,是决定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3.
自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凯弗斯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法律选择过程批判》一文以来,传统的冲突法制度遭到前所未有的攻击和非难。凯弗斯甚至提出要“抛弃”传统的冲突规范。冲突法制度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心和精髓之所在。抛弃它,无异于抛弃国际私法。凯氏之后,学者们纷起效尤,对传统国际私法进行了猛烈批判。然而,这场所谓的“危机”并未使国际私法走向衰微。它实质上为传统的国际私法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它标志着传统国际私法向现代国际私法的过渡,这一过渡所包含的法律时代精神和内在…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制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初步形成了行政系统内外结合的行政法制监督体制,但随着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仍有不少突出问题亟待梳理和解决。本文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剖析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突出问题 1、积极监督意识淡薄,更新不到位 由于“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文明法治传统,加之受传统行政体制、行政习惯和行政心理定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公司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公司法认为,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强调法人性、社团性和营利性是公司的三大特征,并以此奠定了传统公司观念的基础。我国法学界也固守着传统的公司观念。“但是,随着公司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公司实践的发展,传统的公司观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鉴于此,本文拟对传统公司的观念基础加以考察,通过剖析公司法上的一些新情况、新现象,并结合我国公司的现状,就传统公司观念的更新谈几点看法。一、公司法人性:绝对与相对一般认为,组织的统一性和财产的独立性是法人具有的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对前者并无疑问。而法人财产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Expressions of Folklore)的法律保护问题,在国内与国际层面的广泛讨论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年来,伴随着对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讨论,这一问题再度成为理论与立法关注的热点。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大会设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7.
毋让传统知识的宝藏继续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德镇陶瓷,文港毛笔制法,皮影戏艺术,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宝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隔半年就召开一次成员国会议,专门讨论有关传统知识保护的议题,不久前在日内瓦举行了“知识产权与遗产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WIPOIGC)第十二届会议,各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巨大财富流失的危险,都在考虑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传统知识这样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几个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对他们解释的概念非常多元。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学术界的理解也非常多义。在我看来,要正确界定传统法文化,科学揭示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以下基本问题,处理好以下基本关系,掌握如下基本向度。一、法律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杨陈 《中外法学》2023,(1):106-124
当代学者倾向于将传统中国的政治模式形容为“儒法国家”,即以儒家意识形态正当化法家化的国家体制。这种“德法合治”有效地降低了统治成本,实现了长治久安。然而,这种纯粹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的解释却从侧面呼应了“中国古代专制论”,进而使得从传统中发掘出“依宪治国”资源变得不再可能。事实上,在“德法合治”之外,儒家德治理念有其自主性,这一理念经由法家化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一种清流主义的政治文化与心态,其内容大致包括道统与政统的分离、反绩效主义的治理观以及反形式主义的法律传统。这样的文化与心态虽未能固化为制度性传统,但却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公权力尤其是主权性权力的作用,而这正可作为当代“依宪治国”事业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20.
凤翔县近年来立足县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在做大做强传统民俗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