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农村工作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根本问题。当前,广大农民还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素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增收比较困难、科学知识欠缺、民主法制意识还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解决农民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而巧用会议形式来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失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会议的形式巧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文化建设是其中之一。《决定》指出;“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农村卫生、体育事业,使农民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建设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具体任务。一、繁荣农村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改革开放20年,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迈上小康之路。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还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生活。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很难如愿以偿。有的就朝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搞一些低级趣味、伤风败俗、封建迷信等活动,还有的信奉邪教,走火入魔;有的精力过剩,无处发泄,到处寻衅闹事,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有的追求奢侈生活,又不想依靠勤劳致富,只有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凡此种种,都与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格格不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相似文献   

3.
南疆地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加强南疆地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立党委一把手负责、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加强南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自红 《创造》2003,(12):37-38
陆良县是一个农业县,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民占了全县总人口的83%以上,很多农民还不富裕。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30万,按当前的生产科技水平来算,约8万劳力即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因此,转移农民,搞农民劳务输出应当作为陆良县当前的中心工作之一。一、陆良县劳务输出的现状目前,劳务输出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劳务输出人数少、比重小,临时性务工多,常年性务工较少,多数人的收入不高。据统计,全县在外搞劳务的人员约7万,尚有15万劳动力滞留在农村。200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工资性收入占32.6%,云…  相似文献   

5.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中,地方工业担负着多方面的任务。有一部分地方工业要配合中央国营工业,为国家建设和全国人民生活的需要服务;有的要为当地的基本建设供应建筑材料;有的要给中央国营工业生产某些辅助材料和配件,并担负一定的修配任务。这些任务很重要,应该完成。但是,地方工业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应该是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需要服务。因为地方工业主要是为本地方的需要服务,而本地方的需要,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3月21日开始,河南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场触及到农村方方面面的重大变革——农村税费改革,以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农民修养生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中国继土地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基础、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而推行的影响农村分配关系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对我国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河南省的改革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是最受农民欢迎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7.
豫政〔2005〕1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近几年,我省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农村公路得到快速发展,布局日趋完善,通达深度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网初步形成。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加快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一)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村道,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出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  相似文献   

8.
宋艳 《人民论坛》2010,(4):92-93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新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基层民主并且加强新农村基层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逐步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了实现这个任务,不仅需要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还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五年来,人民政府对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事业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村的文化依然处在很落后的状态,文盲依然占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若不逐步加以改进,将成为今后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障碍。从一九五三年冬季在农村进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宣传教育以来,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已在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已有很大发展,农民对文化的需要也逐渐增长和日益迫切。事实证明,要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要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农民没有文化是有不少困难的。必须了解,社会主义是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农村工作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根本问题。当前,广大农民还普遍存在着思想政冶素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增收比较困难、科学知识欠缺、民主法制意识还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业发展形势很好。国家供应农村的化肥、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逐年增加,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前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的少数党政领导干部和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商业部门以及生产单位,不顾大局,利用职权,竟然将这些由国家计划供应农民的紧缺物资把持起来,进行违法乱纪活动,从中谋取私利。有的领导干部对分配给农民的化肥计划指标,层层"扒皮",克扣私分,或者任意批条子,供给"关系户";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至今仍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考虑全局问题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农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增强政策法制观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农村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与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多为农民办实事、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等有机地结…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是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20多年来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村民自治等等 ,都曾经对全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起了带头和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同样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而且对于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在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对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以此为指针,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扎实实抓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我省农村提早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建荣 《桂海论丛》2006,22(3):11-13
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农村文化队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文化,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科技培训的内容和重点,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要大力开展经营管理知识和政策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政策民主法制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半月时政     
决策者说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坚持国家绝对控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银监会2006年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看,浙江农业农村的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将近3倍看,浙江城乡差距仍很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很艰巨。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有具体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为新村建设。不能搞达标活动,也不能搞运动。否则会增加农民的负担,增加乡村集体的负债。——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浙江考察时谈新农村建设仅仅开展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为有12亿人口的中国,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关键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贯彻落实好《村委会组织法》,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根据我国9亿人在农村的国情,农民的富裕程度,农…  相似文献   

19.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加深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整个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更好地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更好地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体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抓到实处●以发展效益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以中心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环境生态化。●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实现农民知识化。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提高领导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水平●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创新观念,开拓进取。●要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突破重点,驾驭全局。●要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指导,讲求实效。●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强健队伍,夯实基础。●要牢固确立群众观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形成农业生产产业化和特色农业,是山区农民脱贫治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目前农村的现状是:有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带领农民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的管理人才奇缺。一位村支书感叹地说,“剩下来那些青年农民,大字不识几个,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起,他们怎么能挑得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最近,重庆市部分农村对破解这道难题进行了探索,有一些新思考和新做法,我们特地选出两篇刊发,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