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才,在流动中成长张景发199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干部交流,是我党我军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好处的确很多”。人才的合理、健康流动,不仅是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人才结构科学布局所必需,也是人才成长和实现人才价值的重要途径。流动出人...  相似文献   

2.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唯一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范围的地区.全州八个县市均为国家新一轮重点贫困县(市)。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人才“引进难、发挥作用难、留住难”相当突出,人才缺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恩施州正视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优化发展环境与优化人才环境的关系.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文环境、机制环境人手,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了人才的稳定、吸引和开发工作,人才成为“强州战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为主要载体的日本企业的“隐性”企业保障的缺点已广为人知。就“终身雇用制”,它导致了企业内封闭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失去了自我选择的权力,阻碍了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限制了企业雇佣调整的灵活性,常常由于企业不能及时地裁减过剩人员,而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由于无法及时、不断地调整相关人才,而不利于企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年职业选择及发展趋向陈理得“跳槽”、“第二职业”、“下海”、“人才”,是近年来青年研究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青年人才的流动、青年科技人才的“隐形失业”和下岗青年再择业,又成为当今青年群体的“热门话题”。青年职业的选择是我国青年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事》2009,(2):23-23
象山县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实施“人才活力工程”,强势推进人才本土化。一是拓宽引才引智渠道。大力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辟人才创业“绿色通道”,通过市场招聘、项目引才引智、引资引才等形式,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的协作与联系,采取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象山建设。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昌市现有流动党员6900多人。近年来,党员的频繁流《动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难题。一是去向难掌握;二是活动难开展;三是管理难落实;四是作用难发挥。相当部分流动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组织观念逐渐淡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针对这些问题,2001年以来,宜昌市委决定在全市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市委组织部和各县市区组织专门班子,按照“组织找党员”与“党员找组织”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三进三查”(进村入户、进社区、进工厂,查历史记录、查党员信息系统、查党员家庭及社会关系),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针对部队野外驻训教育实施难、小散远直单位教育组织难、干部教育落实难、流动人员教育开展难等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大胆创新实践,使“四难”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落实,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8.
给自己鼓掌.是自信的体现,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激励,是对自己生命潜能的激发。当然,为自己喝彩,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以为对自我鼓掌是“出风头”.是不稳重、不成熟的表现.因而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使自己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有的人自我估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觉得自己不行.甚至拿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长期这样.就会形成“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敢”的潜意识。这样一来.不但失掉了很多机会,而且给人留下了平庸无能、无所作为的印象.自然得不到好评和重用.、到头来,不免发出怀才不遏、壮志难酬的叹息.陷入苦闷之中,由此看来,必须学会给自己鼓掌。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长三角地区省市间、城际间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一系列“人才开发一体化”项目,以及为“打破地区行政壁垒”、“降低流动成本”所相继推出的一系列措施,对于长三角地区渴望“流动”的人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圈,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火车头。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打造一体化“人才圈”的现实促使政府部门终于走到一起,扛起“城市联盟”的大旗,共同拉开了“破冰行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0.
攻坚者,攻打坚固之阵地也。所谓“扶贫攻坚”,就是借用“攻坚”这一军事术语,比喻扶贫工作已进入了后期的艰难阶段,难度很大。扶贫攻坚坚在哪里、难在哪里?一是难在现今的贫困乡村偏僻边远,交通闭塞;二是难在贫困乡村缺乏现代基础设施,整个农业生产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三是难在贫困地区还没有形成稳固的足以改变全局面貌的经济支柱,缺乏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很无奈”这句话来形容贫困乡村的现状,是一点也不过分的。针对贫困乡村的现状,扶贫攻坚必须抓住根本,组织实施好“三基工程”,…  相似文献   

11.
陈晨 《青年探索》2012,(4):37-42
城市融入是个多维的、复杂的过程,是自我认同、嵌入城市社会结构的表征。通过东莞市的个案,从语言认同的视角分析了来粤务工青年的城市融入路径发现:流入到东莞打工的外来务工青年积极学习粤语的行为表现,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建立社会关系、努力嵌入当地社会结构的自我定位。他们通过语言这个渠道进行自我包装、印象管理,克服在社会流动中遇到的文化隔阂,试图跟随社会变迁的脚步实现城市融入,完成自我的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铁路基层站段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实施“人才强路”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1·转变人才观念是前提作为基层站段,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首先要转变“三种观念”、树立“三种意识”:要转变“人才难发现”的观念,树立“人才来自基层”的意识。人才不是可求而不可得,而是就在我们周围、在我们职工队伍里。许多一线职工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在某一项业务、某一领域有独特的建树和专长,是不可忽视的人才。要转变“成才难”的观…  相似文献   

13.
一是制订县人才开发服务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暂行办法》,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档案和“宁海县流动党员之家”网站,并通过设立网上交流区,建立流动党员QQ群,  相似文献   

14.
一、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 加大政府投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资助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将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列入人才引进的重点对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市政府和用人单位按1:1的比例资助科研项目启动经费,总额可达100万元。二是为引进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建造人才公寓,作为引进人才的周转用房。政府按1:1的比例配套资助引进人才的租房和购房补贴。引进人才子女就学以允许择校、教育部门安排的形式解决,配偶工作以对口安置、推荐就业的方式解决,妥善解决落户难问题。完善政府津贴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强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柔性引才机制,加速人才、智力集聚。四是加大国外智力、  相似文献   

15.
庚晋  周洁 《现代人事》2003,(7):24-25
“人才安全”并非反对一切人才流动,而是指作为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应当增强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关注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核心机密、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失和因此造成的损失。从目前来看,人才安全中的“人才”主要  相似文献   

16.
符丽叶 《新东方》2009,(11):63-6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我国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而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又必须抓紧抓好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大,不便于管理,历来是计生工作的“难中难”。我国现在是经济建设时期,人群流动频繁,流动范围广阔。要做好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人才对于福利企业极为重要,“聘用一个人才,救活一个企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例子不胜枚举。目前许多福利企业发展缓慢,正是受人才制约,“人才荒”已成为一个紧迫问题。福利企业人才难求、难留有外因,也有内因:多数福利企业基础差、底子薄,容易被人忽视和小看,成为人才遗忘的角落;由于福利企业的多数处在贫困线上,拿不出丰厚的经济待遇吸引人才,也使福利企业在引进人才之初所做的承诺难以及时兑现,不利于人才安心工作,更难使之扎根福利企业同舟共济;有的福利企业对人才所抱的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旦他n]遭受挫…  相似文献   

18.
金伯渔 《现代领导》2005,(11):30-31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大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加快农村人才集聚步伐,全面提升农村人才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诸暨市“走在前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德清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柔性引才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大陆连岛工程大桥的建设和建成,已经给舟山市带来了资源重组、要素流动、信息沟通、市场扩张、产业集聚等一系列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加速发展的动力。大桥效应也给舟山市人才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才“进出”双向快速流动,现有人才频繁交流和重新组合,将是今后几年全市人才流动最大的动态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