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陈义才 《当代广西》2011,(20):F0003-F0004
2010年,东兴市牢牢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东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大机遇,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荣获2010年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称号。  相似文献   

2.
王军  农文杰 《当代广西》2009,(23):F0003-F0003
在2009年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上,天等县荣获2008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这是天等继2004年、2007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后取得的又一荣誉。  相似文献   

3.
2008年至2010年,岑溪市连续三年被授予“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成为全区唯一的“三连冠”,在科学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进。一年一大步,步步坚实有力,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岑溪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4.26亿元;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了10亿元大关,达到10.03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8.6%,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4.
一个县级市,综合经济实力稳居自治区十强县(市)前列,连续九届人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11年、2012年连续两次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区)的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百强县(市)、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林业绿化百佳县(市)、生态家园建设示范县(市)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七届获得广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特等奖,而且正在努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5.
2006年,"宾阳制造"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宾阳县获得了"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殊荣;2008年,宾阳县荣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2010年,宾阳县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殊荣;至目前,宾阳县有效注册商标156件,有8个产品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10件商  相似文献   

6.
王军 《当代广西》2010,(13):F0002-F0002,F0003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159.2平方公里,2009年末总人口43.32万人,属典型的大石山区,距首府南宁市180公里,与中越边境线最近距离9公里,是“两廊一圈”经济走廊的重要成员。天等县是“国家冶金用锰主要生产基地”、“中国指天椒之乡”和“中国苦丁茶生产基地”。天等县先后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县”、“全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集体”、“广西‘两基’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9,(14):F0004-F0004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全县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37.2万。近年来,兴安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务实开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获得“广西经济发展进步县”和“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等殊荣。  相似文献   

8.
李力 《当代广西》2005,(12):10-10
“在首届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的评比的时候,玉林市没有一个县(市、区)进入十佳。在颁奖大会上,我们的干部形象地说,2003年,我们看别人领奖,为别人鼓掌。”玉林市市长金湘军颇为感慨。“为了改变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变压力为动力,鼓足干劲,不甘人后,奋勇争先,力争1-2个县(市、区)跻身十佳行列。”  相似文献   

9.
孔林 《当代广西》2010,(11):26-27
素有“山水赛桂林,气候胜昆明”之美誉的广西边境第一人口大县——靖西县,近几年来,发扬坚韧不拔、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科学谋划、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广惠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农业生产(烤烟)标准化管理示范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西部教育“两基”攻坚先进县、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广西优秀旅游县等荣誉称号,成为广西边境线上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珠。  相似文献   

10.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红色田东捷报频传:继7月份蝉联“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后,8月20日,田东又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是广西唯一新跻身此行列的县份!“这是田东谱写的辉煌篇章,是后发展地区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一份‘出经验、作示范’的圆满答卷。”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表彰大会上,百色市德保、平果、右江等3个县(区)获得“2005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称号,占全市县(区)的1/4;田东、田阳、隆林、田林和凌云等5个县(自治县)获得“2005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称号。2005年,百色市12个县域完成财政收入32.37亿元,同比增长30.54%;县域平均财政收入2.7亿元,比2004年增加0.63亿元。其中平果县财政收入达10.99亿元,位居广西首位。百色,这块红色热土上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岑溪市从打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入手,将一个个增收"瓶颈"变成条条"通途",不仅使农民腰包鼓起来,也使农业的支撑力大为增强,更让农村的面貌换新颜,先后获得2008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广西劳动力输出十大县(市)、城镇化建设十大示范县(市)等荣誉。  相似文献   

13.
苏其章 《当代广西》2007,(18):61-62
在百色市右江区采访时,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该区连续两年(2005、2006)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区)称号,荣誉来之不易,其中支柱产业蔗糖业在创“十佳”的艰辛历程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8,(3):32-33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总人口35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年。象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美称。近年来,象州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2006年被评为“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系全国桑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15.
王军  陈义才 《当代广西》2011,(20):65-66
2010年,东兴市牢牢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东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大机遇,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荣获2010年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称号。东兴市以建设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龙头,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8,(21):F0003-F0004
近年来,大新县紧紧围绕创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大新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着力做好“锰矿、蔗糖、电力、旅游、农业、环境”六篇文章,以资源换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质”和“量”的双飞跃。  相似文献   

17.
潘育伟 《当代广西》2007,(22):51-51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南丹县实施“做大做强第一产业、调整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思路,走出了一条“以矿为主、多业并举”、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路子。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总量实力名列广西第二,增速位居广西第四,荣获2006年“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殊荣。2007年1—8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479亿元,财政收入5.271亿。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河池市参加考核的8个县(市、区)中,有3个跻身全区县域经济十佳县(市、区)行列,4个荣获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河池市县域经济大面积丰收,一举结束了该市没有县(市、区)进入广西“十佳”的历史。是什么让河池县域经济发展取得如此奇效呢? 近年来,河池全面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东巴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邕宁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自治区提出的“三突破”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获得2003年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之后,经济建设取得了自“九五”以来的最好成绩。据统计,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12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32.9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3亿元,同比增长76.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22.86%;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45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创历史新高。为全面实现“三突破”,邕宁县主要抓好“四个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梧州市藤县社会经济发展从广西全区排72位跃至37位; 2008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名列全区第四位; 2009年1~11月,藤县发展势头迅猛,地区生产总值达90.7亿元,增长13.2%。如今的藤县大地,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生机勃发,一派催人奋进、昂立潮头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