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发展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建设农村商品市场体系,是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海南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发展三个体系,即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为骨干,以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体,布局合理、服务规范、功能齐备、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大市场。“十一五”期间,我省计划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0,(17):50-50
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早在2005年县政府就出台了《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县畜牧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把畜牧产业作为覆盖全县农村、带动老百姓增加财富的主导产业来抓,突出发展牛、羊,鼓励发展猪、鸡,适度发展特种养殖,促进畜牧产业大发展、大扩张、上规模、上水平。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县畜牧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坚持抓发展,抓安全,抓建设,抓投入,全县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们的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五抓”: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并强调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发统一的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将现代物流引入农村,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促进农业生产、推动农村发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搞活农村流通之浅见周重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广大农村来说,如何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如何搞活农村流通,笔者认为值得探讨。一、搞活农村流通刻不容缓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出现从卖方市场...  相似文献   

5.
关于进一步拓展大流通的几点思考张琼江流通是联结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化大生产全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监利县通过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加快工业、农业发展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流通领域的改革力度,以拓展大流通为契...  相似文献   

6.
在即将迈进新世纪门槛的历史时期,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这一问题久久萦绕于笔者脑际,结合自己在安义县从事经济工作的实践,本义拟就此问题略陈浅见。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天不厚我我自奋,地不利我我自强”的精神,在全县上下自醒自逼,自我加压,紧紧围绕“小县要做大文章”这个主题,以扩充经济总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目标,走好“小县大开放、大产业、大流通、大发展”的路子,合全民之心,举全县之力,集中精力抓好“换脑筋”、“增财源”、“打基础”、“添活力”四大工程,加快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农村市场是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等产品转化为商品的交易场所,是联结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枢纽。大力发展农村市场,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龙南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1979年前,全县农村集贸市场绝大多数是以街为市,以路为市,露天交易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作用的不断显露,我县在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重视农村商品流通和农村市场建设,促  相似文献   

8.
正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辖 2 2个乡镇 ,73万人口 ,耕地面积 2 10万亩。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全力做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 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 3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0 6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960元。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近年来 ,我县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先决条件来抓 ,积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 ,在抓好生产环节提效的同时 ,着力抓好加工环节的转化增值和流通环节的价值实现 ,以产业拉动的方式促使农民进行农…  相似文献   

9.
简单地说,农产品流通就是农产品从农业流向工业,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全过程营销活动。农产品流通过程是由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因此,按流通的这一过程划分,农产品市场可分为农村初级市场、集散市场和消费市场三大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走出了以粮食生产为主单一农业的境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为辅、发展乡镇企业”的综合农业格局。民族地区在保持粮食逐年增长的同时,其它农副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搞好流通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键贾荣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干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如何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高产高效农业,如何推进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11.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的问题在农村,农村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土地和粮食。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好的经济制度、经营制度、分配制度,还必须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没有畅通...  相似文献   

12.
郑中夏 《前进》2008,(2):39-40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只有做大做强农村主导产业,才能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临汾市西北部,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8万人,  相似文献   

13.
勐腊是个有傣、汉、基诺、哈尼、瑶、彞、拉祜等10多个民族居住的边疆县,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7%。近几年来,勐腊县在“解放思想、加快步伐,放开手脚,积极支持,大力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以“创建一批乡镇企业,带动~片农民致富”的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帮助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出现了农村经济离不开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离不开农村发展的互依互存局面。广大农民从乡镇企业中获得了利益,使全县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589元增加到1993年820元,走上了致富道路。到1993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了2837个,从业人…  相似文献   

14.
孙璜清 《政策》2009,(5):32-33
团风县是1996年建立的新县。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老区县。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入手,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挥沿海优势建设流通强县周华林电白县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全县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辖25个镇,人口140万人,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抓住机遇,致力发展流通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1995年,县委...  相似文献   

16.
锐意争先重点突破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陈明顺近几年来,崇仁县面对全省、全区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顺势而谋、提出“工业强县、撤县建市”的奋斗目标,以解放思想为主线,把全县上下搅动起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一、选准特色农业突破口,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17.
云县领导干部在总结本县改革开放18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时,深刻体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活的灵魂。历史反复证明,思想大解放带来生产力大发展。“六五”时期,全县广泛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把人们的思想从“两个凡是”的禁锢解放出来,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七五”期间,1986年开展了生产力标准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大讨论,把人们的思想从计划经济、产品经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推动了农村深…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一班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地处三峡坝区和宜昌市城郊的宜昌县,是全省37个山区县之一,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尤为重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和宜昌县各级领导班子的现状来看,山区县领导干部要带领全县人民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具体说来要树立以下八个观念。一、要树立开放观念。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要加快发展就要开放。宜昌县地处内陆山区,要适应市场经济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摸清农村残疾人劳动力状况,推进农村残疾人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沅陵县残联于7月11日起,组织3个小组对全县23个乡镇进行一次大走访,对农村残疾人劳动力情况进行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20.
漾济彝族自治县是国务院确定的贫困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4%。全县人口9.6万。少数民族17个,人口占总人口的63.5%。有6万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县农村人口70%。山区面积这么大、贫困人口这么多的一个县,如何增加群众收入,尽快使全县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几届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研究县情,从实际出发,把工作重点放在山区,把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着眼点放在靠山兴林上,在山上作文章,念好“山”字经。明确提出,对荒山的开发利用,“谁承包,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允许继承”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