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根据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新阶段党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执政理念相结合,就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和方针政策,为党和政府正确地处理宗教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宗教问题,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宗教工作实际,深刻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抓住宗教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都贯穿着对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一命题的探索。中共前三代领导集体践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若干宗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论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共新领导集体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阐述,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毛泽东,在我国革命和建没的实践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面临的宗教渗透现状较为严峻。境外宗教势力或反华组织凭借先进科技和全球化浪潮,利用互联网、旅游、捐助、投资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对我渗透。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依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从战略和战术上高度重视,建立起完善的反渗透网络。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化条件下的宗教世俗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俗化是当代宗教意识的主体色,也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潮流和显著特征。宗教世俗化的过程是一个涉及人文精神、宗教权力、宗教观念、宗教价值取向、宗教礼仪和戒律、宗教情感及传道方式等诸多方面,经历从"附魅"到"祛魅"、从核心化到边缘化、从"上帝万能"到"上帝已死",从彼世到此世、从繁琐严格到简约宽松、从间隔性到新的交感性的复杂过程。世俗化与宗教热这两种似乎矛盾的相关性现象的奇特结合,伴随着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传统宗教的复兴和新兴宗教的兴起,其背景恰恰是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铁路改革发展的进程,国际敌对势力加紧与我国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遥相呼应,他们以宗教问题为幌子妄图破坏铁路运输、经营管理、铁路建设、和谐发展的政治局面,这对我们全面开创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带来严峻挑战。因此,着眼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常态,切实加强对铁路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现实意义。一、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倩雅 《求索》2013,(4):100-10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历经90年的风雨沧桑,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省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它的当代价值不在于封闭的教义,而在于开放的方法。中国当代宗教哲学须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把握其历史唯物的基本原则、科学辩证的基本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立足于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用超越前人的眼界,突破陈规,续写符合时代求的理论新篇章,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当代宗教哲学在构建新型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在继承和坚持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正确的宗教政策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贯穿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和政策思想,既体现了党的宗教工作大政方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日益深入和广泛地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宗教将在哪些方面和意义上受到影响和发生改变?思考中国宗教的发展总体趋势,必须把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这两个要素当作先决条件。我们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和上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历史方面看,我们继承的是以儒释道三教为主流的、重视和谐与包容精神的文化传统;从现实看,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宗教发展受全球化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从这种宏观的角度看待中国宗教未来的发展,可以得出这…  相似文献   

11.
宗教"五性"特征是指,中国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在一部分少数民族中还有民族性.实践表明,这"五性"特征的概括,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普遍性,又符合中国宗教的特殊性,是对我国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关于宗教"五性"特征的提出,有一个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晔 《新东方》2014,(5):22-2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皮埃特洛·彭波那齐承认信仰高于理性,同时试图在理性的范围内探索宗教和宗教现象。他认为人最高的幸福不是思辨理性的沉思,而是伦理道德的完善,而宗教是提高个人和社会的伦理道德、为人的此世幸福服务的工具。彭波那齐的宗教观,可以看作是中世纪和宗教改革之间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点,指示了在此之后宗教思想发展的理性化、道德化和世俗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结合我国具体实践,在宗教理论和政策上取得了重要发展。1982年3月,党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即中发[1982]19号文件)。这是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实现党在宗教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后,对建国以来党在宗教问题上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比较系统的总结。文件阐明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宗教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宗教理论和政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91…  相似文献   

14.
郭秀云 《前沿》2008,(1):174-175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法律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起着重大作用,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宗教方面存在着影响我国的若干问题,发挥宗教法制的保障作用与宗教法制建设的健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们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相似文献   

16.
刘德定 《前沿》2007,3(10):7-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族的繁荣。当前,我们正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的新要求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党的宗教理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种宗教观是通过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宗教历史观来表现的,这种宗教观与马列经典作家的宗教观之间存在着继承、发展、创新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性,体现了与时俱进,这种内在的联系性,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宗教理论政策和原则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体现。  相似文献   

17.
莫岳云  李娜 《湖湘论坛》2014,(2):106-112
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成为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近10年来,高校悄然兴起一股"宗教热",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加剧是一个主要诱因。境外宗教渗透无孔不入,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必须把抵御境外对高校的宗教渗透提高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战略来认识,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严格校园宗教活动管理,构建起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联动机制和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提供了客观历史条件,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理论的历史依据、现实依据与世情依据,重点论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理论创新的核心,及其现实意义、科学内涵、实现途径、衡量标准;本文认为,结合中国宗教实际的"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框架;最后,文章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这一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并具有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统战资讯     
[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不是"鸦片论"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石和核心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再三讲到的,宗教是支配人们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是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颠倒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态度就是社会革命论,认为宗教的根源在社会,因此把对宗教的批判引向对社会的改造,即改变社会,实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20.
马晓军 《前沿》2009,(3):79-82
宗教世俗化是当代宗教的演变趋势,它在现实社会中主要有宗教教义阐释现实化、宗教活动形式简约化、宗教活动场所和教职人员的管理松散化三种形式。宗教世俗化有利于我们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