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政治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政治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主线,遵循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七个方面,总结了"八八战略"实施以来的浙江政治发展与实践探索,勾勒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在浙江的实践的求索路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总报告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总报告卷)》总结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领导和推动浙江各项工作时所取得的基本经验,集中展现习近平同志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成就,有助于我们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上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轨迹。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实施"八八战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进程中,浙江经验更是得到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梦与浙江实践(党建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党建卷)》生动阐述了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与实践,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做到党建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论证详实、事例生动。《中国梦与浙江实践(党建卷)》全景式地描述了浙江省委在党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经济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经济卷)》全面总结了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后十余年来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经验,展示了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7月提出并实施"八八战略"。其后,历届省委、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巩固原有优势、创造新优势,加快推  相似文献   

5.
《观察与思考》2016,(6):F0002-F0002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文化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文化卷)》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浙江自2003年实施“八八战略”至今的文化建设历程,展示了10余年来浙江文化建设的璀璨画卷,揭示文化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浙江文化建设实践证明: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活力充沛,与其经济基因同样地“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传承力生生小息,创造力强大峰韧,浙江人民创造的当代文化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生态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生态卷)》以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主线,系统阐述了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思路、做法和经验。习近平同志"两山"重要思想,诞生于浙江这片肥沃的土地,并指导着美丽浙江、美丽中国的建设,使得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从生态环境建设到绿色浙江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新世纪初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初期江苏的新目标。必须再识“小康”。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毛振军 《前沿》2004,(3):129-13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既是对传统中国社会理想及邓小平理论的继承 ,也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所提出的新目标 ,从政治哲学层面考虑 ,“全面小康”的政治前提是制度社会 ,道德预设是功利社会。制度社会与功利社会在逻辑上内在统一于小康社会。只有把握制度社会和功利社会 ,才能很好地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9.
吴蔚荣 《今日浙江》2007,(22):54-55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签署了省院合作框架协议,由此开展了省院合作重大国情调研课题《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实践在浙江》的调查研究,并于2007年初完成了六卷本、数百万字的调研成果.《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就是在开展上述项目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成果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学术界对浙江经验及中国奇迹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浙江省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梦与浙江实践"重大课题研究于近日完成,这一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中国梦与浙江实践》系列丛书已于2015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中国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为系列丛书作序。全书共分七卷,即总报告卷、经济卷、政治卷、文化卷、社会卷、生态卷和党建卷,合计2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呢?如何正确把握全面小康的科学内涵?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在《大雅·民芬》中有“民亦老止,汔可小康。”其后,小康的含义不断被扩充发展。到西汉时,《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小康”已经成为与“大同”相对应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简言之,小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省切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得到了中央和中央纪委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签署了省院合作框架协议,由此开展了省院合作重大国情调研课题《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实践在浙江》的调查研究,并于2007年初完成了六卷本、数百万字的调研成果.《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就是在开展上述项目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成果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学术界对浙江经验及中国奇迹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对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推动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全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凝聚了人心,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成为团结引领全省上下合力奋斗的一面旗帜,成为推动江苏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成为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力杠杆。制定全面小康指标是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总体要求。但对全面小康的具体形态和量化标准,国…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03,(1):16-22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对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深刻认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谋划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依靠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根据党中央的总体部署,省委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从浙江实际出发,相继作出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增强执政本领等方  相似文献   

19.
阮桂春 《今日浙江》2005,(14):20-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浙江代表团讨论时,明确要求浙江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台州作为浙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落实“走在前列”要求,必须要有新的举措,要有载体、要有抓手。台州市委确定要把建立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抓手,在建立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订了指标体系考核办法,采取了一系…  相似文献   

20.
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安吉县于2008年开创性地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聚焦到美丽乡村建设上,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模式"。浙江省随后编制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全面推开美丽乡村建设,并初步形成了"浙江经验"。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改革开放各项事业走在前列的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