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敏  胡建东 《人民论坛》2020,(26):70-71
社区志愿服务事业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基础构成内容,在基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开始逐步显现,并且正日益成为现代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存在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机制,对社区志愿者实行专业化分类,并对志愿服务实行项目化运作,以提升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松州》2016,(6)
社区志愿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如今,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高尚的社会公益事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建立与完善一个科学、合理的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已成为未来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本文从阐述社区志愿服务与激励机制的概念及意义入手,在详细梳理和分析了有关社区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主要以红山区部分社区的志愿者和普通居民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红山区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分析和了解,以及对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学习借鉴和对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及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不同因素,以此确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动机和需求。最后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你们所做的事业会载入史册。"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对志愿者们说道。2019年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了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走进社区志愿服务展馆。1989年3月18日,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30多年来,志愿服务已经深入家家户户。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为社区志愿者们点赞,  相似文献   

4.
<正>在纪念国务院颁发《志愿服务条例》施行一周年之际,西安市新城区民政局同区委宣传部联合表彰了9个志愿服务先进社区、8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6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8名优秀志愿者,要求各街道社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以先进为榜  相似文献   

5.
社区志愿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主要领域,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围绕居民个人、家庭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以及社区公益事业开展的志愿服务。”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是伴随着城市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步壮大的。目前,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主要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等群体构成。浙江嘉兴市96345志愿服务总团依托浙江民政部门(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融各种志愿服务资源于一身,统筹、规划、协调各种志愿服务资源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拥有会员156700人,成立服务队362支,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站)53个,志愿服务基地106个。协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一手抓机制建设,一手抓活动深化,积极行动,大胆探索,紧紧围绕党政关心,群众急需的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公德公益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团结互助、积极进取、服务社群的文明新风,树立了广州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形象,使青年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颜如春 《重庆行政》2019,20(3):39-41
社区志愿服务是指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为社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等提供帮助或服务。自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在全国推开社区服务以来,志愿服务就开始在我国逐步兴起。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志愿者服务足迹遍布社区居家养老、便捷生活、文娱健康等各个领域,在社区倡导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理念,体现出了志愿服务者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提高了社区管理民主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自愿从事志愿服务的人为志愿者。切实加强领导,推动志愿者服务,对于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打造“平安浙江”,建设“文化大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志愿服务较之于社会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有助于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持续的开展,能够促进高校志愿者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依托寝室、班级和社团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管理不断进行完善,提升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外在和内在的激励机制,是建构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三条重要路径,对于这三条路径进行探析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3,(9):21-21
徐祖荣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中撰文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和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社区志愿服务正逐渐演化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社区志愿服务在推进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建设中的磁场效应日益凸显,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如何完菩服务体制,成为社区理论工作者和社区建设相关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有效路径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常态化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不仅获得国家领导人、社会的高度肯定,更激发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广州医学院作为试点高校,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幸福广州的总目标,在共青团广州市委的协调组织、广州医学院团委的具体实施之下,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常态化和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方向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区矫正在我国有了长足发展。与传统的社区矫正相比,恢复性社区矫正更注重对加害人与被害人及其亲属之间的理解和宽容的帮助。法科学生可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恢复性社区矫正的社会实践中去,既能应用所学的法学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又能改善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志愿者不足的现状。恢复性社区矫正社会实践是一项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双赢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吴桐 《公民导刊》2013,(10):45-45
<正>在志愿服务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不仅让志愿者处境尴尬,也使我们从理想主义的完美光环中走出来,自我安全保护和自我利益维护成为摆在志愿者面前的现实问题,为志愿者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各大高校和城市方方面面,但至今志愿工作仍游离于社会保障与法律体系之外。有关人士就此分析:志愿者摆脱不掉后顾之忧,根本原因是缺乏关于志愿服务的政策乃至法律环境。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东城区于2009年4月3日启动“爱在社区——社区志愿者与空巢老人手牵手”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一个月来.通过“发布信息、招募注册、组织结对”三个阶段的工作,有618位享受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与社区志愿者结成服务帮扶对子.并享受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当志愿者光荣,做志愿者快乐"……近年来,南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排队日"等公共志愿服务活动,让公共文明成为广泛深入的共识;把志愿服务创新融入社区管理,实现志愿者与求助者的有效对接;完善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促进志愿服务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志愿服务提升城市文明9月27日上午,南宁市民族鲤湾路口,一位老人推着婴儿车过马路。绿灯亮起,老人还未过完马路。此时,斑马线前的车辆安然不动,直到老人走到马路边上为止。这是南宁市"礼让斑马线"的一幕生动  相似文献   

16.
《精神文明导刊》2021,(2):30-31
2020年12月25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据悉,2007年9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以来,首都志愿服务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广大志愿者在2008年奥运会、国庆70周年庆典等大型社会活动、社区治理、抗击重大疫情和各类社会服务、社会建设活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区现有注册志愿者211184人,占全区人口的24.39%,分别占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注册志愿者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152个城市社区、5个农村社区、245家各级文明单位全部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各社区注册志愿者均超过1000人,超过万人的街道有四个,区内的职工注册比例超过80%,党员注册率达到100%,基层志愿服务组织的动员率达到44.28%。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激发人们主动、自觉、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李伶 《中国民政》2013,(5):52-52
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者精神更是文明市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提倡志愿服务,不仅优化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政府施政和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要求。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华社区创新基层管理体制,建立全国第一家社区“绿丝带志愿者联盟”,以社区为依托,围绕社区居民和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发挥社区党委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党委统筹、依托社区、社会参与”的志愿服务新格局,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社区化。  相似文献   

19.
晋长华 《人民论坛》2010,(5):166-167
相对于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合理界定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的主要内容,研究探索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服务实践途径和服务方式,有助于促进社区社会救助与慈善实践持续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力量参与矫正工作是社区矫正的内在要求,也符合行刑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具有多重价值。我国社会力量参与矫正工作存在志愿者参与度不足、参与形式化、缺乏相应制度和工作机制保障等问题。目前需要探索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有效的、可行的形式与方法,以促使更多的社会公众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矫正工作之中;可通过社区矫正立法和完善参与规则的制度安排,以及志愿者选拔、职责划分、管理等具体的工作机制来推行新的社区矫正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