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年,中国股市“基金黑幕”到底有多黑?人们一直都没搞明白,但我们知道它确实改变了中国股市的运行轨道…… 现在,一个更大的、世界性的“黑幕”又出现了,它又会有多黑?又将改变什么? 有人断言:“如果不进行一次新的战争,美国将没法消除华尔街丑闻带来的巨大伤害。” 虽然,我们不赞成用战争的方式来转嫁本该由华尔街来承担的代价,但是也担心,如果不能迅速找到一个消除华尔街黑幕的方法,整个世界都有可能被它抹黑!  相似文献   

2.
创建于1975年的微软无疑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公司。但是,自1992年进入中国之后,它却一直步履艰难。虽然微软早就意识到,“既然我们已在这里安家,当然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但在实际过程中,微软往往像一个“居心叵测”的“异类”,迟迟无法找到“家”的感觉。 这一局面在最近似乎有了真正的突破。2002年6月26日,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尔默专程到北京,与国家计委签署了中国软件领域最大的一个对外合作项目。根据合作备忘录,国家计委支持微软公司与中国境内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开展包括出口、投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在内的一揽子合作计划,涉及金额超过62亿元人民币。鲍尔默表示,为进一步帮助中国向软件大国的目标迈进,微软十分愿意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中国有关机构和企业共同致力于中国的信息化建设。 “和为贵”,合作为贵。微软的变阵,显示了和以往迥然不同的新的思维方式。 对于微软公司的这一新姿态,一直在挑战“微软霸权”的方兴东先生继续保持了敏感的警惕,视之为“中国软件业的珍珠港事件”;而他的“老对手”、年轻经济学者薛兆丰先生则依然站在自由经济的立场,认为微软没有做错什么。 本期“独家策划”的几篇文章,观点并不相同,我们希望读者视之为一种开放的争鸣。我们希望的是,通过争鸣,明辨一些观点,为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开放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双周·读者     
《南风窗》2003,(7)
3月23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与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就伊拉克局势通电话中表示,中方再次呼吁尽快停止军事行动。战争已经给伊拉克无辜平民带来伤亡……中方对此深感不安和严重关切,“因为世界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中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一个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和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公司发生了一次“碰撞”,起因是微软公司的“维纳斯计划”。微软在深圳的轰轰烈烈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几天,博士一篇《”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的文章引发了信息产业界的一场大讨论。文章直指微软的贪婪和凶狠,指出计划蕴含极大的阴谋,是试图控制中国IT业(信息产业)在21世纪的命运。几天后,博士又撰文解释写作动机: 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在美国本土四处碰壁的产品却在中国受到如此热烈的夹道欢迎。这就是《“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一文的原由。文章是有情绪的,可这场中国IT业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最高级别’欢迎会正常吗?文章是有倾向性的,可全国上下千百篇文章只有一个倾向时,一篇文章倾向另一边又怎么不行呢? 舆论是最好的镜子,忠实地反映着厂商的一举一动。这篇文章的许多数据都是厂商主动提供的(他们几乎全是微软的用户),有些甚至直接来自微软本身。没有这么多人的支持,本文是不可能写成的。如果微软仅仅把它视为一篇故意与其作对的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微软必须反省自己几年来的市场策略,必须正视在业界内外积累的怨恨,必须调整盛气凌人的心态。否则,微软永不可能真正融入中国软件业,否则,它还会受到人们更猛烈的批评。” 这几句话与其说像预言,倒不如说像檄文。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一本会让微软更加暴跳如雷的书在博士和他的朋友手中完成,书名就够触目惊心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恰在此时,微软起诉使用了盗版微软软件的亚都集团,并提出巨额索赔,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无数人和企业开始切实感受到微软的威胁。曾被中国人看作知识经济代表的微软怎么了?被称作“唐·吉诃德”的博士方兴东想挑战什么?对方博士的挑战姿态不以为然的人又在怎么想? 对争论的过多关注往往会让人忘了问题本身。但对争论不加梳理的话,双方争论的目标可能越来越南辕北辙。仔细审视了这场争论后,有几点感想: 一、“白手套经济”也会血淋淋,就像所谓的“白手套战争”。美国人在轰炸南联盟时说他们的战争是干净的“白手套战争”,作战人员只需戴上白手套,动动几个按钮,连敌人的影子都不需要见到,就已经让他们灰飞烟灭了。很绅士、很现代、很有知识味。但它的干净不能改变炸弹的本质:杀人。知识经济也曾让我们着迷,未来还会继续迷下去,也确实应该迷下去,但它绝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很“温文尔雅”的经济,是一种只比智慧的经济——中国5000年历史还怕少了智慧吗?相反,从竞争的本质和失败者的下场看,它比工业革命原始积累中“羊吃人”更血淋淋。 二、距离产生美。我们欣赏“知识英雄”比尔·盖茨,因为他一度高我们很远,像一个图腾,也像一片海市蜃楼,让入神往。但是,当我们能听到他的呼吸声,他的咆哮声。以及他不经意间透露的“心里话”(中国人爱偷),我们无法再平静。更值得注意的是,处于知识经济第一线,离微软最近的国内电脑厂商.在这场有关行业前途的大争论中几乎不置一词。不是没有委屈、没有情绪、没有愤怒,而是被恐惧的感觉封住了嘴。 三、别等刀架到脖子上才说“不”。当人思考时,有没有切肤之痛的感觉大不一样。微软的刀已切到了谁的身上?至少还没有切到很多急论者的身上,而被“切”的主流电脑厂商又并不奇怪地选择了沉默。所以隔靴搔痒的议论也有不少。近代仁人志士都曾热切地向西方学习,但一旦“老师”开始打“学生”,所有的痴迷和崇敬都荡然无存。 至于让微软控制一切意味着什么,或许已无需多官。我们热爱知识经济,但不热爱被人所控制的知识经济。被人用知识控制和被人用洋枪洋炮控制的滋味一样不好受。□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给孩子贴上诸如“坏孩子”之类的不良标签。我们想过没有。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6.
箭在弦上据以《国土报》8月25日报道,以军总参谋长哈卢茨已任命“超级鹰派”、49岁的空军司令埃利泽·沙基迪为“伊朗司令部总指挥”。这无疑为这场看似“箭在弦上”的战争又增添了一丝杀机。8月31日联合国给伊朗的期限已过,伊朗却寸步不让。对于仅有2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没有任何战略纵深的以色列来说,伊朗直接的核威胁及军事威慑,已成为它最大的心病。以色列国防部认为,伊朗对核计划的追求“意味着战争将无法避免”。对于今后“巴比伦行动”是否会在伊朗重演,有人认为,有了袭击伊拉克核设施的先例,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NGO能否破解中国真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果说,才露小荷尖的中国NGO,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观念的冲击,而不是现实的改变,那么,这更加说明了它们对我们的重要。因为,它们和一般的“思想盗火者”不同,它们不仅仅是扮演传播的角色,还会是彻底的行动派。它们会在未来融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现在已经用自己小心翼翼的进步告诉人们: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的智慧:提供一切机会让人民自我管理:人民的智慧会在自我管理中更加成长。这其实已经不算什么启示,看看那些结构完整、理念成熟的社会,它们蓬勃发展的NGO早就可以给我们启示了。但是,思想也有自己的性情,当它带着露水的新鲜气息靠近我们,它就更能滋润我们的心灵。——张良  相似文献   

8.
严圣禾 《南风窗》2008,(10):18-21
我一直呼吁日本要成为最后一个停止对华援助的国家,毕竟两国之间有过那一段战争的历史,而且日本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发达国家,也有义务坚守到最后。我非常希望看到胡锦涛访日期间能够与日本的民众有更多的接触,如果有可能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上露一面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单方面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已近周年。然而包括美、英在内的国际社会围绕伊战的争论却始终没有停止过。一年过去了,尽管美军抓获了萨达姆,扑克牌上的通缉名单也所剩无几,但美国迄今未找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有力证据,使其对伊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合法性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场战争却有了更深的认识。美国“倒萨”的目的,并非仅是为了反恐,更  相似文献   

10.
纽约三日     
这将是一场新的战争。没有战场,力量不对等,看不到敌人而敌人又无所不在,甚至,让人看不到尽头。这场战争同时也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传统战争的定义,它不再是基于领土争端,民族纠纷,政见或权力之争,为信仰而奋斗,利益争夺等等传统战争的基本要义;同时,在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上,人类从来没有如此一致。新世纪,新战争。我们不能断言,甚至不能按传统的思路来估算战争可能的结局。用传统的经验主义理解这场战争,到头来可能会证明我们的想像力不够,就如事件当初发生时的那样。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是战争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目前一切的估算都是基于拉登藏身阿富汗某地的假设,美军的大规模调动同样基于这样的假设。问题是,如果拉登亡命天涯,或从此消失,这仗怎么打?或者,假定美国认定拉登藏身阿富汗并发动突然袭击,然后发现人去楼空,美军拔剑四顾最终茫然又怎么办?有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在美军大肆调动部署的同时,有一批美英的突击队员特种兵已经前期潜入阿富汗。如果此消息属真,那么,之后的形势走向很大程度上会同前线反馈的信息紧密相关。在没有明确的关于拉登的准确方位之前,在没有明确的把握能够拿下的时候,美军的积极部署都可以理解成是在等待动手的时机。对于美国军方或将领来说,国内民众的期待容不得哪怕是一次失败。对于军事家来说,美国人采取何种方式进攻或突袭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美国人10年前在海湾战争的演练让军事界大开眼界,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充满期待——毕竟这是新世纪的新战争。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进攻路线在一个几乎已经丧失防空能力,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军事目标的国度已经没有多少军事上的意义。军事家们也大可不必对此场战争的精彩程度寄予太高的期望。普京说,发生大战不可能——这才是政治家的判断。美军无需也不必囤积如此众多的兵力,甚至,大肆集结更多是政治上或者之后战略层面的考虑。毕竟,中亚的战略地位以及美国希望在此施加更多的政治影响不能忽略。这才是我们理应更加关注的问题。尽管我们无法估计这场战争的开始和结局,我们也不敢妄断怎样的力量会成长或涌现,但是,我们真心希望——让道义之光导引复仇之火。让所有拥有信仰的人都能得到根本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对台湾“开战”?自从2000年属于台独势力的陈水扁当选台湾领导人以来,北京几乎就再没有使用过“战争”这个词。在这期间,别无他法的大陆政府只好打经济融合和魅力攻势牌,尤其是对华盛顿打这种牌,目的是使它减少对顽固不化的台湾的军事支持。现在,北京是否正在改变这种温和态度?当人们看到一贯要求人们对中国形势放心的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竟然在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搞独立将会引发战争”的文章时,心里就自然会想到这个问题。这个提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内对台湾问题紧迫性的一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立场     
巴格达陷落了,萨达姆不可一世的雕像一个个倒掉,原先坚决反战的国家一个个发表声明,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并希望有资格参与战后重建——这是作为国家在这个现实主义世界上的现实选择。 我们也呼吁尽快停止战争,但我们更希望战争根本不要发生。这是场根本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国际秩序基本底线和人类伦理基本底线的战争。 我们的反战态度不会因为巴格达的陷落而变。  相似文献   

13.
“利好政策”首次失灵所有人都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这话说得没错。对于建立市场经济、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在中国经济界这20多年来都没有停止过唠叨;但是在具有高度市场经济素养的经济业界、特别是证券业界官员的行为中,却怎么也抹不去政府及政府行政监管部门这只“闲不住的手”在挥舞的阴影。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1998,(4)
给一个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冠以“人文主义”的帽子,听起来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但在深圳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的探索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有,而且始终没有停止过。万科办了一份享誉企业界的内部刊物《万科周刊》,至今已出到280多期,其定位就叫“企业视角、人  相似文献   

15.
疫情感悟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年还没有过完,就被全家禁足隔离。若大的国家,14亿人口被要求一律在家留守。一时间万街空巷、交通停止、生产停止。武汉成了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全国各省市一起联动,共同抗击疫情。这简直就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这场战争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这场战争,如果没有祖国的强大,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武汉,1千多万的人口大市,感染人数众多,没有强大的祖国在短时间内派去大批白衣天使,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两  相似文献   

16.
即便我们可以从“利害”的角度去判断萨达姆死的结果,但对于今天的伊拉克来说,他的死所能传递的信息依然是模糊的。一方面,在萨达姆受审判直到他在12月30日被执行死刑,没有一个伊拉克人能够比萨达姆更坦白和勇敢地在镜头面前公开挑战那场战争、以及战争后还在继续的一切。另一方面,依然苦难深重的伊拉克,似乎不会因为他的死而得到任何奖赏。让萨述姆“速死”,说到底,是目前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的决断。如果说布什政府能从绞死萨达姆得到什么好处的话,也肯定是微乎其微的。总统本人历来支持死刑判决,因此萨达姆的结局不会给其带来任何宗教信  相似文献   

17.
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战役,也是一场考试,验证着人们的责任意识、职业精神,对于密切相关的从业者还同时意味着危险。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干部、职工能够经受住考验。眼下这场阻击战中,千千万万"天使"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该赞美和弘扬这种崇高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8.
皇帝之殇     
饮者 《法制博览》2008,(17):52-5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天下是皇帝个人的私有财产,人类都是皇帝的奴仆。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也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所以,“四万万人都想当皇帝”,“中国向来没有为平等自由起过战争,几千年来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大家要争皇位。”(孙中山语)  相似文献   

19.
对于留意台海局势的人们来说,今年的春天可谓多事之春:先是岛内的选举和陈水扁的离奇“胜选”给海峡战争与和平之前景投下最大阴云,接着是4月初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此举再掀美国通过对台军售干预中国统一大业的“新高潮”,也给观察两岸及亚太军事安全的专门家们提供了最新的分析课题。  相似文献   

20.
热词     
《南风窗》2014,(9):20-20
<正>1XP系统后遗症指微软正式停止对XP系统的维护服务后,给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由此造成的硬件升级费用等。4月8日,服役13年的微软Windows XP系统正式退出市场,微软不再提供官方服务支持。由于硬件配置低,XP"退出江湖"之后,不光是软件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