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广西、广东军警犬进行了弓形虫和旋毛虫血清抗体调查。采样101份,其中广西30份,广东71份。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4.95%;旋毛虫抗体阳性1份,阳性率0.99%;广西的弓形虫、旋毛虫阳性率均为3.33%;广东弓形虫阳性率为5.63%,旋毛虫未检出。  相似文献   

2.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相似文献   

3.
应用已建立的分泌抗弓形虫MCAb杂交瘤细胞株(3C_2)诱导小鼠腹水,在50%(NH_4)_2SO_4溶液中4℃保存二年后,经盐析纯化,致敏戊二醛化鞣化绵羊红细胞制备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MCAb-RIHA)检测已纯化的弓形虫可溶性抗原,灵敏度为7.43μg/ml;应用该诊断试剂对甘肃省部分弓形虫流产高发区的绵山羊血清435份(其中天祝县125份、古浪县121份、景泰县189份、高台县种猪场猪血清65份和人工感染羊兔的血清29份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CAg)检测,共检出CAg阳性血清160份,阳性率30.3%(160/529),同时用IHA和RIHA诊断法对529份血样进行了血清、抗体(Ab)和CAg的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用以上两法同时检测的529份血样结果:151份Ab阳性,阳性率28.5%(151/529),107份中Ab、Ab均为阳性,占CAg阳性总数66.9%(107/160),占Ab阳性总数70.9%(107/151)。仅检出CAg阳性数53份,仅Ab阳性数44份,各占阳性总数的33.1%(53/160)和29.1%(44/151)。证明受检羊群和猪场同时存在既往感染史(Ab)和现症感染(CAg)。进而证明McAb-RIHA方法对弓形虫病早期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集经牡丹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健康体检的出入境人员血清样品 3 2 8份 ,用间接血凝 (IHA)试验检测弓形虫抗体。结果 ,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血清 2 0份 ,阳性率为 6.1%。  相似文献   

5.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对河北省家畜弓形虫病进行了检测 ,共检测猪血清 1 3 0 0份 ,其中阳性血清 4 64份 ,阳性率达 3 5 .69% ;绵羊血清 2 2 2份 ,阳性 5 7份 ,阳性率 2 5 .68% ;山羊血清 10 0份 ,阳性 10份 ,阳性率 10 .0 0 % ;牛血清 3 0份 ,阳性 8份 ,阳性率 2 6.67% ;马血清 4 3份 ,阳性 1份 ,阳性率 2 .3 3 % ;骡血清 2 8份 ,阳性 1份 ,阳性率 3 .5 7% ;驴血清 3 3份 ,阳性 2份 ,阳性率 6.0 6%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重庆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于2011年5月份、8月份和11月份分别采集重庆39个区(县)的猪血清样本3 51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结果显示,受检的3 510份猪血清样本中,阳性样本2 522份,弓形虫感染阳性率为71.85%。按不同猪来源统计,散养户的阳性率为75.46%,规模猪场的阳性率为69.96%,屠宰场生猪的阳性率为67.79%,种猪场种母猪的阳性率为73.59%;按采样季节统计,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5月份为71.58%,8月份为81.28%,11月份为69.97%。根据调查结果判断,重庆地区各区(县)和各种来源的猪均有较高程度的弓形虫感染,夏季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对福建某花鸟市场采集的40份猫血液样本进行弓形虫IgG抗体检测,对抗体呈现阳性的血液样品进行弓形虫B1基因PCR扩增;对扩增结果呈现阳性的样本采用多位点巢式PCR-RFLP技术,在SAG1、5’SAG2、3’SAG2、Alt.SAG2、SAG3、BTUB、GRA6、c22-8、c29-2、L358、PK1和Api co共12个位点进行弓形虫基因分型研究和部分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40份血清中,19份血清呈弓形虫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7.5%,19份血清抗体呈阳性的血液样品中,B1基因PCR扩增出3份阳性样品,进一步多位点巢式PCR-RFLP分析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PCR阳性样品中的弓形虫基因型均表现为New Genotype型。  相似文献   

8.
用ABC—ELISA对弓形虫实验感染不同时期的猪血清特异性IgG进行了检测,并和常规ELISA予以比较。结果,实验感染后第1周的15份血清、第2周的13份血清和第3周的10份血清,用ABC—ELISA检出IgG的阳性率分别为46.67%、61.53%和100%,而常规ELISA检出IgG的阳性率分别为20%、61.53%和100%;ABC—ELISA检测IgG的平均滴度为1:3666,常规ELISA检测IgG的平均滴度为1:1333;前者比后者灵敏2.75倍。另外,还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布氏杆菌病和猪旋毛虫病的阳性血清进行了对照检测,结果均无交叉反应。证明:ABC—ELISA是检测弓形虫抗体的特异而又灵敏的方法。从而为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提供了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9.
将纯化猪囊虫、旋毛虫、弓形虫抗原分别定点包被于直径为5mm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上,制成三虫组联快诊膜;自猪耳尖采取全血10μl作为Dot-ELISA检测样品,2小时内同时检测3种寄生虫病。以猪囊虫、弓形虫抗体阳性血清各90份、旋毛虫阳性血清26份进行检测,只在其相应位点呈阳性结果,无交叉反应;对720头份商品猪血清进行检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是:猪囊虫4.3%(31/720),旋毛虫0.14%(1/720)、弓形虫抗体阳性46.7%(336/720),与当地检出率平行:用350头商品猪的微量全血和其相应微量血清进行检测对比,结果猪囊虫阳性检出率,微量全血法为4.3%(15/350),微量血清法为4.6%(16/350),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微量全血法为45.7%(160/350),微量血清法为47.1%(165/350),经X~2检验,两种样品检测结果相差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提供的间接血凝诊断液和试验方法,对我区驻陕甘宁青四省区28个单位共4340份人畜(禽)血清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检出阳性283份,阳性检出率为6.52%。其中检测人血清973份,检出阳性38份占3.91%;检测猪血清916份,检出阳性240份占26.20%,检测马(骡)血清1108份,检出阳性1份占0.09%;检测牛血清570份,检出阳性2份占0.35%,检测羊血清647份,检出阳性1份占0.15%;检测兔血清81份,检出阳性1份占1.23%;检测犬血清11份、鸡血清34份,均未检出阳性。  相似文献   

11.
1986年4月~1987年2月用甘肃省人民医院的棘球蚴微量间接血凝诊断液,对驻陕甘宁青4省(区)24个团以上单位共1776份人畜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检出阳性456份,检出率为25.68%。人血清941份,阳性113份,阳性率占12.01%(其中:藏、蒙族人67份,阳性13份,占19.40%;汉族人874份,阳性100份,占11.44%。男性909份,阳性107份,占11.77%,女性32份,阳性6份,占18.75%);牛血清266份,阳性132份,阳性率占49.62%;羊血清569份,阳性211份,阳性率占38.08%。感染棘球蚴阳性抗体最高滴度人血清1:256,牛血清1:8192,羊血清1:4096。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上海、浙江、新疆的100份猪血清用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盖他病抗体检测,证明上述地区存在盖他病抗体阳性猪群,阳性率达40.0%~100%。血清抗体从6月中旬出现,8月份上海、浙江的猪血清抗体阳性率达100%,而新疆的猪血清在9月份抗体阳性率为40.0%。调查结果表明,盖他病抗体水平消长与乙型脑炎病毒、细小病毒感染季节一致。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旋毛虫病课题组提供的旋毛虫诊断液及ELISA检测方法,对驻陕甘宁青四省(区)部队21个团以上单位共897份猪血清进行了旋毛虫抗体检测,检出阳性(OD值≥0.8)16份,阳性率1.78%,其中,甘肃14份、宁夏1份、青海1份,陕西未检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甘肃2.73%、宁夏0.06%、青海0.68%,陕西0;检出阳性的五个单位,以地处草原的甘南分区阳性率最高,达23.33%,以黄南分区阳性率为低,仅3.33%(已作统计学处理,P>0.05,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红河州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诊断、人工感染试验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 ,妊娠母山羊流产现象覆盖全州 ,且流产率以每年 11.5 0 %的速度递增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 30 .82 % (12 10 / 392 5 ) ,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2 .31% (12 6 8/ 392 5 ) ,其中弓形虫和衣原体双重感染阳性羊占 9.35 % (36 7/ 392 5 ) ,未检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羊 ;自流产胎儿肺抹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包囊 ,7份流产胎儿中有 6份分离到衣原体 ;用土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明显效果 ;人工感染试验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例模型。调查结果表明 ,红河州广泛流行的山羊妊娠期流产的病原是弓形虫、衣原体 ,2种病原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检测的1004份猪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510头份.阳性率为50.8%,其中1999年检测420份,检出阳性129头份,阳性率为30.7%,2000年检测584份,检出阳性381头份,阳性率为65.2%.同时对其中的299份血清样品用乳胶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同步检测血清抗体,结果,乳胶凝集试验检出阳性194份,阳性率为64.9%,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154份,阳性率为50.5%.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了兰州地区580例孕妇和614例新生儿血清中弓形虫抗体,同时进行了166对母血和新生儿脐带血的配对测定。结果580例孕妇中,弓形虫抗体阳性者34例,阳性率为5.86%.其中效价为1:64者有23例,1:256者4例,1:1024者5例,1:4096者2例。614例新生儿中抗体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5.21%。其中抗体效价为1:64者15例,1:256者9例,1:1024者8例。166对母婴配对血测定结果,母血抗体阳性率为4.82%,脐带血阳性率为5.42%,母婴血均阳性者6对,占3.61%。实验结果提示,兰州地区孕妇存在一定程度的弓形虫感染;新生儿也存在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LISA方法对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兰州、临夏、白银、定西 7市 (州 )及青海省大同地区的 12个规模养猪场或个体养殖户送检的 2 19份猪血清进行了猪圆环病毒 2型 (PCV2 )抗体检测。结果 ,抗体阳性血清 12 8份 ,其中母猪血清 75份 ,仔猪血清 5 3份 ;总抗体阳性率为 5 8.4 5 % ,母猪抗体阳性率为 6 3.2 5 % ,仔猪抗体阳性率为 5 2 .94 % ;同时对张掖市及大同地区的猪场进行了跟踪调查 ,张掖市 2、3、4和 6月份的阳性率依次为 12 .5 0 %、4 2 .11%、75 .0 0 %和 97.4 2 % ,青海大同地区 4月份和 8月份的阳性率依次为 12 .5 0 %和 85 .71%。表明两地的PCV2感染率随气候变暖而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青海省畜禽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用正向间接血凝(IHA)试验对采自青海省26个县(市)的畜禽血清进行了衣原体抗体检测。共检测牛血清227份,阳性60份,阳性率26.4%;羊血清328份,阳性67份,阳性率20.4%;猪血清224份,阳性114份,阳性率53.3%;鸡血清153份,阳性6份,阳性率3.9%。结果表明,青海省养殖的牛、绵羊、猪、鸡普遍存在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人的乙型肝炎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动物的乙型 肝炎。结果HBsAg检测黄牛血清43份,阳性率为2.3%(1/43); 肝浸液43份,阳性率为27.9%(12/43);肌浸液43份,阳性率为9.3 %(3/43);鸡血清72份,阳性率为12.5%(9/72);牛奶37份,阳性率为10.8%。HBeAg检测黄牛血清43份,未检出阳性;肝浸液43份,阳性率为11.6%(5/43);肌浸液43份,未检出阳性;鸡血清72份,阳性率为2.8%(2/72)。其结果表明黄牛、鸡、奶牛均感染类人乙型肝炎病毒,并广泛存在于肝脏、血液、肌肉及牛奶中。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信阳地区土鸡种群中禽白血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笔者对信阳地区部分规模化鸡场的土鸡(肉蛋兼用型)进行A、B亚群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抗体检测和p27抗原检测。并用外源性ALV-A、B、J亚群的特异性序列作为引物,对部分p27阳性病例肝样品进行了PCR检测,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92份样品中,ALV-A/B抗体阳性率为5%;ALV-J抗体阳性率为36%;禽白血病p27抗原阳性率为74%。提取10份p27抗原阳性病鸡肝的总RN A,并进行PCR检测,发现ALV-A、B亚群阳性各有1例、J亚群有2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在肝、肾等部位可见淋巴细胞样肿瘤病灶和髓细胞瘤样病灶。本研究结果提示信阳地区土鸡群中存在着不同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