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法人》2008,(7)
房价回落后,逾期还款、断供的现象接连出现,预计这种现象第三季度会更严重,此外,房地产企业正出现大规模拖欠土地出让金的现象,下一步将可能威胁到银行  相似文献   

2.
魏明 《法人》2008,(7):54-57
房价回落后,逾期还款、断供的现象接连出现,预计这种现象第三季度会更严重,此外,房地产企业正出现大规模拖欠土地出让金的现象,下一步将可能威胁到银行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近几年房价的高烧不退,眼下楼市价格松动的迹象已现端倪。开发商频掀折扣大战,银行下调房贷利率揽生意……但市场成交仍然低迷,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重。十字路口的楼市,到底是理性回归,还是欲扬先抑?进入2008年,楼市悄然发出了新信号,使得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涨幅开始趋缓进而  相似文献   

4.
《法人》2008,(11):13-13
所有这些情况均表明,“房价”始终是此轮救市一个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如果当前普遍超出一般居民购买力的房价,不能得到必要的调整下跌,救市救百姓救民生、进而救经济救银行的目的,便很难实现,同时也难以获得百姓的认同和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5.
洛成 《政府法制》2006,(5):24-26
第一大暴利行业——房地产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榜首地位仍然非房地产业莫属。在最近发布的最新版本的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涉足房地产的竟多达35名,与其他行业相比,遥遥领先。 2005年上半年,中国商品房价格平均上涨了9.2%。作为中国商品房风向标的北京商品房,价格又上涨了13%,许多地方的房价居然上扬了20%,创历年之最。房价快速上扬,使原本远远脱离了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房价,更加居高不下。而这并非商品房旺销的标志,实际上是房地产商为了弥补过高的空置率所造成的亏空,缓解银行还贷压力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6.
公证证据效力是公证的基础法律效力,所有依法制作的公证书都应具有很强的诉讼证明能力,但是这种诉讼证明能力在司法实践中却很难得到司法机关强有力的认可。比如某房地产公司与多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为买房者办理了银行按揭,并对房屋买卖行为办理了公证,包括按揭等手续均留存于公证处。后房价大涨,房地产公司将这些买房者诉至法院,主张该房屋买卖及银行按揭均为虚假行为,签订房屋买卖  相似文献   

7.
银行倒闭在中国老百姓眼中是个既陌生又遥远的话题,但当今世界范围内银行倒闭却是已经发生并可能继续发生的事情。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同样要受经济活动规律的制约以及其他社会政治风险的冲击。从理论上讲,银行的生生死死和其他企业组织一样也是不足为怪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金融活动的不断发展,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如果在其经济运行中违背规律,在管理中失范,其高管层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产生危机。  相似文献   

8.
唐力 《律师世界》2001,(11):25-27
在商品房预售的交易中,购房人在支付首期规定的房价款后,贷款银行代其支付其余的购房款,将所购商品房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称之为预售商品房贷款抵押。通过这种方式,一时难以支付全部房款的消费者可以购买商品房,发展商可以尽快收到房款,而银行的业务也得以拓宽。 预售商品房的购房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银行与购房人签订书面的抵押贷款合同,约定购房人将其购买的商品房抵押给银行作为贷款的担保。在正常情况下,商品房预售合同的购房人作为贷款人,依据贷款合同向银行分期履行还款义务,应无异议。但是,…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整住房供给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本文从完善"招拍挂"出发,建立房价决定地价的竟拍模型。本文把楼面地价分为现在市场价值和未来增值两部分。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消费者未来预期收入能承受的房价,再乘以地价占房价的平均比例得到前部分地价;利用市场比较法和房价的稳定增长率得出警戒房价,结合房价预警机制和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采用分段计算的办法计算出后部分地价,从而建立了求地价的等式。而分段计算中的计算比例增幅则是竞拍的数值,以大于预期比例增幅的竞叫数值最高者中标。本文又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在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之间建立联系,使开发企业必须了解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开发类型。  相似文献   

10.
企业依法破产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我国,企业资金的主要供应者是银行,企业最大的债权人也是银行。结合这些年的破产实践看,破产企业最大的债权人也是银行。企业破产,受损失最大的也是各商业银行。况且,还有一些企业利用现有法律、政策的不完善,搞“恶意破产”,规避应承担的债务,损害债权人(主要是银行)的利益。此类问题应当引起银行业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企业破产中出现的原因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范和制止措施,切实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一、企业“恶意破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相似文献   

11.
贷款业务是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也是银行经营风险最集中处。目前迅速发展的抵押贷款,不仅增强了银行资本的抗风险能力,也是解决目前企业拖欠银行巨额贷款问题的良方,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改变投资规模软约束局面,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它的顺利发展,是银行转制的关键之一,而发展抵押贷款合同公证则是从法律上保证这项金融业务顺利开展、对市场行为进行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我国大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的原因是较高的地价引起的,如果把地价降下来房价自然就会落下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既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地价上涨会提高住房建设成本,抑制住房供给,进一步推动房价上升.但房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把地价降下来不一定会使房价降下来.本文将从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影响城市特殊地段房价的因素和如何降低城市房价来全面深入地阐述对这一说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是资金的主要供给者,是重要的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一方面有益于改进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本文探究了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银行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阐述了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丽 《法人》2011,(1):78-81
在房价高企的中国,住房公积金一度拉近了老百姓与商品房的距离,但是地产商与银行勾结排斥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现实说明一切都是美丽的泡影,连恒大地产这样的所谓优质地产商都在拒绝公积金贷款,老百姓还能指望谁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史生丽  李哲 《法学杂志》2008,(1):146-148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是资金的主要供给者,是重要的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一方面有益于改进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本文探究了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银行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阐述了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几个误区□孟祥刚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银行与银行、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票据纠纷不断增多。从山东省法院目前审理的票据纠纷案件来看,当前票据纠纷案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标的额较大;二是主要是因异地结算的票...  相似文献   

17.
物流企业所提供的质押监管业务是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由商业银行借助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而开发的新型的动产担保模式。根据业务实践,归纳出三种类型的质押监管模式,重点对输出质押监管合法性及内在缺陷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物流企业的义务与责任:物流企业的身份是委托法律关系下的受托人,代表银行占有质物,实现质权的设定与存续,在输出监管模式下,物流企业通过"共同控制、共同占有"的方式实现质权的设定与存续;保管义务是物流企业所承接的质权人——银行的法定义务,仅存在于自营仓库内的质押监管业务;物流企业对银行承担监管、受托义务,并对因其过错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房产新政还是来了.无一例外,新政囊括了各种“姿势”的限价.那么,问题来了,房价是什么?本期话题,徐胖子就围绕价值和价格这一对概念,把房价的本质说个明白. 房价,取决于人们对房价的定义.一般来说,房价就是房屋的价格,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房屋的价值在货币上的反映,就是房价.  相似文献   

19.
论核心原则与我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琰 《中外法学》1998,(3):44-50
<正> 1997年,中国国有企业的破产兼并此起彼伏,成为舆论焦点。但这并未影响到全体国民的切身利益,也没有影响到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毕竟一家企业辐射力是有限的,其倒闭很难引发整个国家经济链的断裂。可如果我们设想面临破产的是一家存入千万百姓毕生积蓄的商业银行,是一家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提供大量信用工具的大型银行,则很可能引起公众和所有经济部门对银行和银行体系的信心危机。银行的生存极大地维系在公众信任之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如无监管当局的干预和强力支持,一个银行的倒闭会传染到其他银行,产生银行恐慌。如果是金融机构系统性的破产,则其破坏力的深度和广度就为一般企业所无法比拟。因此,金融业不能仅依靠市场的淘汰法则对银行的经营不善进行惩罚,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这种惩罚将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上讲,银行债权折合为企业股权,银企关系也就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即由债权债务关系转化为公司与股东的关系。这种新型的银企关系无论对于银行还是对于企业来讲都是不可行的。首先,债权变股权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从而最终损害银行的利益。股权具有风险性,债权变股权后,倘若企业能起死回生,结局倒是皆大欢喜;倘若企业一蹶不振,甚至破产倒闭,银行利益必然受到更大的损害,因为企业一旦破产,股权后于债权受偿,倘若企业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股权的经济价值就会化为乌有。商业银行应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