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炳辉 《江淮法治》2010,(13):31-32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人生新的里程碑,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高考的意义非同寻常。但近年来,高考过后暴露出来的一些与高考有关的纠纷或问题,却影响了考生对自己人生和理想的规划,甚至给当事的考生造成了终生的遗憾。为此,高考过后应当心发生以下与高考有关的涉法纠纷。  相似文献   

2.
吴楠 《公民与法治》2010,(14):51-52
2010年高考如期结束。随之而来的,除了一个个高考家庭等待高考成绩的忐忑外,还有关于“高考经济”的新一轮讨论。一个普通的高考考生家庭,到底高三一年会为高考花去多少钱?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3,(4):20-20
目前,全同已有29个省市按照教育部的时间表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一些地区的方案由于¨槛过高而遭受质疑。专家建议,对异地高考方案应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视角进行评价,解决教育公平不能全指望异地高考方案,还需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4.
张玉  米宏亮 《政府法制》2013,(19):43-43
为保障高考期间秩序稳定、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让考生顺顺利利地参加高考,6月3号上午,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13年度服务高考向社会公开承诺.承诺主要有十项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考移民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异地报名资格,侵占异地考生录取机会的一种投机行为。高考移民惠及个人,伤害的却是教育公平。一些成绩平平的考生,不择手段移民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参加高考,以较低的分数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6.
我国即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将对2014年高考模式进行改革。针对两类不同的人才,2014年高考模式将分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在3月22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了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的2014年高考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考舞弊在我国已达到愈演愈烈的境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手段变化极快。在行政处理的层面上,有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部门规章《国家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在刑罚层面上,也只能从国家秘密这一方面入手,不能从高考舞弊的本质出发,这就存在刑事立法的空白,所以没有形成处罚的层次性。从法经济学角度看,增大交易成本是很好的遏制高考舞弊的手段。本文对高考舞弊现象在行为方式进行的分析,认为一项好的法律制度应该具有法律的位阶性和处罚层次性,这是我国治理高考舞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微专栏     
《法律与生活》2013,(1):39-39
杨支柱(高校学者、生二胎、“卖身交罚款”、起诉海淀计生委) “异地高考”本质上是就地高考,因为未成年人的住所理所当然就是其父母的住所。就地高考成为争论,本身就是一种国耻!未成年子女跟父母一起生活的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而不能就地高考逼迫他们只能留在法律人为制造的户籍所在地当留守儿童,导致骨肉分离。  相似文献   

9.
金童 《法庭内外》2010,(4):12-15
2010年全国高校艺术高考于一二月份陆续在各地进行,艺考过关的考生相当于一只脚迈进大学校门,只等6月份高考被大学录取。然而,因文化课成绩差,高考中个别考生不惜铤而走险作弊。作弊一旦被发现,不仅成绩作废并取消考试资格,还将记入考生个人档案伴随其终生!  相似文献   

10.
李小英 《法制与社会》2010,(16):237-238
随着2004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多样化的教育评价理念,2007年高考作为新课程改革以来的首次高考,必定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各省都在积极尝试高考改革,但是都处于实验论证时期,短期内高考的各种弊端仍将存在,改革的效果以及对中学生及高三教师产生的影响情况,都有待及时调查收集考试参与者的反馈信息,从而论证改革措施的成效,为今后的改革调整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考志愿咨询公司火爆的背后,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招生政策的不明晰和不了解。  相似文献   

12.
《刑警与科技》2005,(7B):136-136
高考的公平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总结,“电子监考”被确认为是实现高考的公开、公正、公平的最有效手段。今年高考期间,广州市、沈阳市、重庆市、山东省、湖南省、山西省、福建省等几个省市率先火规模推行电子监考系统,让电子眼为高考保架护航。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4,(27):96-96
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了,不再分文理科,总成绩=语数外高考分+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分,3个科目可以从理化生史地政中任选。其中英语还可以考两次,哪次成绩好就算哪次! loak(博友):改了高考,推广全国卷那教材改不改?分数线全国统不统一?志愿填报各地政策一不一致?我高考时候政策和下一届不一样,下一届和下下一届又不一样,明年又更不一样……折腾了学生老师也没见更公平.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江淮法治》2011,(12):4-4
45名 6月7日上午,曾发表公开信、拒绝教育部让他们参加高考的45名南科大学生,无一走进设在南科大校内的高考考场。今年3月,南科大在自主考试和复试后,从全国各地录取了45名学生,并把这批新生招到了学校就读。5月底,教育部表示,任何改革首先要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而南科大也接到上级教育部门通知,首批学生必须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15.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1,(15):39-39
高考刚结束,不良商家就打起歪主意,在网上售卖高考考生个人信息。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种大面积泄露、买卖高考学生名单信息的行为,已然构成了犯罪。《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介入查清,维护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练惜 《江淮法治》2011,(13):39-40
金榜题名是每一名莘莘学子的梦想.高考正是通往这一理想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并不平坦,从领取准考证到收到录取通知书,一些不该发生的小小变故不仅引发矛盾纠纷,而且往往就此改变了考生一生的命运。无论是高考的考生、家长,还是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认真学习和遵守法律,让法律为高考全程护航。  相似文献   

17.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新闻。一年一度的高考刚过,但围绕高考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又一次将高考制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8.
阿忆 《政府法制》2014,(6):31-31
数学考1分的马云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 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一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相似文献   

19.
吴杭民 《江淮法治》2009,(18):16-16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革高考录取办法,有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陈年积弊,我们呼吁了N年了,可始终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在今年的山东高考招生中,在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试点,让人们看到了“人下来”。尽管,现在还只是小范围的试点,但却让我们看到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肖群 《法治纵横》2011,(4):48-49
贵州作为西部内陆省份,教育水平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相对滞后,国家为鼓励贵州考生,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对贵州生源有所照顾,分数线相对较低。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铤而走险买卖户籍,帮助外省考生“移民”贵州参加高考,从中获取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