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业遇资金难 朋友仗义相助 2012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海从工作多年的单位离职下海经商.虽然已经工作多年,但因为孩子上学,家里买房、买车,李海并没有多少积蓄.因此,他想开一家贸易公司的想法在实现之初就遇到了资金难关.  相似文献   

2.
赵强 《江淮法治》2010,(5):46-47
如今房价可真让人“崩溃”,合肥二环路附近的房价都飙升到5000元左右.6000多元的房价在合肥已算是一个正常数字,年轻人想买房结婚,如果家里没有什么支持,难度很大。我家在农村,父母能供养我读完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3.
本想通过赌博“致富”,没想到几天之内就输光了积蓄;为了翻本,他开始挪用公款:为了填补公款“黑洞”,他一次又一次地伸出了“黑手”……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4,(2):56-56
老王的儿子近因结婚要买房,他是一名工人,手头积蓄也不多,可参加工作30来年了,户头上有一笔可观的住房公积金。老王准备贷款给儿子买楼,购房合同上写的是他儿子的名字.用他的住房公积金还贷。  相似文献   

5.
萨苏 《公民与法治》2011,(22):35-35
我去采访冯队的时候,是在他家里.一个戴着一对儿英文字母状耳环的老太太正絮絮叨叨地跟冯队叨唠,说:“你们俩啊,也没个百八十万的积蓄.我这不是为了你们着想吗?”  相似文献   

6.
晓红 《江淮法治》2011,(18):42-43
北京80后青年赵涛一心拼命挣钱,可总赶不上京城房价上涨的速度,买不起房的他成了丈母娘埋怨的“租房女婿”。“没钱买房?去抢银行呀!”这本是丈母娘说的一句玩笑话,赵涛竟把这句话当了真,制定了一个罪恶的抢钱买房计划……  相似文献   

7.
乔叶 《中国监察》2010,(13):64-64
“遇到这样的大早,我们心里没有慌。”这是一个老人,一个自发苍苍但很硬朗的老人,他说,“一是家里有粮食,饿不着。二是知道政府会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法微读     
《法律与生活》2016,(5):60-60
国家工商总局:房地产广告不能再用“买房可上名校”
  2016年2月1日,由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明确要求,房地产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科学、准确,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房地产广告中有“买房可上名校”、“保证高投资回报率”等诱导性语言,或有“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升学”等事项以及承诺“10分钟到火车站”、“3分钟到达地铁口”等表述都将被视为违规。  相似文献   

9.
陈仪佳 《法庭内外》2013,(12):48-49
老百姓过日子花的最大一笔钱大概就是用来购房了,买到一处称心如意的房屋是购房人的基本要求。在买房的过程中,购房人往往慎之又慎,综合考虑房屋价款、周边环境、公共设施等多种因素,再作出决定。买到“凶宅”是购房人始料未及且不能接受的。然而,在实践中,全国各地发生的购房人买到“凶宅”而要求退房或索赔的案件却已非鲜有。那么,买到“凶宅”后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让我们从这样一起涉“凶宅”买卖纠纷谈开去……  相似文献   

10.
邹妍 《江淮法治》2008,(18):34-35
2008年6月的一天,马鞍山女青年朱某因轻信手机短信中奖,被人诈骗3万余元。因为是瞒着父母拿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朱某心急如焚,最后想到偷东西搞点钱来把自己被骗的钱填上。  相似文献   

11.
幽默     
《政府法制》2014,(6):33-33
老板牌 家里正在装修,小朱陪老婆买吸油烟机。 老婆挑了半天仍然举棋不定.小朱想了想.说:“要不就买老板牌吧.我们上班要为老板干活.回家了,就用老板出气!”  相似文献   

12.
田野  丛林 《法律与生活》2016,(15):48-49
现年61岁的傅学文是安徽省一名普通公务员,一生清廉.虽说生活清苦了些,但通过省吃俭用,他总算有了些积蓄,可以帮儿子买房成家立业了,这让他感到欣慰.但他没有料到,房没买成,几场官司却在等着他.  相似文献   

13.
在海南三亚政府部门工作的王静,年初与未婚夫规划2009年买房结婚。但奔波了一年,年初“兴致勃勃”的她因房价节节攀升,现在常常“望房兴叹”,更不用说举行婚礼了。  相似文献   

14.
下岗后,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再加上自己又一无长技,在家人的耐心劝说下,我只好在马路边卖起了蔬菜,因为地处位置不是很理想,辛辛苦苦一天挣来的血汗钱也不过三十多元钱。可谁知屋漏偏遇连阴雨,我摆摊卖蔬菜还没有多少天,妻子突然患上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疾病,送她到医院去治疗,住院十多天下来,不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而且还欠了一身债,病情至今也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5.
“考不上公务员,别想做我女婿!”——今年“国考”,这大概称得上最刺激的一句“励志语”,出自于宁波一位未露面的“准丈母娘”。女孩开着家里的宾利车和男友一道参加上周日的2013年度“国考”,一个参考书崭新,只是“有草没草搂一耙子”。还有一个,却是6次投考未中依然坚持,其中不知有多少动力是来自于改变人生境遇的渴望,或者就是为了能娶上“白富美”的女友而添加一注大筹码的。  相似文献   

16.
热事     
《检察纵横》2012,(12):53-53
“儿子买房的时候,我出了8000元”儿子张强病逝一年后,74岁的张福生将儿媳和孙予一起告上了法院。由于房产证写的是儿媳刘片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付秋荣 《江淮法治》2011,(18):21-2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自从颁布后,仿佛如一重磅炸弹落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一“大男子”主义的“法”.是保护有产者的“法”.是把老公变房东的“法”,是一愁了丈母娘,乐了房地产商的“法”。这一司法解释实行后。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的确比之前热闹了很多.但是这些人不是去买房而是去房地产交易中心咨询或变更产权登记。  相似文献   

18.
俊歌 《江淮法治》2010,(22):42-43
工资没有房价涨得快,这也许是大多数工薪族们的感慨。当要拿出父母大半辈子积蓄作为首付,再用自己每个月收入的一半以上还贷款给银行才能买到一套蜗居时,你会怎么办?是屈服于高房价而选择租房。还是决定省吃俭用挣出一套自己的房子呢?在北京有这样一位女白领。她给出了第三种选择:逃离都市。去郊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镇”……  相似文献   

19.
循安善处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她两岁的女儿在家里睡觉,半夜一个贼进入家中。贼发现家里只有母女两人,上去就把女儿给劫持了,掐住女儿的脖子说:“你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放了你女儿,否则,我就掐死她。”这个贼是想劫财又劫色。这个妈妈应该怎么办呢?要么女儿死,要么答应他的非分要求。最后,妈妈还是答应了犯罪分子的要求,保住了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20.
君子 《江淮法治》2009,(20):36-37
吃过贫穷的苦初中落榜生誓圆高中梦 今年33岁的吕伟华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杜村镇吕家大村,父亲是村上的民办小学教师,母亲是一名普通农妇。1991年,吕伟华正值初中毕业,遗憾的是,他因发挥失常,最终没能考上高中。原本打算复读一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这个时候患了阑尾炎,手术费花光了家里仅有的积蓄,吕伟华复读之路落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