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家双 《政府法制》2008,(23):19-19
当人事局长的爸爸在我上班的头一天就告诫我,到单位上班一定要做人谦虚、处世温和,处处尊重领导,多向老同志学习,不准在单位说自己是谁谁的儿子。  相似文献   

2.
领导不高兴     
黑王辉 《政府法制》2012,(36):43-43
我是公司总经办的一名秘书。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在领导眼皮底下做事,如履薄冰,更要小心谨慎。尽管我很小心,还是会出差错。这不,昨天早上给领导送报纸,他就没理我。领导平时很注重礼节,每次给他送报纸、材料的时候,他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接过来,然后和蔼地说声“谢谢”!可今天,他怎么了?脸阴沉沉的,看都没有看我一眼。我把报纸放在他桌子上,悄无声息退了出去,很小心地掩上门。  相似文献   

3.
领导生气了     
“我们错了,不该告诉媒体(让曝光),我们要向县上领导公开道歉。”陕西省武功县一汽车修理厂的夫妇俩因县政府和县人大机关拖欠他们15万余元汽修费经《华商报》报道后,“县上领导生气了”,要账更难了。哭笑不得的他们甚至表示,为了要回钱,他们愿意向欠账单位道歉。领导机关拖欠了自己15万元修理费,两口子跑了50多趟一分钱没要到,走投无路之下,这才求助于媒体,没想到媒体一“曝光”,要账更难了,人家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就明确告诉他们:“只要我当办公室主任,一分钱也不给,哪怕找媒体也罢,打官司也罢”。瞧瞧,领导生气了,这回后果真的很严重。在我…  相似文献   

4.
天道酬勤     
美国有个穷男孩找到报纸经销商,请求给他一份送报纸的工作,以赚钱贴补家用。经销商说,如果你有一辆自行车就可以给你一条线路试试。男孩恳求父亲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然后他就便当上了一个小小的报童。  相似文献   

5.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3,(12):20-20
我的眼为何饱含泪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流着相同的血/当同胞遇到灾难时/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当志愿者……“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首“志愿者之歌”在地震灾区广为流传。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奔向地震灾区,帮助分发物资、维持秩序、照顾老弱病残,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马鞍山市雨山区检察院以涉嫌放火罪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夏某。37岁的夏某是驻在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职工。下岗后,夏某承包了本单位的一门面房经营。由于平时他总是逞凶好斗,蛮不讲理,不少职工背地里称他为“神经病”。夏某凭着这一“优势”,去年曾在本单位揽到了一笔生意且尝到甜头。当得知本单位要处理一批废钢材时,夏某不按程序投标,强行要领导低价卖给自己。夏某的要求被拒绝后,便多次以“神经病”要挟纠缠领导。  相似文献   

7.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09,(18):5-5
”这个是单位给我送来的.”——因喝“业务酒”被拘15天的刘某,第一时间得到领导的安慰,该领导向其保证在被拘留的15日内工资照发。同时,还派人送来了生活用品和中华烟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8.
黄健翔曾在博客《丑话说在前边》一文中提到,杜伊把“国家队首席跟队记者”“搞成了宫外孕”,并称“因为我现在是个体户,不用代表单位领导主管部门权威,可以充分享受关于中国足球的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6日,42岁的中国企业家陈光标的照片和比尔·盖茨及巴菲特的照片比肩刊登在京城一家报纸上。在这一天的百度贴吧里,一位网友用“我要大声呼喊你的名字:陈光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因为,就在前一天,陈光标在自己公司的网站上,发出一封写给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信。  相似文献   

10.
陪球     
赵征东 《政府法制》2010,(16):41-41
我单位的小黄无论是棋类还是球类,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打乒乓球,球技非常高。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常陪领导打球,一来锻炼了身体,二来也与领导套套近乎,说不定有提拔机会,领导就可能想到自己。  相似文献   

11.
监察文摘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只要市场上新出现一种手机、BP机、手表、皮衣、公文包、茶杯等,用不了多久这些东西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身边,而且是严格按“从上至下”的规律进行变化,形成了一种“领导领导消费新潮流”的奇特现象。细细剖开“领导领导消费”现象,我们会发现里面的“猫儿腻”和问题还真不少。首先,这些市场上隔三差五出现的新玩意儿很多都不是领导们自己掏腰包买的,而且一些人、一些单位送给领导干部的东西,表面上看是些“小意思”、“纪念品”,与腐败好像沾不上边,其实则不然。其次,“…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2,(1):61-61
近年来,山西省国家安全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全部的领导下,始终将依法行政工作当做重要任务之一,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我厅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被中宣部、司法部评为“五五”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和“六五”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公正执法十佳单位”,2010年被省委依法治省领导组评为首批“依法治理标兵单位”,连续七年保持了“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3.
博彩的枷锁     
董辉  田野 《天津检察》2009,(2):70-71
冰冷的手铐、沉重的步伐、年轻而苍白的面庞……,“我对不起父母对我的养育”、“对不起单位领导对我的培养和信任”,看着一幕幕悲凉的场景、听着一声声颤抖的告白,办案人员的心情格外沉重,记忆回溯到了2008年上半年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我小时候常常听父亲对别人说:“报纸乱写、历史乱写、教科书乱写。”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乱讲,但我也真不知道报纸、历史、教科书是否真的乱写,不过从此我看到任何白纸黑字的事物。我不会立刻认为是真理,一切事实必定等到自己亲自证实才相信,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某单位的一位主要领导,谈及工作业绩,总结工作经验,总会诚恳地讲上一句:我和我的同志们共同努力……这让我想到,在我参加某单位的一次述职会上,一位业务干部发言时,讲到成绩,也是说: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努力……这种善于加一个“们”字的言辞,令闻者心生感佩,敬意顿生。在谈成绩、讲问题时,“我”这个单数后面要不要、该不该加个“们”字而变成复数,当然是取决于客观事实。该加就要大大方方地加上去,不该加就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文过饰非。问题在于,虚荣的人、好大喜功的人,平时眼睛只盯自己的名字,放大自己的功劳,待功成名就时,更…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49岁,2000年底转业到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民行处工作,为能取得司法考试的报名资格,我用四年的时间考取了两个法律大本文凭,从2005年开始又用四年时间攻克了司考难关。当得到通过的消息后,院领导和同志们都对我通过司法考试表示祝贺,此时千言万语都感谢不尽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为了感谢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我把自己通过司考的体会总结出来,提供给正在准备司考的干警们。我的体会是:“五有”助你早臼成就司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看台     
质疑“警示教育碗” 某市电业局为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将刻有该电业局局徽和“谁砸电业局牌子,就砸谁的饭碗”字样的瓷碗分发到1000多名干部职工手中。每位干部职工上部职工们的人格自尊;擦出来的是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一道鸿沟。警示教育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归根结底两个字:“务实”。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兴衰,很大程度上要  相似文献   

18.
礼尚往来     
大学刚毕业的小古被安排到机关办公室。小古不但将领导吩咐的事办得妥妥贴贴,还经常主动帮其他同志干这干那,所以虽是初出茅庐,却颇得领导赏识和同事好感。办公室的老同志阿罗把自己办公室的门钥匙交给小古一把,叫准时上下班的小古开门锁门,替经常利用上班时间在外牵线搭桥搞“第二职业”的阿罗唱好“空城计”。小古巧妙地帮阿罗应付了上级领导的多次突击检查。一次单位开会,对机关的纪律整顿进行总结,会前照例要逐个点名。当点到阿罗的名字时,无人答应。只听小古说:“阿罗没来,在家赶写机关上报材料……”话音未落,阿罗大摇大摆…  相似文献   

19.
“来,吃喜糖。你们公证处也是我闺女的娘家人!”近日,在江苏省邳州市司法局公证处接待室里,一位正在分发喜糖的五十多岁的妇女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20.
冯欢 《公民与法治》2014,(22):44-44
几年前,诗人北岛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参加朗诵比赛,老师分配给他一首诗《假如我是一支粉笔》:“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让同学在黑板上画画/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北岛很是愤慨,好在儿子不会委屈自己,一早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当粉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