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下的普法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与时俱进地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大普法”格局是指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和人大政协监督下,发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普法主管部门宏观指导、各部门各行业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普法工作的格局。当前,伴随着“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可拓展的空间和舞台越来越大,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努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近年来,湖南省检察院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并重,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格局,打造社会普法与公正司法有机结合的湖南模式,有力助推法治湖南建设和检察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荣成市司法局在组织实施“三五”普法过程中,结合“三五”普法工作的实际,提出并实施了一些有创意的普法新招。这就是:适应形势建网络,按照要求抓重点,针对特点下功夫,联系实际搞结合,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构建“4级”网络...  相似文献   

5.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10,(14):14-16
因为烈日熏烤果实才得以饱满,因为法制雨露滋润社会才得以稳定和谐。今年是第五个五年普法教育的最后一年,在我省“五五”普法工作中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的巢湖市和县,在全县构建大调解格局、法援覆盖全社会.并在积极争创“五五”普法全国先进县过程中,上下精诚团结,克服困难,攻难克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我省“五五”普法的一个标杆。  相似文献   

6.
如何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兴利除弊、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网络建设方针,充分运用网络载体加强“四五”普法工作,从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四五”普法的履盖面和影响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运用网络开展“四五”普法工作的实践创建网络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运用好网站,特别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四五”普法工作。网络坚持以民主法制建设为主题,以宪法宣传为核心,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为主线,以领导干部青少年为主要宣传对象,以与公民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法…  相似文献   

7.
王厚祥 《中国司法》2001,(12):35-35
在普法工作中引进“专家讲法”机制,就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普法对象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普法骨干经常参加社会上由专家、学者主讲的“法制讲座”,或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到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企业主办的“专题法制报告会”进行讲座。这应当成为“四五”普法工作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专家讲法能够在普法对象中产生强烈反响,源于3种效应。一是权威效应。目前,普法对象思想中存在的许多解不开的法律难题,需要普法工作者作有“说服力”的解答。而“专家讲法”恰恰就是适应了普法对象这一方面的需要。由于专家、学者信息广泛…  相似文献   

8.
王燕 《中国司法》2008,(3):75-76
实施“五五”普法以来,我们紧扣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两大主题,高起点规划、高投人保障、高标准实施,使“五五”普法取得了生动、有效的良好开局。 一、深化理念创新。树立更高目标 以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引领“五五”普法工作,使法制宣传教育在“弘扬法治精神,努力促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的伟大实践中不辱使命、全面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普法工作作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健康、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二十余年。党的十七大对普法工作提出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的新要求,使普法主管机关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方圆》2023,(19):76-78
<正>安徽淮南:“三结合”落实普法责任制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淮南市检察院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普法活动。该院将落实普法责任制与检察绩效评价紧密结合,将年度普法清单,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全面公开,明晰“谁办案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对办案人员强调运用庭审、行刑衔接机制等载体,加强公诉意见书、检察建议书、支持起诉意见书等法律文书释法说理;推进听证公开,采取提前公告、网络直播、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09,(12):8-9
一个“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在我省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行业依法治理为支柱、地方依法治理为主体的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已初见规模。全省各地蓬勃开展的“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各地案讯     
《法律与生活》2009,(21):64-64
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普法工作 今年以来,内蒙古伊旗人民法院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注重司法公正与社会效果相结合,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经常选择典型案例到发案地巡回开庭审案,以收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二是经常深入乡镇、村社指导调解工作,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三是注重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新闻”、“网络评论”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了解、透视社会现象和社会本质的“中介”,也成为人们表达观点、泄欲泄愤的“工具”。当这种网络诉求引起社会之呼应.网络舆情便应运而生。概括地讲.网络舆情就是众多网民对现实生活、虚拟社会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表现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杨锦华 《政府法制》2013,(36):61-61
为了进一步推进法制建设工作,使“六五”普法工作取得更大实效,襄垣县审计局谋划“六五”普法工作初步设想,提出以全面提升审计干部法律意识,坚持普法与依法从审紧密结合,认真抓好“六五”普法的开局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的普法号召,上海律师界的人大代表们在2007年“市民与法——人大代表说法系列”中,以资深律师的职业素养、以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感.深入贯彻实践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凝聚成一道壮观的普法洪流。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有网民1.6亿名、网站131万个、网页44.7亿个、博客用户300(I多万个,网络应用推陈出新,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便利、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无数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游、流连于网吧,网上“维权”事件接连不断,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网络诈骗屡禁不绝,网上贩毒、网络传销有所发展.网上销售枪支、迷药日益增多,互联网成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工具。传统违法犯罪与网络违法犯罪日益融合,“虚拟人”与社会人角色互换时隐时显,“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结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7.
法制宣传教育足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1985年以来,连续批转了中宣部、司法部制定的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也相继作出了五个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前四个五年普法任务顺利完成,“五五”普法正有序推进。二十多年来,法制宣传教育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权益,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4,(9):69-69
2003年,该局以强化“四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区为总纲,以服务建设绿色安康为主线,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全区上下形成普法依法治区网络;认真开展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活动,举办各级干部法制教育培训,搞好干部学法考试;抓固定阵地建设,鼓励在各级报刊、电视、电台投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空间为社会公众直接、方便地表达言论创造了现实平台,法院作为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集散地”,越来越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寻求司法审判与网络舆隋的和谐互动,推进公正司法、实现理性监督,已成为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民法院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从“一五”到“四五”普法期间,我区普法工作多年来走在全市前列。其中“二五”普法被评为全国先进城区,“三五”普法评为湖北省先进城区。我们在晋法中把普法对象分成三类,因人施教,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