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天文 《中国司法》2013,(11):38-41
律师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律师是律师服务向基层延伸、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一种新探索。现就近年来武汉市司法局开展社区律师工作的实践做法,作一些粗浅探讨。一、武汉市建立社区律师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社区律师制度是指司法行政部门为全市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律师,定期、定点进驻到社区"法务工作室"或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帮助调解矛盾纠纷的一项制度。建立社区律师制度,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确定了我国律师制度的主要原则和内容,但随着我国律师制度改革的深化、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及法律服务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律师制度的发展和变化都对《律师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为《律师法》修改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修改的可能性。同时修改《律师法》以顺应我国法律制度的需求和发展,也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及法律服务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法律服务费,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保障方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律师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弱势群体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已经确立了法律援助助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构建政府律师制度需要破解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少鹰 《中国司法》2005,9(10):54-59
政府律师制度是一项新型的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律师制度,不仅是完善我国律师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建立政府律师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但是,作为一种政府制度创新举措和司法改革的产物,建立和完善政府律师制度,必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事实上,围绕着构建政府律师制度,不仅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分歧,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困惑。破解这些理论和实务中的问题,是我们研究和构建政府律师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一、理论问题我国从二…  相似文献   

5.
改革我国现行法律服务体系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法律服务体系主要指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的推进,法律服务体系表现出许多不完善之处。相应改革之,使之适应依法治国之需要。其改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革我国现行律师制度,二是重置非律师行业的法律服务机构。以此净化法律服务市场,更好地发挥法律服务体系之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注新闻就是关注明天的历史,解读新闻就是解读今天的社会———题记时事关键词之一:公职律师据《现代金报》11月2日报道,浙江启动公职律师试点工作专为政府提供法律决策。为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浙江省目前正式启动公职律师试点工作,43名具有律师执业证、专门为本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成为首批公职律师。同时还将建立公职律师首问制度,政府重大决策应该先由公职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滥觞于西方的公职律师制度是近年来依法行政背景下我国律师制度发展的新产物。公职律师在政府法治制度完善的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陆丽 《法制与社会》2011,(12):286-287
中国传统法律历经数千年发展,其内容庞杂、文化内涵丰厚。随着社会发展及法律的完善,传统的诉讼文化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出现讼师这一社会角色。讼师虽与律师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取得"治外法权",外籍律师开始出现在中国。西方法律文化的传入和审判制度在租界的实行,刺激着我国近代律师制度的产生。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律师制度必将得到尽快的完善,而伴随着律师制度的完善,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也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四、法律服务制度在我国,法律服务一般指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以其法律知识和技能,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活动,目的是满足其实现自己的正当权益、提高经济效益、排除不法侵害、防范法律风险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法律服务者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9.
岳军 《中国律师》2009,(9):79-85
编者按:作者岳军,1967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司法部恢复初期调部机关,先后在公证律师司、公证司、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基层工作指导司工作.曾任处负责人、司负责人。其亲历了我国律师制度与公证制度重建和发展的过程,亲历了其他有关法律制度的创设过程,是这些法律制度的拓荒人和见证人之一。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本刊将分期连载探索和见证经历.以期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了,作为战斗在中国法律服务第一线并专门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中国律师.我几乎每天都在感受着中国法律服务市场对外的不断开放以及更加全面融入国际法律服务市场的力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周晓霞 《法治研究》2012,(12):127-131
律师职业群体作为政府与公众利益之间的调和者,在促进社会平等、实现行为规制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是社会—法律研究中颇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律师职业制度变迁与公益法律服务律师出现的社会背景分析,揭示出公益法律服务律师在职业伦理构建中的倡导价值与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购买律师服务,是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和采购目录,利用财政资金,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面向具有专业资质的律师事务所购买律师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容之一,政府购买律师服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试就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价值、难点以及途径方面作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职律师在我国还是个新兴事物,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它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在国家机关或公共事业单位中任职,由国家支付薪酬的执业律师。公职律师的业务并不局限于为本机关或单位提供法律服务,还包括为社会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他们的收入来自于政府的薪酬,在对外提供法律服务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得参与任何有偿服务。公职律师按服务对象可分为:政府律师: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公益律师:主要为社会上需要法律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2,(9):109-109
为进一步拓展律师法律服务职能,创新法律服务形式,开辟法律服务领域,发挥律师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形式,宁夏律师协会决定建立百家律师专业调解机构暨律师调解巡视员制度。从2012年起至2014年底,在全区建立100家由律师主导的按行业分类的专业调解机构,建立乡镇(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律师巡视员制度、社会矛盾纠纷舆情动态分析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组织健全、运行规范、效果明显的律师专业调解网络。  相似文献   

15.
张平 《法制与社会》2011,(12):200-201
公司律师,是我国企业为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事物,是对我国律师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于2003年在全国试点。公司律师为所在企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所在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决策当好参谋,保驾护航,得到了所在企业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信任,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应所在企业快速发展的法律服务之路。  相似文献   

16.
陈宜 《中国司法》2014,(3):29-34
正我国基层法律服务市场存在着多元化的现象,律师是法律服务的主力军,但即便在律师人数有2万之众的北京,律师的分布也是极不均衡的,律师的服务难以实现全覆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数量曾经较为庞大,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律师队伍的壮大,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法律地位及工作范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02年司法部提出基层法律工作者淡出诉讼,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数量逐年减少,萎缩严重。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8条明确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使近十年来被边缘化、被忽视,甚至被妖魔化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了法律确认的地位。实践中,近几年来,政府购买  相似文献   

17.
政府律师的工作实践和制度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政府律师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参谋和助手,建立政府律师制度势在必行。依法行政要求具有一支专门为政府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法律专家队伍即政府律师队伍。上海市率先在浦东新区试行政府律师制度,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取得显著业绩。要尽快制定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或行政法规,明确规定政府律师的执业条件、工作机构、权利和义务、执业责任等,在全中国范围内建立和推行政府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8.
完善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初衷是要使经济困难的公民能够享受到政府出资聘请的律师为他提供的法律服务。但是,政府对法律援助的资助永远是有限度的,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资金不可能使所有人及其所有法律事项都能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因此,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已经建立起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相应的法律援助法律或者条例比较显著位置设定相应条款,规定哪些人有权或有资格申请法律援助,明确哪些人不属于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经济困难”正是确定法律援助对象资格的首要条件。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是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  相似文献   

19.
律师的专家责任应当是律师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律师制度起步较晚,1996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是以我国律师制度大变革以前的国营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制定的,对律师的专家责任有所疏忽。但是,律师制度变革后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完全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特别是2002年我国将法律服务作为服务贸易准入项目已在WTO 作出正式承诺。在这样的形势下,律师专家责任的立法迫切性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期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编者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建立,都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而指导律师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我认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我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律师的主要论述,对我国律师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做一些分析.我相信,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地夯实我国律师制度的理论基础。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认清律师的本质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所谓性质是指某一事物本身具有与他事物不同的特征。而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是事物内存的、相对稳定的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在诠释律师性质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和厘定律师的本质。历史上,关于律师的本质并没有人专门讨论过,但是,关于人的本质一直是哲学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占有很大篇幅。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