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板桥是杨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他以诗、书、画三绝而驰名中外,是中国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全才。徐悲鸿曾在郑板桥的一幅《兰竹图》上题跋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这个评价是恰如其份的。 作为一个文学家,郑板桥一生留下了许多作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1994,(9)
“难得糊涂”非糊涂──兼议郑板桥《道情》之寓意风声雨点“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一问世,多少读者被这句名言所折服;时过300年仍广为流传。眼下,信奉者还大有人在,有些知音更是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将其悬挂中堂或压在玻璃析下,作为一种风雅、一种...  相似文献   

3.
楷模     
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早年一心临摹名家字帖,异常刻苦。说起来也很有趣,他甚至在睡梦中也比比划划。一次,他在睡梦中不知不觉比划到身边熟睡的夫人身上。夫人醒后很不高兴地说:“你体有你体,我体有我体,干吗划别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郑板桥闻言顿时大悟:对呀!我体该有我体。自此以后,博采众长,潜心独创,以我为主,终成正果,练就一笔与众不同、斜峭峻劲的“板桥体”。  相似文献   

4.
聪明与糊涂     
板桥居士曾书“难得糊涂”匾额一块,这句话应该理解为,“难得由聪明转入糊涂”,有点像常说的,“揣着明白装糊涂”。板桥精明过人,见多识广,知道聪明一旦外露,不仅折损清福,而且时时被人提防,极易引祸上身,所以明白人装糊涂相,“大巧若拙”,并非真的懵懵懂懂,不辨南北。这点儿意思,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一书中说得很明白:“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曰‘难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清扬州府兴化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七品县令,兼擅诗、词、曲、文、联、印、书、画,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卒于乾隆三十年(1766年),享年73岁。板桥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然则板桥以其入仕、辞官、卖画的传奇经历,书法、诗文、绘画的独特风格,狂怪不羁、标新立异的思想品德,刚正不阿、胸襟坦然的文人形象,以及思想奇、风格怪、艺术绝而独步古今,享誉四海!  相似文献   

6.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郑板桥出生在一个衰落的书香之家,自幼随父亲在私塾读书,并养成骨鲠狷介的性格.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古代士子的梦想,板桥也不例外.但家境的贫寒,使他不得不放下读书人的清高.31岁至40岁左右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板桥一直混迹于当时经济发达、书画市场繁荣的扬州一带,过着“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的落拓生活.  相似文献   

7.
战胜诱惑     
史载: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书画堪称一绝,索求者甚众。但他秉性刚直,疾恶如仇,从不屑于为品劣之人作画。某盐商欲得他字画显众,屡以重金相求均不得,当他得知郑板桥有喜吃狗肉之嗜好时,便巧扮一店铺主人,设店路旁。遇板桥路过,即以美味狗肉相邀。板桥闻香驻足,食毕欣然为店主人泼墨一幅,事后方知上当,追悔莫及。时下有那么一些人,也像古代的那位盐商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味去奉承他人,投其所好。你喜欢吃甜的,他放糖;你喜欢吃酸的,他倒醋;你喜欢跳舞,他找美女相陪……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其诱惑,做出不该做的事情。历史是一面镜子。郑板桥…  相似文献   

8.
以前,看到有的同志家中悬挂着郑板桥“难得糊涂”的那张拓片,很少介意;但时下悬者日渐增多,且互相馈赠,颇有流行之势,于是勾起了笔者的一点思绪。我暗自揣度悬挂者的寄意:若借名家字画以托风雅,则悉听尊便;若系欣赏郑板桥的书法,“那四个篆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鲁迅语),似无多大价值;若兴趣在那字义上,对其人生哲学产生共鸣,采取消极的处世态度,窃以为有些不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然并非昏庸糊涂之人。他应科举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知县,对农民的痛苦有较深的了解,在许多诗中表现出同情群众疾苦和憎恨贪…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在潍县任县令的时候,逮捕了一个名叫“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舅急忙到县衙讲情。他俩一个是告老还乡的员外,一个和郑板桥是同科进士,仗着自己的“面子”,带着好酒好菜连夜登门。郑板桥一见他俩这来头,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三人一边喝酒,一边叙谈。郑板桥今天格外安闲,一会儿从华山的樵夫讲到渭水的渔翁,一会儿又从扬州的竹林,讲到泰山的寺院,讲得津津有味,只是不提公事。员外和进士却沉不住气了,一面随声附和,一面盘算着如何开口……进士出了个点子要行个酒令。郑板桥满口答应说:“请年兄出个题目吧。”进士指…  相似文献   

10.
崔鹤同 《先锋队》2014,(1):29-29
郑板桥对底层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出这种生动的内容、别致的格调和纤尘不染的高风亮节。"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言志,画写意。这是郑板桥画过的一幅墨竹图上面的题诗。郑板桥一生勤政清廉,  相似文献   

11.
赵主宽 《唯实》2000,(2):71-72
偶翻闲书,见李佐贤《书画鉴影》卷24有郑燮题《竹轴》云:“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叶减枝之法。苏李子曰:‘简炼以为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以此看来,郑板桥是到了60岁以后才悟出这作画之三味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皆系至理名言。所以今人观板桥之竹,尽管只是“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却总是觉其竹枝中藏有不尽的风雨声。读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吴作人等画,亦是三两小鸡或龙虾,一两片荷…  相似文献   

12.
“难得糊涂”新解牛治国“难得糊涂”是清人郑板桥的一句名言。出于何故而做,没有考证,不敢臆断,但是这句话却像郑板桥的字画一样有名。在我的记忆中,较早是一些人把“难得糊涂”的书法贴于书房、客厅,后来又有人把它挂在了办公室,成了座右铭。最近,“难得糊涂,板...  相似文献   

13.
做人如竹     
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丽,种类繁多,姿态万千,耐得住严寒酷暑,经风不折,经雨不凋,似有振衣凭风雨之势,在冰封万里的北国也能傲然挺立,怪不得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板桥先生有诗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诗正写出了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体现的顽强的生命意志。不屈不挠,慨然立于世间。  相似文献   

14.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做人为官的心得,既有他失意官场的无奈,也有他超脱尘世的精明,四字千金,被后世不少人奉为座右铭。其实,他在“难得糊涂”下同时还书有数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因此,清代学者钱泳认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极聪明人语也”。他又说:“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难得糊涂,须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糊涂,是个贬义词,指做人不明事理或者某种事物内容混杂的意…  相似文献   

15.
正郑燮(1693年—1765年),字板桥,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1742年,49岁的郑板桥步入仕途,出任范县知县。1746年,潍县相继发生水灾、旱灾和虫灾,粮田绝收,百姓只得吃草根、树皮等,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面对重灾,潍县原知县竟然弃官逃走,朝廷便将郑板桥由范县调到潍县担任知县。眼看着灾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多次上奏朝廷建议开仓赈济却始终没有回音,郑板桥不顾副手县丞和主管典吏的提醒和阻拦,冒着私开官仓犯死罪的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读书,于读书上也颇有心得。他认为,学习的成就并不在于天资是否聪慧,而在于自身的刻苦努力以及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首先,他提倡慎选精读。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反复阅读,有的书他甚至读过几十遍,直至真正懂得了书中的道理,才肯放下。他在《板桥自序》中说:"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惟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他极不赞成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读书,匆匆一阅,其实心得全无。他曾写信对儿子说:"凡经  相似文献   

17.
<正>郑板桥(1693—1765)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曾多次引用郑板桥的诗句。比如用题画诗《竹石》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激励基层工作者坚定信念、攻坚克难,把工作落到实处;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告诫党员干部为官从政要心中有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6):123-124
不讲交情,懒得寒暄;不收礼物,只要银子。这种直截了当的表态,既反映了郑板桥之“怪”、之“狂”的真性情,也是他对虚伪、腐败的丑恶世风的蔑视和反叛。  相似文献   

19.
学会吃“百家宴”张述华电视剧《郑板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年,郑板桥任知县的县里发生灾荒,知府大人要来体察民情。为此,郑知县特意准备了一桌“百家宴”。当几位百姓把饭菜端上桌来,知府及其随僚们一个个都傻了眼。原以为这百家宴是百里挑一的佳肴荟萃,不料此...  相似文献   

20.
据清代小说里描写,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爱吃狗肉的嗜好,穷人送他一碗狗肉,他以一幅字画作为酬谢。然而,他对那些达官贵人、巨贾富商,你就是奉送千金,也休想他为之一笔。有一个盐商想以重金买郑板桥的字画。遭到拒绝。后来这个盐商得知郑板桥有爱吃狗肉的嗜好,便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店铺的主人,以狗肉请他。郑板桥在美餐了一吨香喷喷的狗肉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