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全球化战略思想.一方面对国际格局和全球化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另一方面提出了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战略对策,是当代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指针.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外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世界形势变化不断创新的时代产物,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他不仅根据世界发展走势,正确指明了中国国际战略的任务和目标,而且还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指导,科学制定了实现战略任务的途径,从而为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的展开奠定了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世义  黎明  王鑫 《世纪桥》2010,(17):17-18
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国家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制定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时代观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中国国家战略的发展脉络,对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战略领域,义与利的争论是一个永久话题。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义与利的辩证统一,维护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的最高原则,同时不遗余力地维护国际道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他改变了中国对国际战略形势的看法,打开了古老的“中央之国”的大门,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他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思想理论,成为新时期我国制定国际战略的根本指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之时,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纵观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根据革命与建设的需要,创立了以毛…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与时俱进地调整了中国的对外战略.在正确判断时代主题的基础上,邓小平认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和平和谋求发展,这不仅是世界人民的需要,也是中国搞建设的需要,但和平目标的实现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进程,要把世界局势稳定下来,总要想些主意.对于影响和平的国际争端,邓小平主张用"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的方式来解决.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最根本的办法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国际战略的科学构想罗时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从当今世界的实际出发,在科学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就国际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邓小平关于国际战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是我们党制定内政外交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  相似文献   

8.
国际战略是国家决策者依据本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为争取有利于本国的国际环境(安全环境与发展环境),在发展对外关系中所进行的较长时期的、全局性的谋划。国际战略的正确和明智与否,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根据对当代国际形势的战略判断,提出了争取世界和平、发展自己的国际战略思想,并进行了深刻、精辟而系统地阐释。一、中国只有争取世界和平,才能发展自己邓小平指出:"为了使中国发展起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论断并不仅仅是依据战争的灾难性归结出来的,更重要是要阐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中国国际战略的调整、探索与经验总结的理论成果。它是基于对世界形势与国际格局的科学分析,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正确估量,以维护与增进中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独立自主的基本方针为根本手段,旨在最有效地实现中国国际战略目标的总认识与全局性的谋划。概括来说,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确立表明,邓小平是实践经验、人民智慧、时代精神的集中者,在探索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体现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风格。 (一)强烈的时代意识,恢宏的战略思维 当代世界,是充分国际化的世界。邓小平始终把中国现代化建设放在国际大环境中来考察。十多年来.他透过变动冲突频仍、令人目眩神迷的国际风云,对当今世界的战略与和平、发展与稳定、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重大长远的国际战略问题都进行了思考,清醒地把握本质,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和可行的方法,确定了中国坚定不移的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显示了他个人以及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高度责任感和恢宏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