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我国证券法规的域外适用周洪钧我国富有成效地开展外币债券、H股和B股三大种类的境外证券融资活动,这象征着中国证券市场在注重规范化的同时,正迈步走向国际化的宏伟目标。我国证券业以较大的规模迅速向域外拓展,呼唤着更加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因而,我国证券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证券跨国发行与交易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证券业一体化倾向的强化和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向纵深发展,证券跨国(境)发行与交易的行为愈来愈多,其中的诸多法律问题也因之日益显现出来。作者在对证券跨国发行与交易中的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修订《证券法》,在《证券法》中确立有条件域外适用原则的具体措施;作者还对相关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对证券跨国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监管进行了阐述,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中的法律监管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佳友 《法律科学》2014,(5):129-137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使得一国证券法适用于境外发生的某些证券行为成为必要。中国致力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建立证券市场的国际板,有必要赋予其证券法以适度的域外效力。美国证券法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值得研究和借鉴,特别是2010年的Morrison案判决,颠覆了此前的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而代之以交易标准。鉴于中国目前正在修订《证券法》,建议其中增设关于域外效力的有关条款。其具体设计可保留现行的无域外效力推定,以行为地点作为判别管辖权的原则,同时辅以结果标准,允许中国法院对某些发生于境外但对境内有直接影响的证券行为进行管辖。同时,中国证券法应允许法院以非方便管辖原则为由驳回某些起诉。而从长远看,中国应积极推动制定证券跨国诉讼的多边国际公约,以根本解决管辖权冲突。  相似文献   

4.
四、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国际礼让与互尊” A“国际礼让与互尊”法则 域外司法管辖权研究中一个最中心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论题之一,就是如何看待与考虑礼让与互尊原则。美国法院在阐释美国证券法的域外管辖权时鲜有提及此项法则。美国冲突法的发展史本身就表明这项原则长期被美国法学界冷落与轻视。  相似文献   

5.
三、美国证券法域外管辖权的形成 美国联邦证券法的基础,是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而反欺诈行为条例则是证券法的利剑。美国法院在使用证券法的域外管辖权时,首先检讨可谓的“立法意图”(legislative intent)。然而,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在域外管辖权上並未作任  相似文献   

6.
以证券法与刑法的关系为视角分析操纵证券市场罪,有助于准确把握该罪的内涵与适用边界。宏观上,应准确把握防范金融风险政策与证券法的修改思路,进而将政策目标融入对该罪的理解与适用;中观上,应重视证券法律规范对操纵证券市场罪保护客体与定罪量刑的影响;微观上,应从证券法及其适用的角度思考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三种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类型,对操纵证券市场罪的实质危害性予以把握,准确认定该罪的故意内容。  相似文献   

7.
张亚军 《河北法学》2023,(9):158-182
类比《证券法》等部门法的域外适用立法实践,我国现行有效的财政法律在域外适用制度方面还呈现出相对保守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域外效力之管辖权确立规则缺失,法律责任规则之域外效力内容不明确,域外适用之实施效果不确定,域外适用效果之保障规则缺位。反思欧美等国家的域外适用立法实践,其过度域外适用也带来了国家主权利益冲突、管辖权冲突、遭遇他国阻却性立法之限制等挑战。故在财政法律的域外适用原则上,不宜突破国际礼让原则、实际联系原则、相称性原则之限制,以寻求域外管辖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克服不当域外适用的负面效应。具体域外适用规则之确立方式,可按各类财政法律法规的功能区分,选择性设定域外适用效力规则与域外适用效果规则。对外妥当运用互惠原则、多边主义国际管辖权规则以协调国际管辖权冲突。以期在财政领域中提升跨境监管的力度与效果。  相似文献   

8.
彭岳 《现代法学》2011,(6):139-147
201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Morrison案中颠覆了由第二巡回法院创立的域外适用证券法的传统,转而采用"交易标准"。此后不久,国会在《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中又重新引入了"效果标准"和"行为标准",期望以此强化对境内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保护。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应汲取美国的经验和教训,有限度地推行本国证券法的域外管辖,特别是应模糊证券法的域外管辖问题,将自主权赋予法院。同时,法院应充分考虑和尊重证监会的相关决定。  相似文献   

9.
杨峰  涂永前 《法律科学》2009,27(2):153-160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然导致跨境证券侵权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生赔偿纠纷,适用法律是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涉外证券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规则体系比较完善,首先在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规定了直接适用的情形;其次,通过美国《冲突法》中的冲突规范,来指引适用具体的法律。我国《证券法》没有规定跨境证券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因此,目前该类问题只能适用《民法通则》中的涉外侵权法律适用规则及相关规定。我国跨境证券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规则存在重大缺陷,必须借鉴国外经验进行完善,在未来的《国际私法法典》或《民法典》中规定一般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定;在《证券法》中具体规定跨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及其克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经启动了《证券法》修改工作。尽管我国《证券法》颁行的时间并不长,但《证券法》中的许多规定大多带有阶段性,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应对我国加入WTO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进行反思,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拓宽我国《证券法》修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问题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极为普遍,危及到投资者的利益与证券市场的稳定。所以,在1998年12月终获通过的《证券法》明确禁止挪用客户帐户上资金的行为,并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实行了分户管理的制度。但是,如何理解《证券法》的新规定?它与1...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2月29日,期待已久的《证券法》终于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证券法》的出台无疑是个实质性的长期利好。首先,《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证券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在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证券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证券市场无法可依的局面,走上了依法治市的道路。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证券交易的日益频繁,为了应对各国证券法域外管辖的扩张,2020年实施的《证券法》第2条增设了域外管辖条款,该条款主张对境外损害境内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证券违法行为进行管辖.但该条仅仅是原则性条款,不能指导具体的实践,因此具体的适用规则可以借鉴美国相关法条的效果标准,即当境外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4.
证券市场与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我国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证券法中也是一项基本原则。证券市场的特有属性亦决定了该原则在证券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一旦违反该原则,必须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而纵观各国证券法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证券法的发展历程,其责任性质宜为侵权责任,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使其便于求偿。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证券法》的公布实施,推进了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和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在学习证券法,贯彻证券法的同时,我们必须研究证券法,研究新问题,作出新的思考,以推进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为此,本刊邀请了几位从事证券法研究和证券业管理的专家、学者就证券法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证券法》修改的讨论如火如荼之际,我们看到了一本好书——《美国证券法》。 马克思曾经指出,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指出的是他们未来的前景。那么,成熟市场的证券法经验,无疑也给我们提供了某种重建未来的框架。美国无疑是目前世界上证券市场、证券立法最为发达、成熟、完善的国家。证券市场要不要监管,在美国学界还有不同的观点,法学界争论最多的是监管实质性问题。本书的作者索德奎斯特坚定地认为,证券市场必须要有实质性管制。  相似文献   

17.
试论盈利预测信息披露的管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盈利预测信息对于证券市场发展和投资人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证券法实行允许自愿性预测信息披露的制度 ,并建立了安全港规则。我国证券法应借鉴美国的做法 ,对诚实、信用的证券发行人发布的盈利信息预测实行负责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已于1998年12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规范证券市场运作的基本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步人了一个新阶段,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尤其是经济立法的一个显著成就。一、《证券法》目布的意义及作用。《证券法》在第一条就明确了《证券法》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法确立了证券市场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它的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轨迹,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市场形成不同,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人为的市场,是国家利用强有效的行政权力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我国的证券法是一部证券监管法,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证券法。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证券业在中国的迅速的成长,社会现实对于证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证券市场的主体,迫切要求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民事权利和证券市场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刘戈 《法律与生活》2011,(13):48-49
号称美国证券市场定海神针的1933年《证券法》,至今都发挥着其稳定证券市场的力量,纵览其诞生的前前后后,我们或许能读出其力量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