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觉寺在北京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长河北岸。寺后有一座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塔,被称为金刚宝座的特殊类型的佛塔,真觉寺也就被俗称为五塔寺了。寺建于明初永乐年间(已于建国前毁掉了)。寺塔建成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五塔寺塔是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形式的佛塔,内部用砖砌成,外表全部用石包砌。下面是宝座,  相似文献   

2.
小雁塔全称“荐福寺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城南1公里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共15级,约45米高.相传,当年义净法师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荐福寺塔.皇帝李显极其懦弱,凡事都要皇后拿主意.皇后得知此事后,即令后宫嫔妃及宫娥、彩女都捐钱修塔.据说,宫人们争先恐后,慷慨解囊,捐的钱建了这座塔后还未用完.  相似文献   

3.
大雁塔坐落在古城西安雁郊路南端的慈恩寺内,原名慈恩寺塔.慈恩寺始建于隋代,初名无漏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亡母文德皇后报答其养育之恩而扩建的,故名“慈恩寺”.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都在此绘制过壁画.大雁塔建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唐高宗李治为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的经籍而专门建造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四大名寺分别为嵩山的少林寺、洛阳的白马寺、泉州的开元寺、杭州的灵隐寺。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12公里处的嵩山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  相似文献   

5.
安庆三名塔     
在安庆这块古皖大地上,曾建有众多的古刹和宝塔。这些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古寺庙,以及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雄伟宝塔,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振风塔振风塔坐落在安庆市迎江寺内,它建于明代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振风塔是楼阁式砖石结构,嵌空玲珑,庄重华美。其塔身7层8边,高82.74米,仅次于84米高的河北定  相似文献   

6.
正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牦牛河谷东谷乡东岸的崇山峻岭之上,有一座苯波教寺院——顶果山雍忠佐钦岭寺(简称顶果山寺),大殿的左侧一座两层高的寺院建筑,是顶果山红军格勒得沙战斗遗迹陈列馆。新刷成红、黄涂料的陈列馆在蓝天白云下耀眼夺目,馆外堆放了不少建筑余料,略显杂乱,馆内却明亮整洁、3000余件文物排列有序。收藏这些红军战斗遗物的是丹贝降参,他是顶  相似文献   

7.
妙应寺白塔     
董颖 《前线》1982,(12)
妙应寺白塔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大街北。始建于辽寿昌二年(1096年),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重修,至元十六年(1279年),塔前增建规模宏大的大圣寿万安寺,又名自塔寺,后改名妙应寺。自塔为喇嘛塔,色自如银,塔高50.9米,塔基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硕大的覆钵形塔  相似文献   

8.
正定隆舆寺     
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代佛教寺庙建筑群。隆兴寺始建于隋代(约公元586年),建成初期叫"龙藏寺"。后至唐代更名为"龙兴寺"。宋太祖于开宝四年(约公元971年)在寺内铸造铜菩萨像,并进行大规模扩建,初步奠定了如今的布局及规划。此后元、明、清各朝  相似文献   

9.
正瞿昙寺(qú tán sì),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瞿昙镇,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又称"卓仓多杰羌",意为"卓仓持金刚佛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因所藏珍贵文  相似文献   

10.
白乔正 《湘潮》2006,(4):13-15
到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旅游的人们总忘不了要去看一看金碧辉煌的噶丹松赞林寺,目睹寺院雄伟的建筑和流传在寺里的各种神秘的传说。然而,关于贺龙长征路经中甸与噶丹松赞林寺结下的情谊就鲜为人知了。离中甸县城不远的噶丹松赞林寺是全国藏区一座规模宏大、颇具影响力的寺庙。它建于清康熙十八年,由康熙皇帝朱笔批准,五世达赖亲自选址、亲自赐名的一座寺院。解放前,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喇嘛寺,是中甸县宗教、政治权力中心。寺院僧侣最多时达千余人。寺院组织严密,全寺设扎仓(主持活佛),下属东旺、吉底、乡城等八大康仓,每一康仓有一老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应县古称应州,闻名中外的应县木塔就坐落在县城西北的佛宫寺.根据专家们的考证和研究,此塔约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最高的一座木塔.宏伟的应县佛宫寺塔,是由辽国当时的皇后萧氏及其父萧孝穆决定建造的,并得到崇信佛教的兴宗皇帝的支持,由一个名叫田和尚的人奉敕募建.  相似文献   

12.
我省的庆阳古塔遗存颇多.有唐代宁县政平砖塔,有五代宁县塔儿庄砖塔,有宋代西峰市肖金砖塔、宁县湘乐砖塔、华池县东华池砖塔、环县城北砖塔、合水县塔儿湾石造像塔、华池县白马川石造像塔、华池县脚扎川万佛塔,有金代华池县双塔寺石造像塔,还有明代合水县八卦寺墓塔、平定川墓塔等,全市古塔遗存竟有16座之多.而最为著名的是华池县双塔寺石造像塔.  相似文献   

13.
在上杭县古田溪背与五龙之间,古田镇社下山西麓,有一座颇具闽西地方特色的古代建筑——廖氏宗祠“万源祠”。这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 据考证,万源祠建于清代道光28年(公元1848年),是一座一进二厅和左右横屋组成的院落式平  相似文献   

14.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触怒朝中权贵被贬任滁州太守。在任中,他时常到附近的琅琊山游玩,并因而与山下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成了好朋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一支队伍、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往往都是在直面困难(对手),不断磨砺、砥砺前行中更加成熟、更加坚韧、更加强大的。贵阳有个地名叫纪念塔,1941年到1952年期间,这里矗立过一座"国民革命军第一○二师抗日阵亡纪念塔"。该塔塔基为正方形,塔身为三角形,塔面向东,高达10.2米,像一把刺向敌人的锋利刺刀。主持修建这座纪念塔的是国民革命军第102师师长柏辉章。102师是众多抗战黔军的代表,由25军即黔军第二师改编而成的,1937年8月,该师奉调开赴上海参加抗战,此后  相似文献   

16.
在沈阳北部市区,自新乐、北陵公园沿北运河逶迤东下,有一座巍峨古塔,俗称北塔;塔下寺庙一座,名日法轮寺。北塔法轮寺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寺内有碑林,天王塑像,绘有菩萨、金刚的密宗壁画。凡来此观光的游客,无不拍手称奇,想不到沈城竟有如此一座景观。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芷江县上坪乡上坪村南面的山坡上,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它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这方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热土。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奉命从湖南桑植突围长征。为了跳出敌人包围圈,使敌军的“围剿”变为“尾追”,红二、六军团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18.
被战火焚烧的疆土 在隆务河谷的吴屯上庄村,我走向被村舍围拢着的吴屯上庄寺。这个只有20多名僧人的寺院,却是驰名藏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藏族称寺院为“贡巴”。意思是寂静之地,因此藏传佛教的寺院一般都要修建在远离村镇,没有喧嚣的地方,而这座寺院却修建在村庄里。我走进寺院,踏入富丽堂皇的大经堂。被经堂内侧一幅表现“香巴拉之战”的壁画所吸引,画面上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看上去很惨烈。  相似文献   

19.
唐昭军 《新湘评论》2006,(11):51-51
湖南省芷汀县上坪乡上坪村南面的山坡上,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它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这方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热土。  相似文献   

20.
塔尔寺之“塔”(莲聚宝塔)始建于明洪武12年(1379)。其“寺”建于尔后180余年的明嘉靖39年(1560),恰在故宫、瞿昙寺隆国殿建筑期之后。其逐代建成的古刹建筑群,同样涵盖了汉式宫殿与藏式寺院相融相辅相成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弥勒佛殿、释迦佛殿、文殊菩萨殿(九间殿)、依怙殿(贡康)、达赖遍知殿、祈寿殿(花寺)等均为明、涪时代的汉式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