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徐世强 《党史文苑》2014,(12):46-48
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似文献   

2.
九生 《世纪风采》2008,(11):37-39
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曾收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该文下面的注释写道:“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相似文献   

3.
正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  相似文献   

4.
高婷  吴才兴 《党史纵横》2011,(3):26-27,32
在《毛泽东选集》(1952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也收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但该文下面的注释和1952年版中的注释稍显不同:“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  相似文献   

5.
正1930年1月5日,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以《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为题目的7000多字的长信。毛泽东在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揭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鉴于这封信的内容十分重要,1948年1月,林彪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即对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的批示,也就是“五七指示”发表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总后勤部这个报告文本一直未完全公之于众,对毛泽东这封信的解读也众说纷纭,对这份报告和这封信引发的共产主义实践活动也存在不同的评价.作为一个史学爱好者,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以求接近历史的本相.  相似文献   

7.
黄瑶 《党史博览》2007,(9):13-16
关于会理会议,《毛泽东传》记载:"(1935年)5月12日,毛泽东在四川会理城郊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那时,林彪给中革军委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彪向中央提出,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名字。后来,他在《西江月·重上井冈山》中写道:“志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毛泽东说“这是历史公案,不要再翻了。”  相似文献   

9.
1930年元旦,时任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以祝贺元旦的方式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林彪发出“井冈山红旗究竟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博览》2006,(2):51-54
这里所说的“文革”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信,是指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因为毛泽东写好这封信后,先给周恩来、王任重二人看过之后,由周恩来转交给在上海的江青,江青看过之后又由周恩来带此信到大连,交给在那里的林彪看过。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给江青写那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11.
倪国良 《党的建设》2000,(12):21-22
"古田会议"以后不久,时任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林彪提出了"井冈山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觉得林彪对时局的估量比较悲观,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于是,给林彪写了长达六七千字的回信,这就是以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的那篇<星星之火,可以燎源>的著名文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九大开过之后,开始了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1970年3月7日,毛泽东在读过周恩来送来的宪法修改草案和一封信后,明确表示:“宪法中不要设国家主席这章,我也不当国家主席。” 毛泽东这一建议,引起林彪的深深疑虑。4月11日夜,在苏州的林彪让秘书于运深给政治局挂电话,转达林彪主张设国家主席的意见: 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  相似文献   

13.
林彪的早期生涯中,他的三封信,曾经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引起过三场轩然大波…… 毛泽东、朱德在建军原则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白砂会议,拥毛者、拥朱者发生激烈争吵。林彪的一封信,推波助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929年,是红四军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在已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中,有两封书信和李希凡有关:一封为大家所熟悉,即《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已收编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里。此信写于1954年10月16日,当时虽未公开发表,却在学术界开展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第二封信是1957年4月20日写给袁水拍的,但信中却涉及到李希凡,此信收辑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里。从这两封信中反映出毛泽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极大关注和对青年学者的关心培养。  相似文献   

15.
江青给林彪照相是毛泽东有意安排。还是林彪请江青搭桥求见毛泽东? 1971年6月9日.江青在钓鱼台亲自给林彪拍摄了一张手捧《毛泽东选集》的免冠照片,起名叫《孜孜不倦》,并发表在1971年8月1日出版的第七、八期《人民画报》合刊和《解放军画报》合刊上,署名“峻岭”。  相似文献   

16.
党在对待个人崇拜态度上的转变是林彪制造个人崇拜得逞的重要条件。我们党从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以后,一直到“八大”,始终是反对个人崇拜的。“八大”后不久,1956年12月,我们党发表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调子就变了。1957年3月,康生在讲解这篇文章时特别强调:“《一论》和《再论》是基本相同的,但有一点不同,《一论》中有反对个人崇拜问题,《再论》中再也没有这个名词了。”其实,这何止是一个名词问题,它标志着我们党在对待个人崇拜的态度上发生为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林彪制造个人崇拜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赏、接受,这是林彪制造个人崇拜得逞的另一重要原因。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7.
"九一三"事件后,人们很纳闷,林立果策划武装政变,毛泽东怎么会知道的?他在南方的行动为什么那么神秘,他为什么提前回京?他们纷纷猜测:毛泽东一定在林彪家族安有内线。十几年前,有人写书说林彪的卫士长李文普就是毛泽东、周恩来安插在林彪家族的内线。对此,李文普在1999年2月的《中华儿女》上发表《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一文,驳斥了这一说法。此后,有人通过寻觅,又把猜测目标锁定在林立果小舰队的成员、后来被判16年徒刑的李伟信  相似文献   

18.
致黄炎培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本期特刊出毛泽东同志《致黄炎培》、《致周世钊》两封信。这两封信,选自即将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书信选集》。  相似文献   

19.
王树人 《党史纵横》2009,(10):40-42
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7月1日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载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在此文页一正文的下面,印有编辑者的这样一句简单的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谁都知道,写信应该是写收信入的称呼的,但这封信却没有,正文中也没有提及收信人的姓名。那么,毛泽东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呢?“批判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为何要给一个人写信呢?编辑者又因何不把收信人的姓名告诉读者、而把一封信以一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呢?  相似文献   

20.
燕凌 《红岩春秋》2006,(6):45-46
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到了最后阶段,有一件事情使地下党员、傅作义的女儿傅冬很难办,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有关的一些人为此也很作难。1949年1月16日,也许是前一两天,毛泽东执笔,以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的名义,写给傅作义将军一封信,历数了他在内战中的罪行,敦促他下令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编。限定的时间是17日1时到21日12时。如不接受,解放军就要攻打北平城。没想到,还没有见到这份“最后通牒”,傅作义就已经决心交出北平城了。可是,这封信在16日当天还是送到了林彪手里。而且,在通县谈判结束的时候,林彪还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把这封信交给了代表傅作义参加和谈的邓宝珊,要他回去交给傅作义。信没有封口,林彪走后,邓宝珊抽出信来看了,为之一惊。他深知傅作义强烈自尊的个性,怕这封措词严厉的信会激怒傅作义,使已经谈好的事情发生挫折。而且,信中提出的要求,是傅作义已经接受了的,这信不是已经不必要了吗?于是他对解放军的谈判代表、陪同他的四野参谋处长苏静说:“这封信太出乎意料了,措辞很严厉,傅作义不一定会受得了。”苏静当即向林、罗、聂报告了邓宝珊的反映。林彪听了说:“是啊,那封信是有些严厉呀。他暂时不交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