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乘佛教传入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是泰国的主流文化。泰国谚语作为泰国主流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承载了厚重的佛教文化思想精髓。泰国诸多蕴含了佛教因果业报思想的谚语,通过一代又一代泰国民众的传承,对泰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语谚语是承载日本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日本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本文从消费观、经商观、风险观等方面对日语谚语进行了归纳整理、试译与分析,并从中抽取出了日本传统商业意识与商业规范的特质。采用将语言、文化、经济、商业等多元因素相结合的手法,对日本谚语中所蕴涵和折射出的商业文化特征加以系统性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作者是泰国华人。文章从经济伦理关系与人口组成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华族语文、华人团体与华人风俗习惯存在是泰国多元民族社会特色,不能因此而认为泰国存在一个华侨社会。  相似文献   

4.
简析韩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国的企业文化充满了新儒教伦理特色。新儒教伦理的诸如忠诚爱国 ,强调责任感 ;重视家庭 ,强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意见一致、团结和谐 ;重视教育 ,崇尚人才等特点 ,深刻地影响着韩国社会经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去审视韩国经济的发展 ,会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泰国的社会与文化独特精巧,随着其旅游业的日益繁荣逐渐远播世界。本文以笔者在泰国的亲身经历,对泰国的各种社会现象做了细致的观察,涵盖政治、经济、交通、教育、宗教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深入分析其历史文化渊源,旨在揭示泰国社会和文化的部分哲思底蕴,以期能为系统地研究泰国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潮剧在泰国本土化的两种形态——酬神潮剧和泰语潮剧为研究对象,探讨泰国华族与佬族是怎样在泰国潮剧这一场域中实现国家与社会地位关系的转变的,进而尝试分析潮剧如何超越国界与族群社区,在泰国多元文化结构中获得特殊的社会意义,同时揭示体现在泰国潮剧发展形态中的艺术与社会政治、不同文化、不同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泰国军事政变频繁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是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从1932年第一次军事政变以来,泰国共发生了16次军事政变;这期间,约4/5的时间由军人执政。军事政变几乎全部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自然是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本身诸多因素相联系的,其中涉及本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权力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军队本身的特点等。这里仅就泰国的具体情况剖析政变的各  相似文献   

8.
尽管泰国拥有至少500万的庞大华人人口,但由于奉行“各民族融为一体”、“无民族区分”的国策,社会环境特殊,泰国华人家庭过去几十年来普遍地仅以泰文为唯一的沟通语文,只有少数家长追随传统把儿女送到仍然兼教华文的泰国小学去,希望他们能够学得几句华语,认得几个汉字,保留“龙的传人”之根。  相似文献   

9.
泰国的环境运动最近几年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特别是自从1988年成功阻止建筑NamChoan大坝的运动后。环境运动吸引了泰国社会中的大批社会、经济和政治人士参加,但它仍是发挥挑战主流发展模式和既有利益的作用。在这方面,环境主义代表着反对力量,但却越来越包容。环境主义代表着泰国政治的一种变化方式,籍此利益集团联合起来挑战政治精英的集权决策。在这方面,在环境运动内部本身出现了某些矛盾,籍此战略上的两难出现在  相似文献   

10.
好莱坞全力推出的大片《安娜与国王》正充斥世界各大影院,票房看好。然而它却在泰国遭遇禁映。这部影片讲的是19世纪泰国国王孟固与维多利亚女王的英语女教师之间的浪漫爱情。泰国审查官认为该片未对泰王室给予足够尊重,因而禁止在泰国放映。20世纪福克斯公司争辩说,比起同题材的影片《国王与我》(曾于1956年获奥斯卡金像奖),《安娜与国王》更谨慎地处理了泰国与亚洲文化价值观这样的敏感问题。但泰王室受到许多泰国人的高度尊重,只有对国王和王室进行最精心细致的描写,才能为泰国国民所接受。因为已被半神化的普密蓬国王被他众多的老一代臣民视为人生的指路明灯,6000多万泰国人对国王和王室怀有一种宗教般的虔敬和忠诚。正如许多导游手册所特别强调的那样,泰国人希望外国人也能对泰国的国王和王室表现出同样的尊重。社会的变革并没有使泰国人改变“国王是活着的神”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而普密蓬国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