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服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体分为先秦服饰、秦汉服饰、隋唐服饰、明清服饰以及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这样几个重要阶段 ,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的传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演绎着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及多姿多彩的绚丽人生,而服装设计则通过视觉传递着文化、审美、社会角色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但其民族性的特色是不变的.如何正确、系统、科学地利用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再创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的传承关系,将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服饰图案作为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服饰图案源于生活,形成于人们的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从中国服饰图案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青年服饰经历了80年代追逐时髦,90年代追逐品牌,新世纪服饰追求多元等发展历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青年在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趣以及对时尚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折射出了中国政治、经济、民俗、宗教、伦理、社会风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民族服装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独有的服饰文明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服饰已进入到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文明融合之中。在服装设计上,既要吸收我国民族的服饰文化,又要吸收世界的服饰文化,深入挖掘每个民族不同的服饰文化,从中吸取营养,演变和创新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服装、服饰。  相似文献   

6.
服饰的强烈的意识形态化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特殊现象,在专制文化体制下,服饰既是确定社会等级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也是统治者压制被统治者的工具,同时它也成为专制政权或专治集团之间以服饰进行相互的抗衡,凸显政治优势的特殊手段。西方虽然没有服饰专制主义的传统,但是特殊的专制时代,服饰仍然可以成为专制的重要工具。警惕服饰专制主义是一个全人类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服饰搭配已经成为现代女性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服饰搭配的艺术性与美观性,已经成为我国形象咨询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服饰搭配有其基本原则,合理的服饰搭配方法包括肤色与服饰搭配、身材与服饰搭配、色彩与服饰搭配、场合与服饰搭配、配饰与服饰搭配、季节与服饰搭配等。  相似文献   

8.
服装发展的线索 ,以中国服装发展为例 ,可以看到大致有两条 :其一是纵向发展的轨迹 ,表现为演变过程漫长 ,服饰基本特征世代相承 ,风格因时而异 ;其二是横向发展的轨迹 ,表现为与少数民族、外民族的服饰相互融合。服装横向发展必然成为现今世界范围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近日,这个传言中“能唱5个八度、拥有不可思议的海豚音、鬼魅的眼神、华丽的服饰“的传奇的俄罗斯当红歌手--VITAS,来到中国,举行一系列的巡回演唱.据报道,所到之处,门票销售一空,甚至是在演出开始前的一个月!而VITAS火爆上海靠的却是网络和口口相传.……  相似文献   

10.
选秀比赛中,部分选手的中性形象带动了"中性风"服饰的流行。这种风格是我国服饰发展大潮中的一个缩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有的服饰现象。"中性风"服饰对青年的造型艺术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巨大影响。我们应当引导青年用超越二元性别的视角去看待它,帮助青年发展属于自己的健康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1.
广西田东县布努瑶传统服饰是布努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象展示和文化符号,是布努瑶传统文化的结晶。田东布努瑶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族群的生计模式、审美追求和信仰习俗。而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正在推动田东布努瑶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首部专门的戏曲服饰大型展演――《大羽华裳》,在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植下,在剧组人员努力下,在山东省文博会上隆重推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形成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大羽华裳》是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大羽华裳》生长于深刻的理论研究,是作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的延伸而形成的。该演出的创作者认真学习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真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要求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多年搜集、整理各方面资料及文献,研究中国戏曲服饰的演化历史、鲜明特色及其美学…  相似文献   

13.
婚俗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中西方在传统婚前习俗、婚礼服饰、婚礼仪式及婚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中西婚俗文化进行比较和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差异,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走进中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石家庄城市化人口的异质性增大,居民服装穿着明显比以前要庞杂得多,形成了服饰式样和衣料质地的多样化.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众多手工服装生产厂,逐步出现了服装加工制作的商品化趋势.由于城市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门类逐渐扩展,市民行业特征和职业标志在服饰穿着方面日益鲜明,从而使职业着装得到广泛推广,出现了行业装束式样的同一化特点.由于石家庄城市化历程的短暂,城市居民生活的整体消费水平较低,穿着中低档服装的人数依然占据绝大多数,广大市民穿着仍然带有当地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服饰是一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中国曾一度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中国的服饰文化也曾经影响并领导过世界的服装潮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应该重建世界展示中心的地位,继承传统,博采众长,让中国的民族服饰跻身世界,重现风采。  相似文献   

16.
屈原的<九歌>塑造了众多美好的人物形象.<九歌>写人多注意人物的容貌举止,重视以服饰、道具和居处环境来映衬人物形象,赋予人物以"情"的特征,其写人物形象之美存在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7.
惠安女服饰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安女是福建沿海惠东族群的女性,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了惠安女奇特的服饰,本文将具体论述惠安女服饰的基本形制和审美,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初步的探索,并结合现实分析惠安女服饰的传承现状。  相似文献   

18.
根据调查分析及有关资料的搜集对比,较为详细的探讨哈韩族服饰形象及自我观念对我国青少年服饰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太极推手与日本相扑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太极推手与日本相扑在起源发展、传统文化、技术特点、比赛规则、场地服饰、健身价值和推广模式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应该加强我国政府在太极竞技推手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挖掘并宣传其健身价值,进一步完善比赛规则,努力提高比赛的竞技性与观赏性,引导文化媒体介入,力求推广模式的多样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服饰有一定的审美功能,还有文化象征功能.<红楼梦>中对女性服装和配饰的描写非常丰富,尤其是发饰、服装样式、色彩方面.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发现文化词汇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及其存在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