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12):24-28
为了进一步总结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经验,研究今后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工作思路,2014年10月,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在福建厦门召开了全国防灾减灾宣传科普教育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刘乃山 《中国减灾》2014,(15):48-50
正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个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研讨班。在学员座谈交流会中,某省应急办一位学员谈道,为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工作,该办开发了专门的网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笔者询问起网站的月均浏览量时,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因为网站开通时间不长,知道的人还不多,近半年来,每月大概有2万人次左右的点击量。听了之后,笔者不禁思考,网站在防灾减灾科普宣教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民数量巨大,网络越来越成为国内民众  相似文献   

3.
正科普宣教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安全发展、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科学理念和素养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构建应急科普体系,提升群众应急和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技能,提高应急管理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对于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涛  许多草 《中国减灾》2006,(12):59-59
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安徽省铜陵市为贯彻落实国家《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切实提高全市城乡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应对自然灾害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过程,抢险救灾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建议将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贯穿于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建立一个防灾减灾工作的常态机制。强化应急避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及,完善面向社区和公众的防灾科普宣教渠道,提高公众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把日常化的应急演练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健全防灾宣教体系。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全过程的管理,应急管  相似文献   

6.
周俊杰 《中国减灾》2013,(13):48-49
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减电〔2013〕1号)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减灾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13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做出了周密部署。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广西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紧紧围绕"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活动。据统计,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广西各地共举办了700多场防灾减灾科普广场活动,发放《公共防灾减灾知识手册》、《防雷避险手册》、"气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11%据民政部统计,在去年"全国减灾日"前后,全国各地累计举行了各类救灾演练14.5万次、主题宣教活动2.6万场。尽管如此,中国地震局原副局长、研究员何永年认为,防灾减灾科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根据20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0.5%的城市居民掌握基本减灾技能,而只有11%的农村受访者关注灾害知识。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各级政府、各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减灾委和省减灾委的要求,按照动员部署、媒体宣传、科普宣教、减灾建设、预案演练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采取"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防灾减灾日"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财政历来重视支持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实施防灾减灾规划,在支持灾害预防监测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支持灾害预防监测工作一是支持防灾减灾科研与科普宣传。2006-2013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滨州市彩虹湖社区作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面颇有成效,青少年科普体验中心等一系列服务平台的开放,为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普及和其他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杨婕 《中国减灾》2010,(3):40-41
<正>四川省德阳市城南街道以创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和平安街道为契机,立足社区,以科教优先、求新求精为重点,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工作常抓不懈,使这项工作常态化。为强化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科普文化素质,街道以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根据国家减灾委的职能分工,科技部统筹全国防灾减灾科技工作,在防灾减灾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示范及产业化、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部署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种类多、分布广,造成经济损失大、影响受灾人口多。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四川防灾减灾救灾系统始终坚持把工作做在前面,着力创新宣传手段,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和知识科普教育,打造减灾文化品牌,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我国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主要包括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灾害遗址纪念馆、救援培训基地和科研院所灾害实验室四类,其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更新技术,注重实训,更"鲜活";基地下沉,贴近群众,更"生活";多元参与,互相合作,更"灵活"。一个"活"字,很好地概括了我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借鉴日本建设经验,提高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的科学性、互动性、体验性,链接各类主体,可以更好地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和技能,从而推动减灾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杨婕 《中国减灾》2010,(2):40-41
四川省德阳市城南街道以创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和平安街道为契机,立足社区,以科教优先、求新求精为重点,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工作常抓不懈,使这项工作常态化。为强化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科普文化素质,街道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始终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促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笔者现对肇庆防灾减灾工作谈点个人看法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唐宋 《时代主人》2006,(8):24-24
“如果我们之前的防灾减灾科普工作能够做好。唐山人民或许能减少伤亡。”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天灾预测专家依然为当年的劫难痛悔。  相似文献   

18.
带着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带着广大群众渴望提高防灾减灾技能的真诚期盼,2013年5月12日,吉林省通化市在新华广场隆重举行了第五个“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活动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通化市防灾减灾工作成果,普及了防灾减灾文化知识,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有力推动了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胡俊锋 《中国减灾》2013,(10):12-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我国大力加强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在标准体系、组织机构、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防灾减灾工作涉及领域广泛、部门众多、体系繁杂,如何清楚认识我国防灾减灾标准化现状,梳理我国防灾减灾标准化发展思路,对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10,(9):51-51
江苏省大丰市民政局朱瑞丰认为,防灾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因灾害造成损失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今年,天气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基层防灾减灾工作者,必须常思防灾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