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波段光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照相工作中,多波段光源在拍摄现场痕迹物证及潜在指纹等方面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
便携式激光物证检验系统利用激光的亮度高和单色性好等特性诱导汗液中的有机成分发光,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检验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显著地提高了疑难指纹的显现率,在应用于显现遗留时间较长的潜在指纹时,效果优于多波段光源,且系统整机体积小巧,使用灵活方便,是案件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的新型高科技设备。  相似文献   

3.
串并案侦查是刑事侦查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从痕迹物证的角度对如何利用现场痕迹物证进行串并案,切实提高现场技术人员的勘验水平、增大技术设备投入来提高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率、提取率以及必须建立详实的现场信息资料库来提高痕迹物证的利用率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更好地进行串并案侦查提供及时、确凿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场勘查中,需要对许多痕迹物证进行现场拍摄,闪光灯由于便于携带而在现场物证摄影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总结出闪光灯在现场不同痕迹物证上的应用的拍摄方法与规律.从使用闪光灯进行痕迹物证摄影方面的应用入手,使闪光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进行打光,从而发现手印在浅色塑料上拍摄最佳的打光方法,得到最好的拍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面细致的现场勘查是侦破案件的基础;对所有提取的现场痕迹物证作出快速而准确的检验是破案的关键;根据现场痕迹物证对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心理及人身特征进行的画像工作,对快速破案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紫外反射照相还是紫外光谱成像,其对案发现场的痕迹、物品等物证类检材进行快速成像、无损提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应用于物证检验领域的紫外光成像技术的研究,最早涉及的是紫外照相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世界领先优势。其后,随着全波段CCD照相系统的问世,紫外照相被逐渐推向新的高潮。再后,为了突破全波段CCD照相系统的局限,一些研究者转向探索紫外光谱成像技术在物证检验领域中的应用问题。2009年至今,紫外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物证检验领域的研究涉及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等多方面,并取得了一批成果。未来相关研究还有很大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痕迹物证是再现现场中需要挖掘信息的主要方面,只有充分挖掘痕迹物证才能越加接近事  实。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是利用痕迹物证进行现场再现的重中之重,因为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能够反  映出作案人的作案过程、行为特点、人身特点、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8.
现场微量物证作为一门新兴的刑事科学技术,已经由开始时的种类检验逐步走向了个体认定。我们侦技人员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树立常规痕迹物证的危机意识,注重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攻关。观念上要不断转变,努力提高使用微量物证链锁间接证据的能力,在侦查破案中共同开创现场微量物证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痕迹物证是再现现场中需要挖掘信息的主要方面,只有充分挖掘痕迹物证才能越加接近事实。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是利用痕迹物证进行现场再现的重中之重,因为痕迹物证遗留的位置能够反映出作案人的作案过程、行为特点、人身特点、职业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现场勘查人员利用扫描仪记录现场遗留痕迹物证不仅快捷、方便和经济,并且具有易于保存、检索和远程传输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弥补了传统痕迹提取方法的缺陷与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物证提取的质量。本文利用反射扫描或者透射扫描的方式,辅之以调整扫描时各种参数设置、变化客体扫描角度和变化辅助光的配光角度等方法技巧,对刑事案件现场中常见的且不容易提取的痕迹物证,利用扫描仪进行了提取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环形闪光灯是根据普通环形照明光源的特性,而专门为照相行业开发的一种专业照相照明灯具。以STARBLiTZl000型环形闪光灯照明为例,其具有照明时间短,亮度高,不灼伤物体表面,投射方向统一性、照明的均匀度高,成像清晰、影像细节丰富、色彩还原逼真、闪光亮度自动控制等特点。用途主要有对现场重点部位进行近距离拍摄,对小件实物物证进行脱影照相,对有色可见平面痕迹进行直接拍摄,对文件物证进行翻拍等,基本技法可归纳为常规照明法与特殊照明法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纺织物上的微弱灰尘痕迹,如灰尘指印、足迹、尸体上的灰尘车轮印迹等痕迹,是物证摄影的难题之一。本文中运用"正交偏光轴法"偏振光物证摄影配光方法并结合"均匀布光法"、"分色法"等光学配光方法,对几种常见承载灰尘痕迹的纺织物检材,按其质料、纹线特点和颜色等进行了拍摄实验,实验中以"正交偏光轴法"为技术核心,辅之以不同的光照入射角、光照方向、曝光组合等技术条件,探索了显现固定这一类检材的配光和曝光的一般规律,成功消减了深色纺织物背景光斑,并显著加强了微弱灰尘痕迹的反差,获得纹线清晰的痕迹照片,对实战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在办理重大案件,特别是在办理具有难度的案件中,微量物证的DNA检验对整个案件的侦破能起到关键作用。微量物证具有肉眼无法识别、难发现、难提取、易污染、易破坏的特点,造成微量物证提取和检验的困难。"6.3"案件中对剪刀上微量物证的DNA检验是案件侦破中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对指导相关案件检验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保证物证检验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保证物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借鉴美国刑事物证保管制度,在我国法庭科学实验室认证工作中,可以将“物证保管链”作为科学管理物证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物证在公安司法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公安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对物证的发现、识别、提取、保管和运用等方面的工作与现代刑事司法标准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必须加强公安民警物证保全意识,掌握对物证的发现、固定、保管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视听资料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在刑事案件中发挥着独特的侦查及证据价值。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证据自身的属性以及视听频资料自身的特点,对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工作十分必要。侦查人员应紧紧围绕证据的基本属性进行,从视听资料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审查判断。最后结合全案其他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从而完成对视听资料的可采性与证明力的立体审视。  相似文献   

17.
侦查错误指的是侦查中证据材料所含信息的冲突,包括证据材料内的错误与证据材料间的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区分为独立性的侦查错误和关联性的侦查错误、根本性错误与一般性的错误。侦查错误产生的原因,既有证据材料改变和侦查技术不足而导致的客观不能,也包括侦查人员主观上有意或无意的歪曲。侦查错误的应对上,首先是充分发现侦查错误:以情理验证证据材料,以此证据材料验证彼证据材料,以确凿事实验证证据材料;其次是合理解释侦查错误;再次是立足于证据材料的关联性和可靠性而有效排除侦查错误;最后,在侦查错误并非根本性的,而且能在被合理解释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容忍侦查错误。  相似文献   

18.
首次用长余辉材料Rt-8c粉显现指纹,基本消除承痕体光学背景干扰。测定了Rt-8c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用长余辉材料Rt-8c粉末显现人民币上的新鲜皮脂腺潜指纹,然后用日光灯激发,指纹于暗室中发出黄绿色荧光。用照相法提取指纹,有效地去除了承痕体光学背景干扰,获得了细节清晰的指纹图像。初步实验表明长余辉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指纹显现试剂,可望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宋代学者在对前朝各种案例总结的基础上,吸纳了前朝原有的物证技术并加以创新,使原有的物证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些都体现在当时大量涌现的法医学文献著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