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相对于初次分配中的市场公平而言,再分配是基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进行的,它要实现的是社会公平.在再分配过程中,无论是政策、措施的制定还是实施都要体现公平原则,但目前我国在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解决再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建立有效的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2.
王剑 《党政论坛》2008,(5):15-16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开始,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部注重公平问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反映了党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关注,体现了执政党对当前国情民情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 《党政论坛》2008,(3):15-16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从初次分配开始,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注重公平问题,这是对党的十六大所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论述,强调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于是,有人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产生.了一些误解.澄清这些误解,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辨析:一是要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二是不能混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里的公平和效率,三是要正确认识分配领域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四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新论断并不否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的居民收入一直采取"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政策,结果在实际运作中,初次分配只讲"效率",很少"兼顾公平"甚至"不顾公平",导致初次分配领域收入差距过大,再分配又难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可遏制,严重影响到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初次分配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行为促进初次分配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对理论界持续争论的一个问题起到了明显的澄清作用。一段时间里"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占据了主导地位,似乎在各种生产要素拥有者直接博弈的初次分配场合,  相似文献   

7.
任春华  袁辛奋 《学理论》2009,(23):50-51
将效率与公平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分配,尤其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如果初次分配严重不公,政府依靠再分配很难加以矫正。政府在调控初次分配领域中存在着一系列经济、行政和法律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私有经济结构中的劳资关系、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公开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8.
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主要应该在初次分配中解决,不要推给二次分配。初次分配本身就存在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即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否按要素价值取得各自的收入。如果要素收入长期偏离要素价值,就是不公平的。而“初次分配侧重效率”的命题,完全可以理解为在初次分配中可以忽略一些公平,如果出现一些不公平,也是可以容忍的,对于这些不公平最终可以留到二次分配去解决。那么,二次分配是否应该把这种分配不公作为主要调节对象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初次分配是企业行为或私人行为,是在千百万个市场主体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博弈过程而实…  相似文献   

9.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统一关系.就分配制度而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原则,也体现了效率原则;按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原则,也体现了公平原则.就分配过程而官,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但也要注重公平:再分配在更加注重公平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既体现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上,也体现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次分配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法国通过再分配调节社会公平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社会公平问题焦点。在今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曾专门举行过一次关于如何缩小收入差距的代表议案讨论会。但缩小收入差距与缩小贫富差距还不是一会事,缩小贫富差距也不能完全靠缩小收入差距来实现。因为收入差距是指个体性差距。而贫富差距是指整体性差距。缩小收入差距主要是初次分配领域内的问题,而缩小贫富差距是包含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两个领域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前者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后者则强调发挥政府与社会的调节作用。西方资本主文国家进入市场经济比较早,他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个效率与公平的问题。虽然在制度上他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他们的一些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去年11月我在法国考察期间,对法国政府如何以政府干预实现再分配调节作了一些了解。感到法国政府通过再分配调节,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的一些做法还是比较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既是替代关系又是互补关系,这种关系要求保持适度的收入差距。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初次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出现了失衡和扭曲,突出表现为: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相对较低,普通劳动者与管理者的劳动报酬差距悬殊,垄断行业和普通行业的收入差距太大,不同身份职工之间工资收入差距较大等。矫正初次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需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分配比重;调控职工内部特别是普通劳动者与管理人员的收入分配差距;构建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深化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唐慧玲 《党政论坛》2008,(19):28-3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主要分配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但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就是说,公平公正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当前分配制度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公平的关键是社会权益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小萌 《理论探讨》2005,3(6):102-103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关心弱势群体,不是丢掉效率优先,要求公平分配,而应寻找造成问题的根本性原因:社会不公、权益不平等。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进度,从源头上治理社会权益不平等,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论公平分配     
雍秋田 《学理论》2010,(17):50-51
公平分配思想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来,不同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公平分配思想的不同。公平分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关系着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目的能否更好地实现。通过对公平分配思想的由来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分配的基本要求,以及对我国在转型期的分配公平性的反思,同时提出和谐社会公平分配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公平分配的制度体系,应该深化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制度创新研究。推进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制度创新,就要推进劳动报酬公平协商、劳动工资最低标准、劳动报酬联动增长、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国家雇员薪酬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推进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制度创新,就要推进居民税收、居民保障制度创新;推进国民收入三次分配的制度创新,就要推进慈善公益组织制度、捐赠制度、管理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公平     
陈仕伟 《团结》2005,(6):28-28
公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在同一社会里,对于不同的阶级也会有不同的公平观。公平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笔者看来,公平说到底就是生产力发展之后的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和文化(伦理)利益的分配。因此,公平应该包括经济公平、政治公平和文化(伦理)公平。社会公平的实现与否直接决定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发展状况。因此也影响到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影响到生产力的提高与否;在现代社会看来,就会关系到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样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龚庆秀 《学理论》2011,(11):43-44
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历来是社会热议的话题。绝对公平是没有的,保持适度的的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化,需要把握和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质和内涵。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的公平:在起点上做到机会公平;在过程中做到规则公平;在结果上做到差距适度。  相似文献   

18.
提升分配理念促进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整和提升收入分配理念,是基于我国现实收入分配依存的一系列背景因素、面临的各种内外条件作出的必然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收入分配领域的基本问题,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构成收入分配领域的核心理念。目前在这一核心理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把公平与效率简单化地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忽略了二者的统一和互动。调整和提升分配理念要摈弃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着眼于二者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有关公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早 《理论视野》2005,(4):60-6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对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这里,笔者对经济公平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一、公平的含义及其争论1.马克思的公平分配观。公平分配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马克思的公平观源于他对未来社会设计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探索。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应该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后来列宁将这种分配方式直截了…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为指导,借鉴毛泽东的公平分配思想对我国公平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公平分配思想.在阐述邓小平的公平分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